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末的诗歌对于新诗发展历程来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转折点,呈现为一种承前启后的诗歌精神书写变化和转向。文章力求突破诗学研究视点的定势,选择从西川、戈麦、多多、王家新80年代末期的诗歌创作,从诗歌文本解读出发,总结该时期诗歌精神书写的共性特征和抒情传统:力度、敏感、痛苦、韧性,从转折期的变化和转向获取对当下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林徽因诗歌的知性书写是在20世纪20年代诗歌知性书写的基点之上进行的,较之更为成熟,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诗歌知性书写的历史中,其价值也不容忽视。梳理并考察中国新诗知性化的书写历程,并将林徽因的诗作置入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框架中,系统考察其知性书写的具体内涵及存在价值,可以重新认识并评定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徽因诗歌的知性书写是在20世纪20年代诗歌知性书写的基点之上进行的,较之更为成熟,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诗歌知性书写的历史中,其价值也不容忽视.梳理并考察中国新诗知性化的书写历程,并将林徽因的诗作置入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框架中,系统考察其知性书写的具体内涵及存在价值,可以重新认识并评定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塞夫、麦丽丝为代表的蒙古族导演用他们气势宏大的历史题材系列影片蜚声中国影坛。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的蒙古族导演则将镜头对准草原民族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境遇,即由对草原民族的历史寓言讲述转变为对草原民族文化寓言的书写。而这种审美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由对历史事件的恢弘展现转向了对当下现实状态的深刻描绘、由对英雄祖先的讴歌赞美转向了对普通牧民生活与命运的关怀、由对草原民族传统艺术及民俗风情的奇观展示转向了对民族性格与文化内涵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南北朝诗歌研究的论文成就,除大量的诗人诗作个案研究外,主要体现在六个领域,即:一般通论性研究、不同类别诗歌研究、文学集团研究、《玉台新咏》研究、诗作语词研究及诗学史实考论研究。此外,还涉及到家族文学研究、唱和诗集研究及日中比较诗学研究。日本学者的南北朝诗歌研究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界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长虹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分为去国后和归国后两个阶段,民族危亡的现实促使高长虹的诗风由早期的表现主义转变到现实主义,为家国生存和民族战争而书写成了贯穿高长虹抗战诗歌的重要主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抗战,高长虹进行了民族的、行动的诗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自觉融入中国现代诗潮,从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开始现代新诗试验,多维度地探索诗歌创作,为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奠定基础。沈从文与新月派诗人交往甚密,理论与创作上受新月派诗学影响颇深,沈从文的新诗创作具有较为明显的新月派风格。20世纪30—40年代,沈从文诗歌创作艺术的积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诗学观的成型,以及所处现实境遇的变化等,其诗风从具象抒情转向抽象哲思;最终因沈从文对诗歌、小说的不同功能定位,及个人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现代诗创作渐趋沉寂。尽管沈从文的现代诗歌的数量不及小说和散文,但其诗歌的独特审美及其现实价值仍具有较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古今诗学观的特色,一日贯通,一日超越。他多方面的学养,使其诗学研究,将诗歌创作、阐释和诗学理论绾合,将古代与现代合而论之,在历史变迁的维度中,阐扬古今诗歌的通质与异质,体现了“贯通”的精神。他早年接受进化论和人道主义,重视文学启蒙,但历经长期探索,他终于从为人生走向为人民。在文学观上,他从一般的进化论和人道启蒙,转向了文学的人民性,实现了诗学观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尹湛纳希的诗论诗作中有着深厚的佛学禅理意味,并为其诗学观点的形成和诗作意境的创造提供了有益的思想、理论滋养。尹湛纳希的诗学观点和诗歌创作又直接受到汉族古代诗歌理论、实践启发,其中又以皎然和严羽的影响为甚。本文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诗歌”是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一朵奇葩,特定的时代语境和“感时忧国”的文化传统使得这一群体的诗歌创作体现出了独特的审美倾向——走向民间:把硝烟弥漫的战争日常生活化和诗意化,在诗意化的日常生活构思中体味与书写民间在民族解放战争中高涨的民族情感和无畏的奉献牺牲精神,以极具个性的方式记录了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为民族解放战争留下了富有魅力的艺术想象和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20世纪中国诗歌史留下了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睟光对比较批评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中国诗人诗作的比较批评;二是对朝鲜诗人诗作的比较批评。上述两个方面,从不同侧面映现了李睟光诗学批评的内涵与朝鲜诗学批评体系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杜运燮诗笔下的马来半岛(含新加坡)之“空间”书写与蕴涵作为论述核心,尝试借鉴社运燮从马来半岛到中国大陆“来回”繁复的迁徙经验,并融合了场所与文学的“空间诗学”理论,以期对杜运燮的诗作里有关马来半岛之空间书写与其两个深层意涵:政治性意涵和亲性意涵加以挖掘,企图推进杜运燮诗作书写之研究.  相似文献   

13.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和美学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学界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两个时期的诗歌发展为层面,从诗歌创作的思想、形式、语言、以及对西方诗歌的借鉴等方面,系统阐释梁宗岱诗学和美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诗人王家新的创作特点从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时期的淸峻、质朴逐渐转向坚定、沉实,充满强烈的承担意识,成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基于此,着重从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诗歌内部发展的要求以及个人诗学观的变化,探讨了王家新创作转型的主要原因,以期更为详尽地了解王家新诗歌创作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生态诗学能够为诗歌的传统研究提供全新的思想和活力,约翰·济慈生态诗学思想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其中的艺术观以及美学观均得到了文学界极大的肯定。在20世纪后半叶,济慈生态诗学思想及其艺术观与美学观在社会以及政治发展中又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审视济慈的作品,可以发现其生态诗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审美。约翰·济慈的生态诗学在审美价值体系重构中做出了贡献,他的生态诗学思想内涵在于其审美理想,他的诗歌体现了生态诗学的整体原则,也蕴含着生态断裂、生态和谐、真善美的本质等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6.
罗文军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3):31-33,48
何其芳个人话语与时代主流话语处于既冲突又融合的过程。其诗歌创作及其前后变化体现出深层的语境矛盾,由此又影响着他诗艺的美和诗歌本体上的神性嬗变,并进而限定了他后期诗歌创作。这也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文艺现象,其中隐含着具有深刻意义的诗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逐渐掀起"空间转向"研究思潮。瑶族"送鬼"仪式中体现的空间观念及其建构表明,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空间转向"为仪式及空间本身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式,促进仪式研究从仪式本体研究、功能论和象征论等传统理论模式向人类身体、空间感知和建构理论解释的转变,更加注重仪式与人类自身及其认知、知识体系的关系。这一转向对于南方山地民族来说,具有更加独特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人艾略特在其惊世骇俗的诗作中,一反前人的种种成规,别出心裁地运用现代诗歌技巧,创造出"荒原"的诗歌世界,从而改变了20世纪英美诗歌发展的方向。批评家艾略特依托"传统"、"非个性化"等话语,追求诗歌批评与社会批评的"秩序",开创了20世纪英美批评的先河。诗歌创作与批评之间的龃龉构成艾略特一生的主轴,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观念与政治观念的冲突。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艾略特展现了一位现代主义先锋诗人与现代性语境里的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抉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学者化诗人,吴晓以其开拓性的诗学理论和殷实的诗歌创作为当代诗坛所瞩目。他在诗苑中执着地耕耘,究其创作的驱动力,这种兀兀穷年的执着本源于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真诚追问,他的诗作可以看作是对生命存在探究的本真言说,透过那些或深厚凝重、或沉静澄澈的诗作,到处充溢着磅礴的生命意识的深邃思考与深刻体验,因此,对生命存在的亲近、体验与顿悟构成了吴晓诗歌创作的哲学底蕴,对生命意识的探询是流贯其诗作的奔流情韵。  相似文献   

20.
清代女诗人郭芬,其诗作通过闺阁生活的叙写、离愁别绪的抒发、敏锐的艺术感触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貌;而其对男性诗作的模仿借鉴,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对人情世态的讥刺劝讽,又体现出其对闺阁藩篱的超越。其诗歌创作背后,折射着清代女性作家共有的生存状态:个人成就呈现鲜明家族文化特征、创作力求视野拓展和风格突破、创作深受男性作品范本及诗学标准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