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捻军在徐州     
本文旨在展示捻军在徐州的活动情况,分别从其前身捻党在徐州的出现,捻军前、后期在徐州的斗争和最后捻军作为太平天国的继承人在徐州的斗争几个阶段,以时间为顺序,论述从捻党脱胎而来的捻军在战争中淬火,历经的从分散到团结,从独树一帜到和太平军联合作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北伐太平军在天津地区的独流、静海,坚守了一百天,与清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残酷的搏斗,最后以援军不至、通讯断绝、粮草火药日趋困难而突围撤退。其撤退的第一站,即河间府的束城。在束城、太平军又与敌人进行过一个月的攻防战,但在近代史著作中,却绝少记载,本文试对此略作论述。一束城并非太平军原定撤退目标从目前接触到的史料看,太平军从独流、静海的撤退目标,并不是束城,而是王口镇。王口镇紧临子牙河岸,位于静海正西廿五里,是当时通往保定的主要通道。太平军从1854年1月下旬开始,即已准备撤退,而撤退的军事行动,都是指向王口的。太平军惯常的进军策略,总是先派出探骑或先遣队伍,侦查情况或占领前哨据点。这次并不例外,而且由于外围村庄多为清军占据,因此  相似文献   

3.
徐州地区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种类较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子舞就是徐州历史文化资源的代表作之一。落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内容、风格、道具、服饰等,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已成为徐州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吸引点,成为推动徐州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动。本论文以徐州落子舞为研究出发点,对其具体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徐州地区人文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象州是拜上帝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从1847年稍前象州拜上帝会兴起以来,其队伍日益壮大,为太平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群众基础。其中的许多优秀分子,在血与火的战争锤炼中,成为立场坚定,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太平军将领和农民革命的中坚,为大平天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徽州及徽商活动地区是当年太平军与清兵争夺的地区,长期战乱造成了徽商的一蹶不振及徽州文化的衰落,论实质徽商文化与徽骆驼精神是徽州文化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史式同志的近著《太平天国史实考》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30多万字,就太平天国历史中的专用词语改字造字、地名人名、政权结构、文献真伪以及石达开的出身、远征及失败史实等100多个问题进行了扎实的探颐索隐工作。得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结论。注重运用第一手资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曾先后在太平军活动过的重要地区如南京,广西,四川等  相似文献   

7.
江西士绅与太平天国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深感于绅权被僭越和打击,加之与太平天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鸿沟和清政府不遗余力的拉拔,江西士绅群体普遍蓄有一种与太平军相仇的心态,这种心态继而又衍生成为一系列敌视和抗拒太平军的行为,方面军是在江西这块受太平军冲击颇巨的地区,太平军、士绅,清军三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的体现,也是江西太平军致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太平军打破南京,钦差大臣两江总督陆建瀛即死去了。怎么死的?他的死跟太平军有什么关系?当时的记载就不一致。但绝大多数倾向于是太平军杀死的。仅只个别的记载指出,是死在清军手里。但此说法,从未引起过重视。从陆建瀛死后迄于今,也没有人探讨过。本文试图就这两个问题,提出浅陋看法。 (一)是谁杀死陆建瀛 陆建瀛复任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对抗太平军,他的言行,为时人关注,记载其行事的文稿,却是不少,惟独记载关于他的死的事情,颇多雷同,都说是被太平军杀死的。胡思燮《患  相似文献   

9.
1860年、1862年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写下反帝反封建的光辉章页。上海,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和中外反革命蚁聚的巢穴。太平军攻夺上海,对于粉碎中外反革命的勾结,巩固江浙根据地,保卫天京,集中全力打击顺江而下的湘军,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1862年初太平军第二次进攻上海时,在高桥地区留下了不少战斗遗迹、  相似文献   

10.
靖港之战发生在太平军第二次入湘战役中。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立即派兵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到1854年初,西征军已先后攻克九江、安庆、汉口、汉阳,并进围武昌,控制了苏皖鄂部分地区。为了从南面拱卫长江中游重镇,阻止两广、福建乃至云贵清军从背后攻击武汉,太平军先后两次发动了入湘之役。第一次入湘之役发生在1854年2月中旬,太平军从武汉沿水路向湖南进军。当此之时,曾国藩湘军屯驻长沙,湘北一带主要是清绿营巡防兵勇。太平军进军相当顺利,不到半个月,就攻占了岳州、湘阴、靖港、新康、沱市等湘北重镇,并一度攻克宁乡,进入湘中地区。但此次入湘太平军兵力不厚,在宁乡歼敌后闻湘军大队将至即主动撤离,退回湖北。湘北一带又复为湘军占领,湘军前  相似文献   

11.
张謇对南通乃至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为世称道,然而他对苏北地区社会变迁的贡献却少有评价。1904年,张謇撰《徐州应建行省议》条陈,建议以徐州为中心设立行省,并为徐州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设计了具体路径。他主张在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综合利用其他矿业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及再生资源;在发展煤矿的同时,综合发展农业、商业、教育以及其他工业。他深刻总结经营活动中资源匮乏的教训与综合发展的经验,准确把握徐州地区现实资源多样性与历史传统复杂性,规划启动了综合利用的实践,调整了煤炭独大的产业结构。张謇建立行省的建议虽被清政府否决,但其综合利用、综合发展的规划思路,对资源型城市徐州及周边地区日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桐城战役是在1856年11月中旬至1857年2月末进行的。是太平天国发生内讧两个月之后,太平军在皖北发动的一次反击战。天国内讧之前太平军控制了西自武汉,东到镇江的长江沿线,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太平军都居于优势。天京方面:太平军于1856年4月击垮了围困镇江之敌后继续开展了对天京外围的扫荡战,先后收复了江北广大地区,击溃了围困天京三年之久的清军江南大营,迫使清军统帅向荣败走丹阳,后被革职自毙。江西湖北方面:石达开、罗大纲等率大军西  相似文献   

13.
徐州地区的文化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底蕴,在革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传统的革命根据地,曾经涌现和传唱过许多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这些红色歌曲反映了当时部队、群众的革命、生活状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歌曲具有不同的题材内容,本文主要将流传于徐州地区的红色歌曲在题材上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王韬的思想发展分析,指出王韬一直想干一番事业,立功于世,但多次上书清朝地方大支,却得不到采纳;又久居苏州,对太平天国有所了解,和太平军首领有过接触。因此,存在着上书太平军,以图一显身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时期粤东梅州的诗人记载了太平军在嘉应州期间的历史活动及其影响,主要有1865年太平军百余人奇袭并夺取嘉应州、坡破后的情景和人民的逃难等,这些诗歌从当事人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记叙了太平天国在粤东活动的历史细节,保存了史书所未记载的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可补历史之缺。  相似文献   

16.
1860年5月太平军东征,一举攻克苏州,接着在今上海地区跟清兵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两年之间,除上海和宝山县城之外,其余各县县城和较大的市镇,几乎都被太平军一度或多次攻克。当年太平军活动的地方和场所甚多,因为后来在反动统治下,无法保存,多湮没。解放后,文物工作者深入群众,从民间传说中,了解到不少太平军在上海的史迹,经调查研究,有的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纪念地点。 1.浦东高桥太平天国烈士墓 1861月1月,  相似文献   

17.
由广西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和象州县政府联合举办的太平天国革命史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在广两象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并提交论文36篇。这次会议的主要论题有:(一) 关于太平军在象州的活动问题,代表们对象州拜上帝会兴起的时间、活动范围、活动特点等进行了综合的考察,得出了较全面的认识。对太平军独鳌山之战、太平军(?)师金田,苟孔岩火焚事件等,象州代表提出了论文进行探讨。(二) 关于太平天国起义初期有关问题,有的代表提出了新的见解,如对洪秀全“东乡登极”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洪秀全“登极”地点,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时期,右江地区的壮族土司制度及其残余,大多数曾遭受太平军的直接打击;在西林岑氏土司后裔的管辖范围内,甚至出现了主弱佃强的社会现象。事实上,太平军几乎对主要的壮族土属地方都曾直接或间接予以打击,这是继北宋平定侬智高事件之后,壮族核心地区经济基础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太平军起事后,多次进出湖南,其中规模最大的有1852年太平军胜利进军湖南、1854年太平军西征入湘作战,以及1859年太平军石达开部转战湖南。太平军在进出湖南的过程中,对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抗战爆发前夕,中共徐州地区党组织的发展,为中共领导该地区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和对社会上各种抗日进步力量开展统战工作,奠定了基础。二、从以徐州为中心的第五战区建立至徐州沦陷期间,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通过第五战区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徐州地区上层与下层的统战工作。三、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通过动委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进行全面抗战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徐州地区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