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联盟(APLA)三份战略规划报告的战略愿景、目标与价值观,重点解读“公共图书馆合作与宣传”“扫盲与终身学习”“交流中心与公民信息互通”“信息素养与数字包容”“公民福祉与个体发展”“创新型社区”“经济与劳动力发展”七大战略重点,提出公共图书馆应秉承多元包容理念并开展全素养服务、培育公众信息素养并促进数字包容、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图书馆界业内外互联互通、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现智慧转型,在促进数字包容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克里斯汀·麦肯齐阐述了国际图联在支持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目标第16条:“构建和平与包容的社会,使人人享有公正,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和能力,强调政府和图书馆必须成为数字包容的积极推动者”;杰拉德·莱特纳指出,促进数字包容的任何努力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互联、内容和能力。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数字包容。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内容的储存空间和门户,以及经验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者,在更广泛的政府战略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陈超指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上网、为每一个人赋能、让每一个人能平等获取信息知识;吴建中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积极配合国际图联的呼吁与倡议,并发出我国图书馆界强有力的声音。第一,大力宣传我国在保障公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方面的政策及举措。第二,积极推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第三,继续提升媒介和信息素养服务的质量;于良芝从个人信息世界的概念出发思考数字鸿沟现象及图书馆的作用,揭示了数字鸿沟的复杂性及社会包容与数字包容的互为条件性,认为这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包容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肖珑表示,支持国际图联(IFLA)关于数字包容声明的提出,中国高校图书馆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贫富分化问题的存在,并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保护不同群体利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阿曼达·里德与金·汤普森认为,当危机、变革和挑战来临之际,也是我们努力前行之时,并以一所美国图书馆为例,显示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面前,公共图书馆如何满足当地居民需要,支持社区朝着更加数字包容的社会可持续地发展;金武刚认为,图书馆应当加强科普功能,开发新媒体产品,融入公共传播平台,帮助社会民众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查询获取正确信息,解决数字包容深层次问题;吴丹与刘静基于技术环境变化的背景,以人与技术的交互为焦点,从“技术→人”与“人→技术”两条路径对数字包容内涵进行扩展并提出了图情领域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思梦 《图书馆》2023,(12):58-66+104
数字素养是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公民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与教育机构,其提供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对于提升公众数字技能和理解、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数字创新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文献调研法、网络分析法获取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信息,力求综合展现在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数字素养教育服务领域的实践成果。文章经调研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体系,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抓住社会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服务守正创新,结合美国经验优化国内数字素养服务,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以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数智化转型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社会提供免费、开放、平等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数字文化权益,维护社会信息公平,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打造数字文化服务品牌是公共图书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升服务效能、巩固服务阵地、保持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自2018 年起按照“ 创意为先、内容为王、宣传为要”三原则探索建设“广图筋斗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其在品牌设计理念、服务活动整合、推广对象分析、资源精准推送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选择具有启示意义。表1。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公平。[方法 /过程]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 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3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 /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4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  相似文献   

6.
邓银花 《图书馆》2023,(5):27-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我国数字化社会正在加速形成,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制度保障,具有开展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先天优势,但还存在理论研究落后、制度供给缺乏、教育培训活动少等问题。当前,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公众数字素养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素养教育政策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未来,推进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应从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制度供给、明确重点教育对象、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创设多元教育形式和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等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包容实践现状,选取25所公共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框架,包含技术接入服务、数字素养服务、关键领域服务三大维度,分别对应公共图书馆面对接入沟、技能沟和知识沟时的举措。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在3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仍存在馆外技术接入服务不足、面向更多类型特殊群体的服务缺位,以及关键领域服务整体较弱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包容顶层设计、深化数字包容服务、多元主体共建数字包容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数字包容是图书馆公共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其社会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通过数字包容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与社会价值。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对英国公共图书馆近年来数字包容实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该国的数字包容服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法律规范图书馆服务、数字访问与借阅权限,凭借统一行动提升数字包容服务能力,并且能够与合作伙伴共创数字文化。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站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角度,争取政府重视、明确法律法规、统一数据采集、提升自身能力、提供支持读者终身学习的多样化服务与安全访问,在数字文化、数字体验中创新发展数字包容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述数字包容概念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同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作用,并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包容实践,进而提出中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的发展对策。研究认为,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要在明确图书馆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不同需求的数字连接,关注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参与,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数字服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澳大利亚数字包容指数(ADII)的介绍分析,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实践的现状,论文探讨了ADII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少数民族提供数字资源及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ADII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获取数字资源及服务的机会、能力和意愿相对匮乏是其数字包容指数偏低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确保其族群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服务的易用性、能效性和保护性。  相似文献   

11.
加快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缩小地域差距,开创发展新局面,已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总结梳理了“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成就,剖析了“十四五”时期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从增强经费保障能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逐步推进智慧化转型发展、强化专业支撑、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全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是欧美社群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图书馆界就社会包容和消除数字不平等作为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达成一致.论文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并指出: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星光 《图书与情报》2021,(1):26-31,37
文章结合盐田区图书馆实践,提出了“智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盐田区图书馆“智慧+”总分馆服务体系创建的目标思路、体系功能、实施措施和应用效果。研究认为,总分馆制建设的“盐田模式”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均衡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率。盐田区图书馆一方面实现了智慧技术的普及,为“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打造了具有互联、高效等特点的智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资源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