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有识之士率先打出了“重写文学史”的旗帜.至今,在这种时代使命的召唤下,研究界确实推出了一些成功的“重写文学史”的范例,如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等,皆为“重写文学史”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就历史的角度而言,自80年代中期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和“重写文学史”口号提出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便在逐渐繁荣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结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代表90年代当代文学史写作实绩的个案来看,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创新与实践、学术与个性,都因历史的沉积、容纳的限度以及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如何接纳“鸳蝴派”和张爱玲等“边缘”作家,是一个解释学的难题。,人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解释传统接纳这些“边缘”的文学,“五四”新文学以来精英化的文学史观念相应发生了内在分化和重组。考察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精英式想象如何发生动摇,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观察80年代文学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能写出“真正属于文学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以“小书”的外形将洪子诚厚重的文学史观包含其中。《概说》是洪子诚历史整体意识、历史还原方法、不露声色的叙述语言风格和治史智慧的结晶。它实现了多重维度上的当代文学史的“完成”,但它在史的“完成”之外依然回荡着史的“未完成”话外音。它在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处理方法等方面,还有值得商榷的空间。洪子诚独特的文学史研究姿态,使《概说》呈现出具有特色的文学史写作风貌。  相似文献   

5.
“革命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所呈现的重要文学现象,自20年代以来,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从文学史研究的具体进展看,“革命文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1949年至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这三个阶段,因历时条件不同,研究的问题及重心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几部分量较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如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由教育部组织并委托王庆生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因其编写理念不同、视角不同、特点各异而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框架如书的前言中所述,是“1949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内地的这一范围之中”的“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作者认为,“‘当代文学’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7.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写文学史”提出后,文学界掀起了“重写”的热潮。回顾这20多年来的历程,“重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盲点,如:“重写”的文学史,依然是某种话语霸权影响下的产物;几乎不包括文言和少数民族文学;左翼文学和晚清文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删减与忽略。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正义”属文学史观范畴,作为对给定语境的文学史述的观念预设,它实是一种有方法论效应的导向性研究框架,当它设定了楔入文学史的价值视角,也就会衍生出史家甄别与评判相关作家、作品暨思潮的尺度,就有怎样的文学史编撰。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例,讨论本土语境的现代文学史观;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纵论当代文学史观;以陈寅恪、聂绀弩、王辛笛为典型,略论当代旧体诗创作与当代文学史述的重大关系,以及“文学史正义”对当代中国学界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为考察线索,检讨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中“历史”话语的纠结以及文学史反思的向度。文中暗示,文学史反思的某些困难来自现代性话语的内在结构,文学史的可能性和知识有效性也只能来自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局部批判”。  相似文献   

10.
一切历史都是对历史的叙述,中国新文学史亦然。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者们,有的在历史叙述中建构了新文学作为“先锋的”、“实验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学的整体形象;有的则将其叙述为“欧化的”、“言志的”文学。文学史中“新文学”摇曳的、不确定的形象,凸显了历史叙述者不同的理论前提和思想立场,同时也表明新文学在30年代不断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争议和质询。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