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应用于学校业余训练之中,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通过对链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内蒙古高校体育专业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格特征,对内蒙古某高校体育专业95名男子篮球专项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克托莱指数,并采用长岭公式计算身体成分.结果显示:内蒙古高校体育专业男子篮球运动员体格强壮,肌肉发达,身体充实度较好,优于普通大学生,但与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按运动员在赛场上的不同比赛位置分组比较发现,中锋在身高、体重、瘦体重、身体充实度方面有较大优势,前锋和后卫各体格指标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竞技体育中的身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来研究竞技体育这一特定场域下特有的身体社会化现象,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出在竞技体育中身体是如何被社会所改造的。研究着重从现代竞技体育中的规则体系、标准体系和量化体系三大体系入手,分析了竞技体育中身体被规则体系不断的规训与改造,这不但是社会身体伦理观念在竞技体育中的映射,同时也是身体不断被社会理性化的最终结果;竞技体育的标准体系是人类身体平等竞赛的客观保证,同时也是社会平等化的重要体现;在竞技体育量化体系下身体不断地被工业社会所标度,最终异化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肉体机器。表明竞技体育只不过是众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区域联结网络,而身体就是那个最为显著的联结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体育的社会化,而且也有利于体育事业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4.
现代竞技体育下运动员健康危机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载体。然而,在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却发现,运动员的身体由于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的训练和激烈的竞赛对抗之中,其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在分析现代竞技体育造成运动员健康危机原因的同时,提出了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关注人的发展,提高运动员自身安全健康意识和自身道德素质,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来指导运动训练的建议。旨在为促进现代体育朝着"增进人的身心健康"的最终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攻击者、被攻击者图片和竞赛情境启动的录像片段作为实验材料,对60名运动员,使用3(启动水平)×2(图片特征)×2(测验类型)的混合设计,考察运动员内隐身体攻击性特征.结果显示:1)运动员的身体攻击性具有内隐性;2)运动员的外显身体攻击性比一般人强,而且外显与内隐身体攻击性相对均衡;3)外显与内隐身体攻击性的显露是有条件的,竞赛情境启动对运动员的外显身体攻击性有显著影响,但对内隐身体攻击性没有显著影响;4)内隐测量方法有助于我们对运动员身体攻击性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体育认知领域中深层次问题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身体成分和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的测定是目前体育科研中评价运动员训练水平,机能状况的较为常用的指标。我们研究少年运动员身体成分和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状况,目的是了解少年运动员现状和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进行动态、自身比较,为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机能状态,为科学训练,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7世纪的欧洲社会,身体观念和体育观念正处于由“禁欲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参加体育活动释放自己的激情,另一方面,“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的旧观念仍压抑着人们蠢蠢欲动的欲望,体育在新旧观念的交锋中蹒跚前行.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基于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将体育引入权利的语境,从观念上为体育松了绑;从追求人生幸福的角度,为体育找到了“理性”这一发展之路;在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搭建了一道桥梁,使体育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得以整合,从而告别军事性、野蛮性、粗俗性,而走上现代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优秀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和目标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长度、体格和围度指标的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并建立了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目标结构模型,为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的选材和选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符号学方法分析民国时期主要画报上的著名女子游泳运动员杨秀琼的照片,揭示画报对杨秀琼表征方式的变化:从游泳运动员到供男性读者观看的对象.同时指出,杨秀琼引发的争议也是体育这一展示身体、解放身体的运动在近代中国引发的思想碰撞和观念冲击的体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展示性的体育图像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中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机能和专项素质的研究,找出了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体质特征规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体质特征和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体质特征的差距,为今后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以2009年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锦标赛区县组(13岁以下)女子运动员技术滑比赛入弯道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比赛现场进行三维DLT拍摄,对入弯道右腿蹬冰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1.入弯道时机的把握和控制是合理使用入弯道技术和保持较高速度的关键因素;2.七台河市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能力明显好于哈、齐、牡、佳等地市运动员;3.七台河市运动员膝角的初值与均值明显小于其它地市运动员相应值,是七台河市运动员入弯道右腿单支撑蹬冰阶段身体姿势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三级跳远技术结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技术环节存在不可颠倒性。就三跳而言,三次起跳技术相互关联并直接决定了最后的总成绩,所以对三级跳远技术的深入研究是充分、合理发挥人体潜能的条件,也是人们对三级跳远技术的认识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世界顶尖级运动员三次起跳技术分析,揭示近年高水平运动员起跳技术现状和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技术找出差距原因,提高起跳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在运动训练领域里运动员的选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专项成绩等方面研究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模式,供广大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2015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10名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三个指标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夏训女子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良好,从个别运动员来看,对运动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及恢复情况波动较大。结论:运动员训练后,其血红蛋白值下降或低于正常值下限及血尿素值和肌酸激酶均呈现升高趋势并超过正常值,这表示机能水平下降、机体存在疲劳积累现象、恢复能力减慢、运动员机体适应运动负荷情况较差。通过定期系统测试和反馈,能够使教练员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和恢复情况,为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要:艺术的融入对体育的发展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它的融入带来了部分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发展模式,并提高了竞技体育项目的观赏性和社会价值,也使得艺术与体育更加变得不可分割。艺术体操成套中典型性肢体表现动作就是通过肢体的表现方式来体现音乐的内涵与情绪。虽然艺术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形式与单纯艺术表演形式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依然无法抹去艺术本身的迷人魅力。对艺术体操中肢体表现的探索,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艺术体操的表现形式,将其推向一个新高度,使之变得更为靓丽。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分析规则对艺术价值评判的变化与发展,并根据规则4年一次的变化规律,对每次变化年内的世界锦标赛比赛录像进行数据统计对比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规则的变化对成套中典型性肢体表现动作有着最直接影响。 2)肢体表现动作是成套中艺术表现的最直接形式。3)肢体表现动作的加入对艺术体操成套的艺术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艺术表达形式的运用,无形提升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艺术修养,也为项目带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在同一赛前4个月训练计划实施中的能量代谢特征。选取俄罗斯国家队参加欧洲锦标赛的顶级柔道运动员8人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1)俄罗斯国家柔道队在欧洲锦标赛前实施的同一赛前训练计划对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的能量代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为了针对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的具体训练目标来制定训练计划,必须对顶级柔道运动员传统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进行评价,以确保每一组顶级柔道运动员(小体质量组、中体质量组和大体质量组)独立完成训练任务并定期达到同样的预期恢复效果;3)顶级柔道运动员竞赛成绩的正向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项耐力和无氧供能水平的提高速率;4)在赛前训练最后阶段,以规律性地暂时降低顶级柔道运动员的有氧供能水平的方式来提高竞赛成绩,不会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化、血液、免疫等指标的实验研究,探讨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在800m游泳训练考核后,机体发生的应激损伤情况。对八一铁人三项队9名女运动员,在安静状态、800m游泳考核后2h内、次日晨,分别抽取静脉血10ml,进行生化、血液、免疫等指标的测试,从而对运动员机体的应激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生化指标ALT、AST、BU、CK等在800m游泳考核后升高明显,次日晨基本都能恢复至安静状态水平;血液指标RBC、HB、HCT在三次测试中次日晨最高,800m游泳考核后N升高、L降低,次日晨基本恢复;免疫指标800m游泳考核后CD3、CD4均有所升高,次日晨反而降低,800m游泳考核后CD19升高、CD56降低。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在800m游泳考核后2h内及次日晨,其生化、血液、免疫等部分指标发生变化,这些指标的波动,能对其机体应激损伤的评价,提供辅助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是运动员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运动员一旦进入专业队体制,就完全脱离文化学习所应有的环境和氛围,造成了部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不高,打架斗殴等事件接连不断。加强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其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关系到运动员今后的出路。当前,应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和谐体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身体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分类法,聚焦世界锦标赛期间的媒体报道,分析不同项目的女运动员在传媒建构下身体叙述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女运动员因其从事体育项目的不同性别类型而受到媒体的差异性关注,相比从事男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那些从事女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的媒体曝光率接近前者的2倍;对于从事男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其报道几乎完全集中于"竞技态"身体,而对于从事女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其报道则大比例聚焦于"社会态身体",即关注其性别化与情绪化的描述,以及有关竞技场外的"生活态"身体的报道。所从事体育项目的性别类型差异造成女性群体媒体呈现的内部区隔,将女运动员搁置于被消费与被遗忘的两极状态;论文呼吁进行女运动员身体意义的传媒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针对体操重点运动员何可欣冬训减控体重的阶段训练需求,通过不同训练方式的尝试,寻求符合个性化特点的减控重辅助手段,最终达到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力方面大于体重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方法:围绕何可欣冬训三个阶段进行体重控制。第一阶段:正常专项训练外辅以最大脂肪氧化强度的有氧运动及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同时定期进行机能监测并适当补充运动补剂。第二阶段:以局部力量耐力循环训练为主进行辅助训练。第三阶段:采用太空舱运动跑台训练,进一步减小体脂百分率,控制肌肉的快速增长。三个阶段运动员均保持限制性饮食。结果:第一阶段经过膳食控制和有氧训练,何可欣体重、体脂肪率、脂肪重量均有所下降,基本达到了预期减重效果。第二阶段,经过春节假期,运动员体重、核心力量均出现一定增长,力量训练和饮食失控是运动员体重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阶段,运动员肌肉总量、脂肪量均有一定的下降,但核心力量仍高于干预前,基本满足教练组的训练实践需求。结论:以限制性饮食和符合运动员个性要求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为干预手段,对生长发育期的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生长发育期的体操运动员,在关注体重控制的同时,应适度加强身体素质薄弱环节的训练,使身体素质的增强优于体重的增长;生长发育期的女性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水平对训练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其测试与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