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英剑 《寻根》2002,(1):38-41
费城(Philadelphia)是一座老城。我存美国结识了一位画家朋友,他有一幅油画给我印象很深。他画的是费城,标题是“我爱费城”。他80年代中期从北京赴美,至今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十六七年了。他一直在费城居住着,自然对费城充满了感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就有经纪人。西周时称“质人”,唐朝以后叫“牙人”。明朝,经营“牙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经官府批准,并发给执业凭证。清朝时的买办也算经纪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经纪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直至1995年国家工商管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后,中国的经纪人才有了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出现一批以“游园”为主题的当代艺术作品,众多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园林。这一现象源于一种重新关注19世纪以前人遗产的情感,游园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特定的美学行为。游园可以代表一种隐喻,如小径,漫游,徘徊,迷宫,恍惚,曲折,以及魂游和“灵知主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生于17世纪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1677)曾因怀疑上帝而被犹太教会判为“有罪”并遭到诅咒和放逐。所幸的是斯宾诺莎不信命,也不肯接受“人是生而有罪的”这个观念,更不认为自己有罪。经过考证,他得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上帝就是自然,或者说它是自然的别名。然而,在宗教氛围浓郁的西方世界里,斯宾诺莎竟敢说“上帝就是自然”,这实在是一件“亵渎神灵”、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状态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或理念,最初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90年代中期,已开始渗透并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频繁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词汇意义的绝妙解释。2001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启迪以及中国经历13年“入世”谈判最终进入WTO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直接地、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经济以及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略论儒家文化中的"孝"——兼论"二十四孝"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忠礼 《寻根》2006,(4):4-1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某省一所高等学校曾经举办了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国际研讨会,在分组讨论时,有一位外国学者作了发言,大意是: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供养好老人,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子女虐待和欺凌老人的事件,这是否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关?接着,一位中国学者坦承,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和舆论宣传中,尽管对思想教育显得很重视,但大都讳言子女要孝敬父母,有时甚至还将“孝”与封建思想挂上了钩。  相似文献   

7.
一 “杨家将”是一则妇孺皆知,流传千古的反映宋代“金刀令公”杨业一门忠心保国为民的故事。熟知这个故事的人,自然知道宋代有位有名的宰相叫寇准。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闰九月,大辽国的萧太后与辽圣宗挥兵大举进攻宋王朝,先后攻占了宋朝的岢岚军(今山西岢岚)、莫  相似文献   

8.
赵珩 《世界文化》2012,(11):36-37
1968年的春天,北京的中学生们已经逐渐淡出“文革”政治的狂热,在那种既无学校束缚和学业压力,又对前途茫然和百无聊赖的环境与心态下,阅读小说和野外郊游成为当时生活的两个重要内容。各式各样的古今中外小说大都是从不同图书馆中偷出来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中外文学作品,辗转流传于中学生的手中。不但那些经典著作能够如数家珍,就是像傅雷、高名凯、傅东华、张谷若、周煦良、金人这些翻译家,对当时的中学生来说也是耳熟能详。实际上,早在1967年的下半年,传看中外小说之风已经开始,许多有办法的同学能在半年多时间中读完几十本名著。  相似文献   

9.
吴锡平 《世界文化》2005,(12):12-14
莎乐美是谁?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冷僻,相信大多数人连她的性别是男是女都说不上来,但当有人告诉你她是“尼采的追求,里尔克的情人,弗洛伊德的密友”;“一位征服天才的女性”;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后,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德国作家萨尔勃)时,相信你一定会对她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相似文献   

11.
姜德明 《寻根》2001,(2):105-106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余在北京东安市场旧书摊购得64开小册一本,书名《诗的听入》,1929年8月初版1000册,作定生。全书分“想像和听觉”、“直接听诗”、“色听”、“触听”、“余论”共5节。书为北平景山东街的朴社出版。摊主索价2角。定生何人,不详。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作家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生于1870年10月10日,比他的朋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小十岁.去年(1985年)1月是契诃夫诞生125周年,而10月是布宁诞生115周年。两位作家是1895年12月12日结识的,即90年以前。在这四年之前,两人开始通信,布宁请求安东·巴甫洛维奇看看他的作品,并且谈谈自己的意见.契诃夫回信说,他“是一个差劲的评论者,评论初出茅庐的作者时,总免不了失误”。他请求布宁寄些新创作的短篇小说给他,“只是不要寄那些已经发表过的”.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了《布宁文集》  相似文献   

13.
礼貌是对“文明”、“文化”的尊重,表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有知识而欠缺应有的礼貌,说明这个人的文化修养不足。听说某次在某书院的文化讲坛上,一位讲者表示自己对世界礼节的蔑视,居然坐到讲桌上,翘起大腿,下面的听众有的退避三舍,有的立即将此场景摄入像机,作为笑话资料。不讲礼貌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应该加以批评。  相似文献   

14.
围绕这个主题(如何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我提几点想法,供朋友们参考。一、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估计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部领导下,已开展十多年。我体会,它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15.
吴正 《文化市场》2002,(4):55-56
如今在香港,一个高小刚毕业,还在等待中学入学通知书的准中学生,假如遇上什么不遂心愿的事儿,也都懂得在感慨之余运用这么一句表达:在这文化沙漠的香港,你又能叫我如何?所谓一个比喻的第一次运用者是天才,第二次是庸材,第三次成了蠢材。你说.在经过这么许多人滥用之后、“文化沙漠”这个比喻谁还斗胆敢再试用一一包括笔者?除非你绝不在乎被人扣上一顶蠢材的桂冠。  相似文献   

16.
陈平原先生,1954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先生是一个温情中蕴藏着激情的人,有学人的智慧,也有普通人“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我以为他是一位最具有“人间情怀”的学者。90年代以来,陈先生关注的课题,包括...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两则     
幽默两则(一)一个男青年在受雇的几周后被叫到经理办公室。“这如何解释呢?”经理问道,“你在申请工作时,对我们说你有五年工作经历,但现在我们发现这是你的第一个工作。”这个年轻人听后说:“你们的广告中说你们需要富有想象力的人。”(二)一个人对站在科学博物...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生态批评?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文学、语言与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思潮。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文学批评历来关注文学作品中如何表述、再现自然和环境,“田园诗”、“地域文学”、“文学中的动植物意象”、“文学中的风景地貌”等都是我们熟悉的名目,但长期以来,这种研究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的名号,规模和影响也非常有限,谈不上成气候。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吕克特首次使用“生态批评”这一术语;1989年,美国西部文学学会倡议以“生态批评”取代之前沿用的“自然文学研究”;1991年,影响广泛的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将生态批评作为年会议题;  相似文献   

19.
974年,勃列日涅夫已经68岁,他经常因过度疲劳而产生神经衰弱。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与克里姆林宫医院一位漂亮的女护士“邂逅相遇”并且“倾心相爱”了,这段姻缘对勃列日涅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勃列日涅夫的妻子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勃列日涅娃一直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基本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因此他自然需要别的“女人”来填补空缺。于是一位漂亮的、会唱歌的女护士出现了。她原本是一个有夫之妇,丈夫是一位空军大尉,同勃列日涅夫亲近使他们获得了不少特权,包括在苏共中央的一栋公寓里拥有一套三居室的住宅,以及其他物质上的便利条件。这…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13,(1):88-88
2012年12月8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在馆内公布。如今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减至100余人。“估计三到五年内,幸存者作为一个大的群体已经不会存在了,”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事件距今已有75年,活人证消失的速度很快:2007年南京出版最详尽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中,有上世纪60年代以来收集的2592名幸存者资料;2010年健在者有300多位;今年上半年相继离世十几位、健在者约200人;到2012年年底,在世者就只有100余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