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2.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3.
"儿童化作文"教学其本质就是记录"美好瞬间",写意多彩生活;研究"生命之趣",倾听成长之音;聚焦"特别发现",表达成长花絮.这些尝试与探索,丰盈儿童的精神世界,与儿童一起打造永不消逝的童年家园.当习作教学的所有环节、所有元素都有了这样的指向,都与儿童的精神和言语一脉相承、和谐共生,那么写作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种真正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教育仍以精细分科课程为主流背景下,我们取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限制和控制,淡化师生"中心"学说,提出小学"儿童生活语文"的概念,以学科整合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方式,试图探究小学语文教学适合儿童生活的本真,尊重语文知识的本源,探寻儿童学习的本心,使小学语文走向儿童天性生活。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但实践中常常走进误区,出现了漠视儿童的"虚化生成"、迁就儿童的"伪化生成"以及偏离目标的"无效生成"等.因此教师不仅要被动"跟进生成",更要主动"调控生成".在弹性预设、营造情境、提升机制、优化资源中,将课堂教学中儿童的"出错""出轨"演绎成"出奇""出色""出彩"!  相似文献   

6.
"童真课堂"从儿童的生命成长出发,主张数学教学要激活童趣、启迪童真、放飞童心,努力让儿童展开数学表达、数学思考、数学创造.在儿童自悟自得、共悟共得的数学学习中,提升儿童数学学习的"幸福指数",让儿童悦享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有时教师可以"稚化"自己的思维,以便和儿童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脉儿童的认知经验,揣摩儿童的认识状态;要洞悉儿童的思维特质,搭建儿童的"认知脚手架";要暴露儿童的认知错误,和儿童共同遭遇;要展现儿童的探究过程,引领儿童的数学"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为批判传统旧教育而提出的思想,属于一种破旧立新的观念."五四"运动时,其思想进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思想界、教育界、文学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儿童中心论"就是要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师、教科书等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而运转.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界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形成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其二是推动了现代儿童小说的原创进程.特别是"启蒙教育"主题儿童小说初露峥嵘,成为中国儿童小说在现代生成的第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李静 《文教资料》2008,(17):152-153
本文剖析了当前社会上倡导"儿童读经"运动的三大主要理由,即文化传承、开发潜能、提高道德.认为儿童读经弊多利少,而把读经教育纳入幼儿园、中小学课程范畴或让儿童上所谓的现代私塾则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慎之又慎.童年是极其宝贵的,我们的教育有比读经更重要的事要做.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直面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植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通过情感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为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助力,能够让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不"留守".  相似文献   

11.
<正>低年级科学教学的"理"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低年级的科学课,不是简单地玩,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激发儿童科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儿童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这样的促进与提升重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语言的提升:从儿童化到科学性。低年级儿童的语言表述很重要,我们一是要关注其连贯性,使其由零碎逐步走向完整;二是要关注  相似文献   

12.
"独处"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独处"活动有助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有助于促进儿童经验的内化、协调与整合,有助于促进儿童独立性个性品格的形成.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独处"活动的价值,积极为儿童"独处"活动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留守儿童"教育资源,让"留守儿童"找到自信,享受亲情,还要使"非留守儿童"开阔视界,增强求知欲,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吴小红 《广西教育》2013,(13):67-6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那么,"真情实感"来自什么?答曰:生活。但是,生活并不等于教学。在生活内容教学化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动态生成,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习作教学的规律,让童心在表达中绽放。一、无法预设的精彩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践行"让作文回  相似文献   

15.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多元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儿童在"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流转互演.教学中,教师要累积儿童的数学知识表象,让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想象,引领儿童返回知识的诞生处、源头处.由此,让儿童思维在直观中"显影"、在运动中"定格"、在物化中"成像".  相似文献   

16.
"数学前测"是数学教学的依据,能够号准数学课堂教学之脉搏."数学前测"要研究"具体儿童",关注儿童的"动态成长".教学中,要积极探寻数学教学的起点,灵活生成数学教学过程,根据前测积极反思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村小学中年级"留守儿童"数学成绩差是各种因为造成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差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差生自卑感,班主任积极关心,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对班集体产生归宿感,以使差生转化为优生.  相似文献   

19.
儿童,在课堂教学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主流地位,而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伪儿童化"泛滥,儿童主体缺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儿童在场,让儿童以儿童的视角学习语文、以儿童的思维理解语文、以儿童的方式运用语文、以儿童的体验享受语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觉醒与诉求。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清末时,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教育踏入近代的门槛.而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真正意义上的童谣集.故此,童谣发展的历史恰好清晰地反映了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