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一节为例,按“情境—问题—任务—活动—评价”的主线,阐述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时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开展单元设计和深度学习的路径采用“U”型模式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目标—情境—任务—活动—评价”单元教学设计流程,并以“神经调节”为例,说明利用该模式进行复习课教学,包括下沉、潜行、上浮3个阶段,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运用问题链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培育和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数线和诱导公式等知识的延伸,是其他三角函数公式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应从问题情境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猜想—互动验证(几何画板)—逻辑证明—问题解决—延伸推广—总结提升”的教学过程,充分运用问题链,水到渠成地完成授课内容,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的提升,助力其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高三“稳态调节”单元的复习教学中,以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学生活动为主线,探讨稳态影响因素与调节机制,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真实问题,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傅瑞琦 《教学月刊》2023,(Z2):37-41
“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联系,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这要求教师整合主题,体现内容的结构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解析单元内容、目标,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及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制订课时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按照“提出问题—获得概念—研究性质—尝试应用—概括总结”的流程实施教学,注重情境创设,突出探究过程,深化研究路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逐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以“人体的呼吸”为例,在大概念的引领下,围绕重要概念,按照“情境—问题—活动”的教学顺序,运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组织单元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解决真实的生物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汇总了动物毛色变化情境与高中生物学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在单元主题情境下通过创设阅读类文本情境、问题式情境、探究式情境等方式,提出高中学段的单元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解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起始课教学为载体,基于智慧学习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思评价等活动,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学习过程,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高阶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聚焦单元实验教学,概括了4种实验方法来确定单元实验教学的主题,并提出了单元实验教学的策略: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进阶、按“方法—情境—问题”展开单元教学活动、通过“合作—展示—交流”展现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利用“分析与讨论”栏目检测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以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科学"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起探究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归纳出"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以及"情境—问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类型及特点。同时,在中学课堂中实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实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教学的班级效果显著,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情境—实验—论证"为主线,以重要概念"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情境激发兴趣,实验落实探究,论证发展素养,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情境—问题”教学是目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创新物理实验、问题拓展延伸,将问题意识植根于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周凯悦 《英语教师》2023,(17):164-167+175
分析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三化”现象,提出Emotional、Effective、Enjoyable、Explore的“4E”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策略,即单元引领,情境统一;真实情境,身临其境;以情入境,情境交融;多维探究,以境促思。反思情境教学的效果,发现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深层思考,还有利于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困境,而且学生对情境教学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真实情境,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而设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其中“,情境”要素联结学科问题和学科价值“,问题”要素引发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活动”要素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精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新认知;精细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新探究。  相似文献   

16.
从单篇走向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的结构,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为避免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单元确定的多元性、随意性,单篇特质呈现的模糊性等问题,单元教学要注重基于知识分类的单元确定的适切性、基于学生认知的活动设计的充分性和基于意义联结的情境与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借鉴学科融合的思想,将单元教学设计从碎片化的知识点传授转向真实情境下驱动性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以“光的反射定律”为例开展单元教学,形成具有STEM特色的单元教学示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真实情境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免疫调节”复习课中的实践与应用,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学习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核心问题;围绕情境与问题展开活动;组织学习小组深度讨论与评价;指导学生迁移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时设计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为案例,按照“课程—模块—单元—课时”的逻辑,选取真实的单元情境,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情境为载体、以内容为支撑、以任务为驱动、以素养为落点”原则进行课时设计,旨在探索一种在真实单元情境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必修2“生物的变异”为教学主题,梳理单元核心问题并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围绕“育优良后代”选取单元主次情境,按照“情境-问题-任务-活动-评价”主线,设计各课时教学内容,落实单元教学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