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川鄂 《新闻前哨》2008,(11):47-47
尽管我不是武汉人,但已经在武汉生活了20多年.我算是一个较为深刻的“武汉观察者”吧。在我写过的诸多有关武汉的文章中,曾将武汉定位为“世俗与庞杂”:在为一家杂志撰文时,我也曾以“何为世俗生活:以武汉为例”为主题。  相似文献   

2.
在庆祝武汉晚报复刊20周年的日子里,武汉晚报又迎来一件喜事。9月14日,经武汉市公交监察办批准,武汉晚报门前的“解放村站”正式更名为“武汉晚报站”。  相似文献   

3.
6月21日是个星期五,武汉的报纸几乎全都报道“梅雨来临”。 《长江日报》“服务在线”版在“一周气象”专栏开头提醒——《暴雨揭开梅雨序幕/降水频繁天气闷热》,对前后两周的天气形势作了分析和展望。 《武汉晨报》“要闻/武汉”版重题直呼“梅雨来了”,一旁点出“将持续20多天”,并推测“出梅”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青年记者协会,”其本来面貌在新闻史料中还不甚清晰。本文在详细考证已有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文献中各种尚未统一的说法,提出三个问题:“青记”的前身是什么;它的发起人有哪些;它在武汉成立的时间到底是哪天。从而廓清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或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邮驿通信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殷商时期。1896年3月20日,清政府在北京开办大清邮局,中国邮政由此诞生。晚清至近代,武汉邮局经历“民信局”“客邮”“外国书信馆”“大清邮政”四种不同历史阶段,其性质互为补充,满足中外民众互通信息、邮寄物品的需求。近代,武汉邮政建筑风格多样,室内外装饰细节丰富,蕴含特定文化内涵。分析其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关联,对于武汉邮局历史建筑保护、地域文化复兴、邮局空间环境再利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8月30日上午,在湖北省仙桃市档案馆出现动人的一幕:一位操武汉口音的中年男子热泪盈眶,对该馆管理科的同志再三表示感谢。该档案馆出据的有效证明,将解决困扰他20多年的武汉“黑户口”问题。  相似文献   

7.
叶晓 《传媒》2002,(3):19-20
“砸大奔”事件本来只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质量问题。最初,作为受害者的武汉野生动物园在这一质量索赔纠纷中,扮演着受人同情的悲剧主人翁的角色。但是这么一“砸”,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某种变化。“砸”之前,所有的道义与同情都在武汉野生动物园这边;但“砸”之后,情况却大不一样,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悲剧变成了闹剧。一个普通的质量纠纷开始有了一种复杂的况味。  相似文献   

8.
<正>最早在中国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李大钊的武汉故事或曰武汉情缘发生在1923年2月。其对大武汉的最初印象,绕不过恽代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开天辟地之光辉篇章,给武汉地区的革命者以思想启蒙。100年前的二月,在华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汉,李大钊讲进步的历史观、中国妇女运动进行之方法,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指导“二七”罢工斗争,在武汉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武汉广告产业始于民国初年,改革开放后迅速兴起。目前既取得了骄人成绩.也存在众多问题。在“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的宏大背景下,武汉广告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壮大本土广告企业、形成广告产业集群和吸纳广告人才是未来武汉广告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6日,湖北多家媒体报道“武汉年内将推进出租车改革,武汉的士价格和运力将适当提升”。“武汉的土涨价”这一话题再一次激起网民的热情,从“草根”到“大V”都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引发此次舆情的个中缘由,被网民所诟病的的逻辑问题无疑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1.
杨春 《青年记者》2020,(10):32-33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央视《新闻1+1》栏目宣布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后,这场新冠肺炎的真相逐渐为人所知,每日急剧攀升的确诊数字和极强的传染性让人们恐慌,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6日中午,笔者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调查》摄制组赶到武汉.如此重大疫情,规模、范围远超17年前的“非典”,感染者如何被确诊、如何隔离?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如何确定?怎样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疫情来袭,医院如何运转?当地医护人员怎样面对汹涌而至的就诊人群?“封城”后的武汉,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这些是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3.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4.
郭庆汉 《湖北档案》2008,(12):35-37
在武汉东西湖至后湖间有一段长堤,武汉人亲切的称之为“张公堤”:在青山白玉山严西湖畔有一座庄园,武汉人亲切的称之为“张公寨”;在武昌蛇山南麓有一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之为“抱冰堂”……武汉处处留有张之洞的遗迹。  相似文献   

15.
华地MAPGIS八大功能 中国地质(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华地图形数据公司最近研制成功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并投放市场,已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有1500余家用户采用,并被国家科委评为“九五”推广产品。 MAPGIS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分为“输入”、“图形编辑”、“库管理”、“空间分析”、“输出”及“实用服务”六大部分,共计16个子系统。地质信息来源多种多样,具有数据类型多、信息庞大的特点。该系统采用矢量和栅格数据混合结构,力求让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形成整体。栅格数据可以和矢量数据相对独立存在,以满足不同问题对矢量、栅格数据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改革浪潮的迅猛兴起,在我国迅速掀起了以“共建、联合、调整、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院、武汉教育学院、武汉职工医学院为基础的新江汉大学正在进行紧张的筹建之中。  相似文献   

17.
于斌 《湖北档案》2003,(5):30-31
武汉,炎炎盛夏,一个游泳的好时节。从1956年开始,每到夏季,武汉都要组织横渡长江活动。我从小就住武昌离江边不远的地方,已记不清看过多少次规模壮观的渡江。然而,多少年来,每当看到在长江中游泳的人群,都会勾起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武汉渡江史上的一幕悲剧。 1967年7月的武汉已载入史册。那时“文化大革命”已有一年多时间,武汉的派系斗争到了白热化程度。为纪念毛主席1966年7月16日畅游长江一周年,武汉地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七·一六”渡江活动。到8  相似文献   

18.
武汉地区的媒体众多,有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和武汉市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两家大报,以及被武汉读者戏称为“江城四小”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回顾2003年的武汉报业市场,从新闻报道和报业竞争上看,大体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关注: 一、在“三贴近”中加强新闻报道 第一、紧密联系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在报道中强调“三贴近”。 2月份全省媒体以欢度春节为主题,集中做好了春运、送温暖、过年新时尚、坚持生产等报道,为全省人民过一个祥和、喜庆、安宁的节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4月份以伊拉克战争为报道主题,各家报纸都依据拟定的伊拉克战事报道预案组织报道,并根据要求适当减弱了报道的份量。6月,全省迎来重大新闻迭出的黄金时期: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35米,“高峡平湖”展现人间;三峡五级永久船闸实船通航;非典再次零  相似文献   

19.
<正>1907年,张之洞在蛇山临江处题写联语:“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冯天瑜先生认为该联语较早“将武汉在全国的枢纽地位,从历史纵深度和全球广阔度加以界定”。1927年,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言“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张建华先生认为“是对武汉中心和枢纽地位精准的概括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一、严格统制之下的日伪汉口广播电 台1938年10月25日,日军攻占武汉。武汉沦陷之后的第二日,即10月26日日军在汉口黎黄陂路41号成立放送局。放送局采用两部由东京广播电台生产的10千瓦发射机。1940年3月2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并于来年2月建立了伪“中国广播事业建设协会”。为了显示日伪亲善,日伪双方上演了诸如交还广播电台、交还新闻检查权、交还租界等闹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