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小猴子下山》,讲小猴子下山一趟由于三心二意,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着手回家。有位教师在学生学完课后“独辟蹊径”地引导学生:“小猴子真是一无所获吗?它能得到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猴子会总结经验。后悔当初不应该三心二意。这正是本的教育意义。但教师似乎不太满意,又追问道:“没有其他不同的想法了吗?”于是终于有一  相似文献   

2.
《小猴子下山》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童话故事。一只小猴子下山来,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个玉米往前走。后来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到了西瓜地里,看见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下桃子去摘西瓜。抱着西瓜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结果,小兔跑进了树林,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这个故事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做事情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抓一件丢一件,这样会一无所获的。但在目前的语文学法指导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猴子下山”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和揭示  相似文献   

3.
《小猴子下山》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童话故事。一只小猴子下山来,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个玉米往前走。后来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到了西瓜地里,看见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下桃子去摘西瓜。抱着西瓜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结果,小兔跑进了树林,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这个故事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做事情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抓一件丢一件,这样会一无所获的。但在目前的语文学法指导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猴子下山”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和揭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新的课程理念也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呵护孩子的“异想天开”和“与众不同”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次,我上《小猴子下山》一课,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时,我引导学生想: “小猴子下山掰了玉米,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摘了又大又圆的西瓜,去追蹦蹦跳跳的小兔儿。最后却空着手回家了,想一想小猴子回家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 “妈妈,我本来可以带回好吃的东西,可是我却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扔掉了,只好空着手回家,我以后要改正做事不专一的坏毛病。”“妈妈,明天下山我一定记住今天的教训,不再见一样丢一样,要一心一意地把东西带回家。”正当我打算要总结全文时,仍有一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十分活跃的,他们十分愿意去探索与摆弄新奇的事物和物品。小学六年制的语文中有不少的课文所写的事件或人物活动已经完结,但这些事或人物还可以有新的发展,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给儿童提供自由联想,探索的广阔天地。如《小猴子下山》(第二册)结尾处写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在  相似文献   

6.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看图学文.通过五幅图和五段文字,描述一只小猴子下山来,看见什么,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故事.这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课堂上,老师提问:“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它看见了什么?”好几个学生回答:“小猴子看见了玉米。”这种回答,应该说是不完整的。为什么呢?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读懂这一个句子:“它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这一句话有四个分句。第一分句是结构完整的句子,第二、三、四分句都是承前省主语的句子。第一分句是回答老师问题的依据所在,其结构是:  相似文献   

8.
《小猴子下山》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它看见了这个就扔掉了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否则什么事都办不成。教学本课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认知实际,通过指导学生看、说、比、读,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9.
《小猴子下山》是“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多幅图学文。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可以通过“看、读、说、演”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一、辽——了解回意“看”就是观察图画。可先让学生整体看图。教师可按顺序出示小猴子“掰玉米”、“摘桃子”、“搞西瓜”、“追兔子’、“空手回家”五幅图。待学生认真观察后问:①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②这五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再进一步看图,边观察,边思考:①小猴子下了山都到过哪些地方?②小猴子都做了些什么事?③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相似文献   

10.
《小猴子下山》是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应从图入手,图文对照,达到以图会文,学文识图,文情画意相得益彰的目的。根据课文前4段段落结构相似,有些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的特点,故又可运用范例导学方法,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第一段,其余几段采取“辅读”,放手自学形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逐步养成自学习惯,初步掌握读书方法。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小猴子(板书)同学们都看到过,但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哪里呢?在山上。有一天,一只小猴子想下山去玩玩(板书完课题),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只小猴子下山后干了些什…  相似文献   

11.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对如何评价小猴子下山后的行为,以及学生应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教学这篇课文应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件事还没有做好.又去做另外一件事,就什么也做不好。另一种认为,教学这篇课文应该让学生学习小猴子“为了争取最大的工作效益,要敢于舍小求大”的思想。对小猴子的行为,一个是贬,一个是褒,孰是孰非?认真分析课文,笔者认为第一种看法是正确的,原因有四点。其一,课文的教育意义是教材本身固有的,对小猴子下山后的行为是褒还是贬,应根据课文具体内容来分…  相似文献   

12.
<正>学完第18课《小猴子下山》后,苏勇关注了下面几个句子:1.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bāi了一个,扛着往前走。2.小猴子捧pěnɡ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3.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第1句中的“扛”好理解,因为玉米棒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问题呈现]"12、13减几"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偷桃子"的故事:有一次,小猴子看见一个装着桃子的篮子,篮子里有11个桃子,结果小猴子嘴馋偷吃了6个,请问篮子里面还剩下几个桃子?(生答)小猴子觉得桃子特别好吃,就回家把家里的11个小伙伴一起叫上,下山去了.刚下山,它们就看见一棵大桃树,小猴子就全部跑到树上摘桃子去了.树上该有多少只猴子呢?(生答)不一会儿,就有4只小猴子吃饱了从树上下来了,请问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生答)   ……  相似文献   

14.
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掌握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比较能力。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幻灯片,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搞回了8根玉米棒子,它非常高兴,于是想把8根玉米棒子分给两个好伙伴。小猴子可能会怎么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与分法相对应的灯片,并总结分法:一共有7种分法,其中两个伙伴分得一样多的玉米棒子的分法叫做平均分。点评:从种种分法中,比较、归纳出“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建立除法概念作了铺垫。实践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做游戏:以同桌为一组,学生先数一数桌上…  相似文献   

15.
【问题呈现】“12、13减几”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偷桃子”的故事:有一次,小猴子看见一个装着桃子的篮子,篮子里有11个桃子,结果小猴子嘴馋偷吃了6个,请问篮子里面还剩下几个桃子?(生答)小猴子觉得桃子特别好吃,就回家把家里的11个小伙伴一起叫上,下山去了。刚下山,它们就看见一棵大桃树,小猴子就全部跑到树上摘桃子去了。树上该有多少只猴子呢?(生答)不一会儿,就有4只小猴子吃饱了从树上下来了,请问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生答)  相似文献   

16.
我听老师主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达10余次。他们的教学道具不断花样翻新,解读课文却老调重弹,惊人的一致,都有一个类似的环节:“小猴子下山看见了玉米,摘了玉米;看见了桃子,丢了玉米,摘桃子;看见了西瓜,就又丢掉了桃子,抱住了西瓜;最后又看见了兔子,就丢下西瓜,去追兔子。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口语训练的方法对一些较长又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我们可提供一定数量的词语,让学生练习复述如教《小猴子下山》一课后,就可为学生提供以下词语:天气(很好非常好晴朗)、(顽皮的,淘气的)小猴子(兴高采烈地兴冲冲地得意地吃力地)走、(没命地、使颈地)追、(无精打采地伤心地)空着手回家……这个复述提纲,既提示了学生说话的顺序,又为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用课文中的语言结构,新词汇、短语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达到巩固课文学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了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18.
常听到一些职校教师有这样感慨:课程改革的理论太多了,我们眼花缭乱;课程改革专家太多了,我们无法见贤思齐;课程改革的新名词涌现得太快了,我们应接不暇。由此联想到最近在网上的一则《猴子下山》故事:小猴子下山,看到地里的玉米长得饱满诱人,便掰了几个  相似文献   

19.
拟人句     
<正>什么是拟人手法呢?它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是把事物人格化,让事物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就像人一样。同学们经常看的童话故事里,就有很多人格化的事物。在我们的课文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荷叶圆圆》《小猴子下山》  相似文献   

20.
小猴子下山     
《小朋友》2007,(10)
时间:一天角色:小猴子、玉米、桃子甲、桃子乙、西瓜、小兔子地点:玉米地[幕开时,小猴子蹦蹦跳跳地从山上下来。]小猴子:小猴我今天下山来,要带些好东西回山里。(高兴地)哇,这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我要带一个玉米回家。(走到玉米前)我就把你带回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