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15世纪之交的法国女作家克里斯蒂.德.皮桑正在受到西方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抒写自身孤寂凄苦的情怀,她的诗歌和散文一再陈述的主题是政治、道德、宗教和女权主义,而这又是与她深切的人生体验紧密相关的。她为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呐喊抗争,被视为西方第一位女权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本就现代学作品中的“五四”新女性作为一个横向的对照,着重探讨她们在思想启蒙运动冲击下不同层次的觉醒以及觉醒后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充分展示她们迥异的心路历程,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解读妇女解放这一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研究女性文学的论著比比皆是,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女性意识的发展,本文以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文学对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探寻神秘而璀璨的明珠——非洲文学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 《文教资料》2009,(6):57-60
非洲文学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语言障碍延缓了非洲文学研究、传播的进程,但非洲文学的独特魅力已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非洲文学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文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冯国苹 《文教资料》2007,(35):44-46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最后一部力作,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冷遇。从此,这部小说及其作者就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遭人唾弃,直到几十年后的20世纪中叶,这部文学瑰宝才重现光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对后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和女权运动具有推动作用,是女性文学的先驱。第一,小说及其作者的沉浮;二,小说的进步意义;三,女性文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新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1):105-106,122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亲情关系。第一阶段,是封建桎梏下的觉醒阶段。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旧时代的印记使她们无法真正求得自身解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解放问题。第二阶段,是不幸命运的抗争阶段。她们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但她们把对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内容.一旦失去了它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这就注定她们的叛逆必然陷入失败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第三阶段是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阶段。这类女性形象把自身的解放和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努力在社会革命中去体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在比照中对庐隐、丁玲的女性学创作进行论述,探讨了两位女作家的创作在反映我国女性意识觉醒方面的贡献,并且充分肯定了这种贡献对当前健全女性意识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契贝怒斥康拉德是一桩事关非洲文学历史进程的著名公案,可是在中国并未得到充分理解。文章从赵海平分析该事件的文章入手,指出其有只知局外人康拉德、不知局内人阿契贝之病;然后将批评的视角调整至非洲文学一方,截取阿契贝对人的描写数例与康拉德比较,以显示他们对原住民的态度;最后谈论阿契贝挑战康拉德的意图,以及重新讨论这场争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黑人为题材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美国历史上,白人常常是以维护自己的社会中心地位为主,而黑人则要通过一系列的艰难抗争才能使自身的权益得到维护。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截止目前,对于黑人形象的描述已经不在少数,它所表达的是作者的真实心声,本文主要结合黑人经典文学作品《根》来对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意识觉醒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学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的英国杰出女作家奥斯丁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上前台,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表达出自觉而明确的女性意识,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62):22-23
伴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国女作家首次以女性文学的姿态登堂入室,开始中国女性生命意识、价值探讨的"发声"。这一"发声"便不再中断和停止,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连续的独特的女性文学景观,也从中感悟到中国女性对于理想、事业、爱情的追寻,对于生命意识和觉醒,对于本我价值实现的自觉。"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实现价值"的女性执著地寻找属于自己"本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期待,这一发展脉络,体现出我国现当代女性生命意识和价值追求觉醒与探索的不断深入及遇到的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女性的文学创作无法与男性相匹敌,只是到了"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下,女性个人的独立意识渐趋觉醒,于是出现了一大群女作家.女作家们以女性独特的眼光审视社会,从不同角度透视人生,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抒写出一曲曲婉转动人的乐章.女性文学犹如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喷涌而出,为中国现代文学长廊涂上了绚丽灿烂的一笔,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文学既继承了非洲的文化传统又成长于美国文明的土壤中,有着双重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日用家当》的分析,透视了黑人文学中双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朱振武教授提出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构想引发了学界的热切关注。本刊邀请国内部分学界围绕“中国非洲文学学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展开笔谈。本期笔谈中,学者们借助非洲文学“三大流散理论”和“非洲性理论”探讨了当前非洲文学研究的中国方法、中国视角、中国路径等一系列中国话语理论构建,以及如何通过理论创新来指导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凌 《现代语文》2006,(8):55-56
莎菲女士往往被认为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现代女性的代表,被茅盾称为“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一位个人主义、旧礼教的叛逆,她要求一些热烈的痛快地生活,她热爱着又蔑视她的怯弱的矛盾的灰色的求爱,然而在游戏式的恋爱过程中,她终于从腼腆拘束的心理中摆脱,从被动到主动,在一度吻了那青年学生高于诱惑的红唇后,她就一脚踢开了那不值得恋爱的卑琐青年”。一直以来矛盾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大胆的描写”,莎菲的“叛逆的绝叫”评论,成为对《莎菲女士的日记》分析的盖棺定论。莎菲也成为“是五四以后解放了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矛盾心理的代表”的典型,以至于中国所有研究本土女性主义的研究都绕不过“莎菲”这一形象。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观上进行探求。一代文化先驱的最初觉醒确立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基本主题,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女性文学的必然起点。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小说生成,一是源于性别冲突,二是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三是基于对女性自身经验的扩写。本对女性作家小说生成理念的大致归纳,对把握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创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地扭曲.舒婷用橡树这一具有独立品格的意象,阐释了新时期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从而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张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达了对平等、尊严和自我实现意识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美国黑人文学既继承了非洲的文化传统又成长于美国文明的土壤中,有着双重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日用家当》的分析,透视了黑人文学中双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