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课改综合课程的师资紧缺.西南大学于2010年7月设置“综合教育(辅修/双学位)”,简称综合教育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在一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跨多门学科知识和能够执教综合课程的基础教育教师.由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多学科院系承担。综合教育专业目前开设有综合课程哲学、综合课程历史、当代跨学科发展、分科与综合、社会综合、理科综合、艺术综合、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综合教学设计、综合教育实习等二十多门课程.  相似文献   

2.
李莉 《成才之路》2013,(7):54-55
初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是基于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和技能表达提升需要基础上的教学活动过程。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融入生活化和情境式教学因子,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从课程资源开发中探寻教学策略方法优化,对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和学生综合表达运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徐晨来 《福建教育》2023,(49):19-22
基于跨界式学习的科学场馆研学活动融合了“跨界式学习”与“场馆研学”的双重优势,让学习拥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支撑,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域中交替发生,校内外资源同向发力,给予学生丰富的身心体验。我们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融合通达”“综合育人”的课程理念,建构以“满足学生需求”“实施跨界融通”“转化创新价值”为关键要素的“四环三阶”课程模型,并以该模型为指导,设计与实践跨界式学习理念下的科学场馆研学课程,展现育人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到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项目式学习是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2]。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不仅有了“学科课程”、“综合学科课程”,而且还有了超越学科界限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为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创造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创造教育的良好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智慧的统整”与“知识的统整”,也就是“科学智慧”和“艺术智慧”的统整和“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要达到这种整合:…  相似文献   

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引导式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职教育电类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项目引导”式教学方法,是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的。这种教学理念,力图为学生建立一个氛围融洽和谐的“学习情境”。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及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落实,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学科教学和多学科交融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大路径。分科课程中以历史、思想政治、语文三科为核心,综合课程则分为多学科知识综合化和知识与实践综合化两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首次明确了跨学科学习在国家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跨学科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制度、实践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跨学科学习则是学习者对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制度、实践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习过程。跨学科学习具有问题导向、基于学科和整全性等特征。跨学科学习有其独立的认识论基础,同时也对“学科学习”有着重要价值。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设计应当秉持问题导向、双重目标和有效融合等原则,而其教学模式则有“直接教学”“范例—迁移教学”和“自主探究指导”等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使高师院校数学师范专业的教学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实现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关注有效学习,落实先学后教,在完善网上课程资源、构建立体化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教学场所、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学生在线互动、课堂反馈、微格教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及教学技能竞赛中可知课程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产过程的高职课程实训项目开发是目前高职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课程实训存在的问题,以“建筑设计CAD课程”课内实训项目开发为例探讨高职实训开发的途径和要:最,将综合多技能的实训项目开发、工作情境的选取和移植、合作性学习的引入和多元评价体系设计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实训教学中,对体现基于生产过程的高职实训教学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美国从2013年开始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建设,为美国提供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的真实范例。综合高中阶段在课程改革上表现为教育目标以21世纪技能为核心,面向未来;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培养21世纪技能;课程实施采用多元主体参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方式;课程评价采用过程与成果兼具的多主体参与等,这对我国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的明确、课程模式的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内容与资源”、“实施与互动”、“评价与认证”、“学习支持服务”四个方面对中、英、美、加、澳5国的MOOC进行抽样比较.结果表明,MOOC在课程设计方面重视学习体验,重视课程导学,注重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多样化.MOOC在课程开发方面重视学习环境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交流工具和资源分享工具等.同时,MOOC的发展呈现出由注重数量增长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趋势,以及从互联网思维下的在线开放教育转向与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在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制定发布的,对新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文章通过“五体”方式理解新课程理念:“体要”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目标;“体悉”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主题式地理课程结构;“体察”基于师生社会生活的地理课程内容;“体悟”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倡导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体探”多元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从教师的教学创新、学生的学习革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等方面,提出新课程逻辑下的教学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彭越 《大学教育》2023,(19):26-30+34
为提高课程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环境化学课程从认知理论的学习分类出发,结合布鲁姆教学目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与实践,构建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结构,开展基于递进式认知情感的教学内容整合、基于认知发展的资源建设以及基于认知促进、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教学设计与技术运用。教学实践中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基础的结果呈现与教学评价表明,环境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效融合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以上结论为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提供来自民族高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反思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发现学科限度划定了课程内容的知识边界、课程管理的权力边界、课程组织的实践边界以及课程评价的功能边界,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求。“跨学科”以学科知识整合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师范院校可以从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等方面,探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跨学科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杜育敏 《现代教学》2014,(7):112-113
我校自2007学年以来,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建立并实施“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丰富学科知识,引导师生实践,力求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实际、体现办学理念、普惠全体学生、彰显育人品质、追求校本特色。我们认识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支撑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创建特色、提高师资专业水平、提升管理能力的主要载体。如何更好地认识课程、理解课程和发展课程?我们企求以“见树又见林的艺术”来整体系统地思考,着力实践基于师生实际又富于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依托式教学是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上的语言教学。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水平,运用依托式教学理论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能为解决目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脱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的困境提供可行的思路。在依托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评估体系等方面探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在提高研究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韩震 《基础教育课程》2012,(Z1):117-1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理念就在于,从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启迪引导式教育,从定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式学习;从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化的课程转变成为以实际生活需要为主题的具有综合化视野的课程。由于只有按照生活的逻辑,才能实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所以,对所有学科而言(无论是数、理、化,还是史、地、  相似文献   

20.
戴伟芬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76-80,69
在教师教育标准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下,受到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课堂评价的影响,美国推进了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能训练的标准,从教师观、教学观、教学知识基础观和评价观上提出了新的标准,以期把教师培养成为一位专业的智力工作者,形成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让教师掌握多向度的、综合性的教学知识,注重教学整体质量的评价,促使高素质教师发展。这一改革构建了教学专业化的复杂性的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从技能训练走向综合发展、对个体和个体知识关怀的实践取向的全人发展观趋势,为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