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伦春族人的姓名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姓在前名在后,是其民族记忆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反映不同文化内涵,体现其社会、文化、民族关系等特征。对鄂伦春族姓名的研究,史禄国、凌纯声等人在20世纪上半叶研究中国北方民族时有所涉猎。近些年来,学者们也对鄂伦春族的姓氏发展历史、命名原则、名字含义等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从国内研究现状出发,梳理学界研究鄂伦春族姓名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赋予颜色词特殊的民族文化语义,致使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语义中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本文对语言中最基本的颜色词之一"白色"的一些民族文化语义进行诠释、探讨、分析、比较,主要涉及满语、女真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以及汉语中"白色"的民族文化语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同时了解到"白色"一词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心理,揭示出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命脉,是人类生活的宝贵精神食粮,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相互交替,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交融互补,推动人类历史跌宕起伏绵绵发展,文化需要传承,更需创新,必须借助教育的桥梁完成,教育促使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现实相结合,使五千年中华文明焕发勃勃生机,历史经验指导前进方向,传统文化在教育中不断传承,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韩国人在推广韩国泡菜上所做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意识到,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之争,其次从韩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学习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主要的并不在于他对本民族的歌功颂德,而是恰恰在于他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自省与挞伐,代表华夏民族作出了民族忏悔。然而自鲁迅以后,对于民族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我们至今少有从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高度进行反思,实施民族自我批判。一个民族的苦难,总不会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总有历史基因和民族文化基因在发生作用。实施民族自我批判的任务,政治家、历史家责无旁贷,但只有文学家才能将自己的眼光投向"草根",才能从众多个体命运看历史的走向和成败,才能将历史错误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上评析。我们民族有十分广大的人众曾陷于因拒绝思考而沦为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中,所以我们需要民族整体性忏悔,如同德意志民族那样。  相似文献   

6.
连宇 《文化学刊》2023,(4):166-169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本土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肯定,是对未来本土文化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是唯一没有间断传承古代文明的国家。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包括了音乐文化自信。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根基深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几千年来深厚的音乐文化渊源和历史底蕴,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7.
人类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文化,而文化又改造了人类自身。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文脉,亦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人类的历史证明,惟其文化,才是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才是各国的立国之本。文化是人类的生命线,失去文化,将使人类倒退到愚昧而野蛮的黑暗时代!纵观世界史,有多少个民族因文化的衰落而终归消失,又有多少个强大的国家因文化败坏而亡国!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国家、阶级层次、种族和社会性质不同,出现了文化认同形态上的差异。而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形态,不仅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时间积累的结果,还是世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英美文学为参照,分析因民族信仰、国家体制、社会文化和文化发展历程的不同,造成的中西民族文学创作差异,阐述不同民族文学创作文化认同形态对民族文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构建有效的文化发展路径。该文首先论述民族文化对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从文化的价值体系、符号体系、传播体系、治理体系等入手,探讨用民族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诸葛金斐 《职业圈》2013,(3):134-136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俞绍宏 《文化学刊》2009,(5):112-115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基因。具有表意特性的汉字是汉民族文化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与汉民族的文化基因息息相关,其字形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基因。解读汉字的民族文化基因不仅是汉字学研究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使我们获得与汉字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也是研究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现代性是一种常态。在定居广西百色市的自我调适过程中,瑶族完成了异乡变家乡的和谐转身,形成了和谐交融的文化图景。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色瑶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还存在民族精神急需振奋、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减退、传承人断层、民族文化流失等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在把准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厚植民族自信、自觉与自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综合推进相关工作,在浇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精神支柱的道路上谱写瑶族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镬耳墙是岭南建筑中的一个元素,它不仅是历史上岭南建筑文化的特色,还承载着历史上岭南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情感寄托。本文以镬耳墙的特征切入,深层次了解镬耳墙的起源和背后故事。  相似文献   

14.
陈锋 《对外大传播》2006,(12):51-53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5.
彭斌  季长敏 《职业圈》2012,(35):131-131
一、中西法律文化冲突之缘由法律文化的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反映和表现。任何一种法律文化,都有其产生、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域的民族的土壤,因而形成不同的法律文化类型和模式。各种法律文化体系所内涵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竹文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  相似文献   

17.
主要存留在云南省梁河县阿昌族地区的"活袍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也是阿昌族民间口传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创世史诗所记忆的民族历史,祭祀歌中蕴涵的生命哲学,以及叙事歌传达的生活智慧,是一直滋养阿昌族民族性格、文化心理的重要源泉,具有传承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表现民族情感智慧、塑造民族伦理精神等重要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1,(4):4-4
反映蒙古、回、藏、维吾尔、鄂伦春、哈尼等众多民族生活的30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电影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日前由北京国际电影季活动组委会选出,并即将在4月举行的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上进行展演。这是我国首次向国内外电影界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世界电影历史上首次由一个国家展示众多民族的母语电影,展示多元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唐之斌 《文化学刊》2011,(5):123-127
融合发展模式是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对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从而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持续繁荣的现实道路的一种手段。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区域文化是指按照地域界定而出现的文化类型,是某一地区囿于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貌。我国的区域文化是在长期大统一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具有区域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的发展依赖民族文化的发展。在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西方人的文化背景和东方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文章从中西方颜色文化差异、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等方面对中西文化作一个比较,以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