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在亚洲国家中遥遥领先,在了解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了日本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相关措施,包括推进日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提高院校内课程建设以及行政管理的国际化程度等,其推动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尤其值得我国学习。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国际组织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日益成为主权国家提升本国国际话语权、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途径.“促使瑞士公民在国际组织中保持尽量高与尽量多的职位”是瑞士一直奉行的核心外交政策之一.本文从瑞士政府的高层支持、吸引国际组织落户的总部策略、民间机构的就业服务三方面对瑞士有计划、有目的地输送本国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鉴于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代表性不足、话语权受限,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成为一项具有强烈紧迫感的任务。本文旨在对国内学术界关于国际组织人才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的论点,并从六个方面进行阐释,即:科学研究为行动指南,公民追求为根本动因,社会环境为成长生态,高校培养为催化温床,国家政策为推动抓手,国际格局为释放舞台。  相似文献   

4.
胡国勇 《上海教育》2003,(12B):56-59
2003年11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日本高等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中日高等教育论坛在上师大隆重举行。论坛上,中日双方的一流专家就大学管理、财政、课程教学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国际理解与教育——兼日本国际理解教育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手段的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并不断地予以实施。这样,就使得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显得越来越小,正如有的学者用“地球村”一词来  相似文献   

6.
7.
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2006—2020年关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在国别研究中的主要特点。研究显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相关学术成果在总体数量上呈增长趋势,并基本形成了以师范类高校和外国语类高校为主、综合类大学有所涉及的研究集群。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的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学科的研究特点,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缺乏实地研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国别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并主要呈现出三大模式:自下而上,注重人才培养的美英模式;自上而下,注重人才输送的日韩模式;上下联动,人才培养与输送并重的瑞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一直存在官方和民间之间、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争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侧重不同,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成为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生动的文化体验成为其显著特色.日本政府关于民族自身认同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关系的处理等成为制约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痼疾.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国际化会计人才更为需要,本从社会经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对信息需求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培养高等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必要性,并就会计教育应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的高校面对国际竞争出现种种困境。其中,学者的国际流动性差、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低以及研究创新性不足的状况迫使日本政府和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2014年推出“国际化研究人才培育项目”即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力图通过促进日本与海外的高校或研究机构间进行学者互派与交流,进而开展合作研究并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从而培养日本的年轻研究者使其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提升大学和国家的科研竞争力。以东京农工大学为例,实施该项目以后,在学者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成果的发表以及开拓国际尖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年轻研究者的成长。但该项目也存在其局限性和不足,对我国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大能源战略要求开展国际化石油工程人才的培养。针对石油工程创新型国际化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已建立的国际化教育资源,系统设计了全英文授课的“钻井工程”“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基础”等课程,开设具有鲜明国际化培养要求的教学实践,同时创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国际视野”相互作用的递进和联动式培养模式,解决了“培养什么及如何培养”的问题,丰富了石油工程国际教育模式,实现了创新型国际化石油工程人才培养途径和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组织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推动其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举措。近年来,学界对国际组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国际组织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枢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引发极大关注。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对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关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更多基于宏观层面,关于我国如何参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杨婧  吴坚 《文教资料》2009,(35):113-115
日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其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建立先后参照法国、德国和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因此其高等教育起步之时就具备教育国际化倾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将此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以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引进型到输出型再到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其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情报参考》2006,(1):11-11
“我国目前国际化人才相当匮乏,尤其是高层次国际人才,简直如风毛麟角。”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研究员目前在江苏人才国际化战略研讨会上说。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前,湾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理念模糊、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未能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等诸多挑战。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只有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提升高校课程国际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湾区国际化人才治理能力、发挥海外人才库优势,提升对华人华侨的吸引力,才能将挑战化为新的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代表数量不足,级别不高,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严重不符。近年来,多所国内高校陆续制订"双一流"建设方案,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条件,高等教育的自身利益需要通过国际化来加强,人类正面临的一些共同难题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国际间合作。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日趋广泛和深入,其竞争和合作的趋向也日益突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也进行了新的调整。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定位及提高竞争力的应对策略是:教育法制建设;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名牌、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扩大国际间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入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只有在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对于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人才发展上秉持一种长期导向的"螺旋"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组织人才螺旋发展模式,为本国公民铺就一条内外联通、螺旋上升的可持续职业发展路径.从整体来看,螺旋发展模式涵括人才孵化、派出历练、回巢哺育、晋升与联结四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也都有着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该理念及模式打破了一种单线型的职业发展路线,强调人员和知识的多向流动,更好融合了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利益."螺旋模式"在德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德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员代表性近年来从"量"和"质"上都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主要场所,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对主权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法国很早就制定和实施了国际组织人才发展的相关举措,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和维护体系。法国国民教育系统以国际组织胜任为导向提供了长期、全面而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基础;法国国际公务员代表团通过信息服务、积极推送和全程支持完成了国际组织人才的输送和管理;法语和法国文化则成为联结法国籍国际组织职员的纽带和提升法国国际影响力的工具。实践表明,法国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已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法国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不断走向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心的中国来说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