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的茎》(第七课)属观察课课型。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观察植物的茎在整株植物中的位置和作用为起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茎。从而形成茎的概念,学会按茎的软硬不同,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认识过程来组织教学的。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各种植物茎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发展他们初  相似文献   

2.
以提升学生植物组织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建成了植物组培再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南林895杨"高效组培再生为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再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表明:植物组培虚拟仿真实验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植物组培实验在时间、空间、自主性等方面的限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植物地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目标和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补充和更新现行教材体系内容的建议;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改革成绩评定方法,加强同行教学交流与学习;将区域性与全球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在教学实习中,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实习平台系统,建立开放实验室、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校园植物、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和教学实习资源网站,控制教学实习人数并延长实习时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低碳时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以低碳绿色为理念,对植物生理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强化学生植物生理学实验绿色化的意识、实现实验教学方法绿色化、实验方案设计绿色化、实验环节绿色化及植物生理学实验考核评价绿色化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理学实验在长期教学中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各教学环节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笔者从加强实验预习环节、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和优化实验内容方面,对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开放实验室建设,我们以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出发点,以“校园网络系统”为依托,重新构建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方法,并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预约选课系统平台,为学生自主实验学习和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一、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是农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之一。它研究的是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的类群、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该课程内容多,生理学部分尤为深奥难懂。例如,第一篇: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教学大纲侧重于植物构造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内部结构。且能够正确区分单、双子叶植物,而对形态部分要求不高。但实际应用中,形态部分更为实用,而且针对现在生源普遍是升高中无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对形态部分的理解和掌握要明显强于结构和生理方面,因为它直观性强。  相似文献   

8.
初中植物第九章“植物的主要类群”中讲了几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薛植物、藤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记忆它们的特征是学生较头痛的问题,但它们是按由低等到高等向前发展的,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它们串起来,以便于学生记忆。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薛植物有了拟茎、拟叶的分化;截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则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从这方面看,植物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2.藻类植物、苔燕植物均无输导组织,而藤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种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更为发达。3.藻类植物、答薛植物、新类植物统称为抱子植物,受精过程必须依靠水,大…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1.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使学生言之有物;2.借助例文,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列出写作提纲,使学生言之有序;3.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表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导写过程一、观察植物,丰富习作素材观察一种你喜爱的植物(树木、花草、蔬菜等),看看它的茎(或干)、叶、花、果实有什么特点。也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多方面搜集一些有关它的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它的知识。二、介绍植物,了解植物特点请学生介绍课前观察的一种植物,引导学生借助实物,运用资料,利用图片进…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本文以园艺专业《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技能为目标,通过成立育种学兴趣小组(以学生为主体),以《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为纽带与其他课程联合进行实验实习和以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方式,形成“三位一体”的《园艺植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增强课程间的融合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结合目前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探讨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提升学生鉴别物种的能力为目标,通过"互联网+植物物种鉴别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建成了可在移动网络终端设备上顺畅运行的植物物种鉴别实验在线教学平台,形成了以"智能手机和植物生长空间"为场所的多元互动学习(教学)环境、及虚实结合的"游中学、学中游"实验教学新模式,增强了学生对植物物种鉴别实验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楔子莫颜,你相信吗?其实植物也像人一样是有感觉的,它们也会痛。而我,拥有和植物对话的能力。——夏琉璃和植物道歉的神经病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后,许久没打理的学校绿化带野草疯长。因此一开学,学生们便在老师的指示下开始惯例的大扫除,包括除草。劳动委员林嘉一一点出座位表上的名单分配着劳动任务:"第一组,任务除草,组员是孟静静、程昱、夏琉璃、莫颜……"夏琉璃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桌,唯一的单桌显得格外突兀。夏琉璃一身浅绿色雪纺衣,头发梳成干净的马尾,头上还别着一朵淡雅的雏菊头花,素面朝天,眼神澄澈,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清新脱俗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
<正>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生物学科课程是践行劳动教育的平台,同时“劳动教育”也是生物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新路径;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良好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2017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作出明确要求。笔者通过“绿色校园植物调查与挂牌”综合实践校本课的设计,初步探索高中生物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在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针对性,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为实现"观察—启发—探究"型教学在现代农艺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的应用与推广,本着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和师生互动的原则,笔者研究了"观察—启发—探究"课型在现代农艺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观察—启发—探究"型教学过程中,《植物生产环境》所设计的内容与步骤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  相似文献   

17.
以“三叶青的快速繁殖和药用成分的提取”这一真实科研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出“植物克隆”的基本设计思路,回顾植物克隆的三条途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通过植物器官或细胞克隆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等,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廊坊师范学院植物标本室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植物标本室数字化建设的设想。植物标本室已成为植物教育的载体,在教学中,结合室中标本,以实物观察鉴别为重点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喜闻乐见,易学易记,便于提高植物鉴别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每年,当我講授植物学时,总是有些学生向我問道:“世界上,究竟哪种植物最高?什么植物的花最大?什么植物的果实最好吃?最粗的植物有多么粗?……”等等問题。起初,我以为这是学生们由于好奇心所引起的問題,后来,觉察到这的确是作为一个生物学工作者所必須曉得的知識。这些知識可能与目前生产上沒有直接联系,但它却是用于扩大学生知識领域而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所以,在本文中,我想从种子植物中,就著名的19种世界第一的植物,將其分类、形态及地理分布,作扼要地記述,或供各位生物学教师及同学們的参考。 1.最大的花朵:以大花草(大王花)(Rafflesiaarnolduu R.Br.)的花为最大,屬于大花草科。花的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植物营养学教学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稍显不足。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动力及创新能力,本文就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与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和学习特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构建了符合大学生学习特质的植物营养学课程知识体系。以激发学习动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优化了课程考核方法,实行过程评价和期终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评价体系。通过上述教学改革,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对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内源性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