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领域中,三十年代一批由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而来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柔石,就是他们中间一位优秀的代表,他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鲁迅语)。文化大革命的前夕,随着电影《早春二月》的被批判,烈士也和活着的革命者一样,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判决。近年来,柔石和他的文学创作,在国外(如日本)颇受重视,我们自己也急需开展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柔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作为忠诚的坚贞不渝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土,柔石所从事的文艺工作是多方面的,所作出的业绩是卓越的,不可磨灭的。他曾任“左联”党团的成员,积极参与了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他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在短短七八年创作生涯中,为我国新文学宝库增添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之作;同时也是一位勤奋的翻译家,在推荐外国进步文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付出了宝贵的辛劳。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二年五月廿一日一回想,就觉到二十年的人生,不知怎样过去!我记得我是一个小孩子,人家说我是个伶俐的孩子,一个人耍子或和同伴耍子,都显出十二分的活动和细致的个性。我的口和眉目的特好,也常使人来吻我。我最爱看图画,所以别人也用些图画来作诱我接吻的交换品。慢慢地能读书,天天地自重起来,成长到稍解世事,由青年期到结了婚,直至现在,一切在我身前却不知怎样过去。虽然常常留心过人生问题,或和几位吃素的妇人谈论,但总模糊了结或弃置如故,总说不出怎样的一回事来。我已经到开花期和结  相似文献   

4.
一要研究柔石,研究柔石的创作道路,我们有必要对柔石创作方向的有无转换作一番考察。关于柔石创作方向的转换与否,几十年来,有许多同志进行了探索。但诸家说法  相似文献   

5.
<正> 二十年代末,江南水乡芙蓉镇一所中学里的肖涧秋先生,原想用自己的深切同情和扶助来挽救一个青年寡妇及其家庭的命运,但因残酷的封建势力的压迫,不但使肖涧秋的这一想法变为泡影,而且迫使青年寡妇也不得不悬梁自尽。孤儿病殇,寡妇自  相似文献   

6.
实在可惜,二十九岁,正值创作的黄金时期,柔石为国捐躯了。更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写作“好象并不怎样费力”的左翼作家,用自己的热血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壮烈的史诗,却未曾留下一篇成熟的革命文学作品。半个世纪过去了,“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联五烈士的研究不断深入。近来,柔石创作方向转换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转换与否,我国较早的两部新文学史已经提出了不同看法,只是许久以来尚未引起  相似文献   

7.
对于柔石创作方向转换问题,学界历来就有争论,对于转换与否、转换的具体时问都无定论,笔者在仔细考察柔石创作思想的发展,认真研究柔石创作的作品后认为,柔石的创作方向前后确实发生了转换,柔石在参加左联之后,其创作的方向逐渐自觉地转向了革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8.
(三) 正当柔石在宁海中学全力为清除教育界的封建势力而奋争时,一九二八年五月,该县发生了农民暴动。后来暴动不幸失败,柔石受到牵连,单身出走至上海,过着和他笔下的人物相似的穷愁煎熬的“亭子间青年”的生活。他患着咯血病,虽带病发奋写作,但写出的作品找不到发表的地方。在极度困难中,他找到了久已景仰的鲁迅先生。这是柔石生活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鲁迅不但将《旧时代之死》推荐给北新书局出版,而且从思想到写作将  相似文献   

9.
柔石的小说注重描写现实生存困境和社会底层民众的悲惨生活。以此来展现普通民众在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中的追求、徘徊、孤独和痛苦,表现出浓厚的悲剧意识。这种浓重的悲剧意识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悲剧人物的塑造、悲剧主题的阐述和悲剧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鲁迅对柔石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启蒙观念、关注重心与小说模式方面。鲁迅对柔石深刻的影响使柔石成为一个地道的人道主义作家,柔石向鲁迅的学习是成功的,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1931年2月7日,进步文化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五位青年作家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柔石是血染早春的左联五烈士之一,在烈士英勇就义两周年之际,鲁迅先生发表了传世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他在文中回忆了与柔石的交往,平实细致地讲述了柔石的人品和文品,从中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柔石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烈士牺牲的悲愤之情.  相似文献   

12.
“矮个子,三十多岁,瘦瘦的脸孔,黑而带卷的头发遮着耳朵,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走路很稳重,看起来像个教员。“(《红旗飘飘》)这就是1931年入狱时的柔石。鲁迅由柔石想到了迂直悲壮的明代义士方孝孺,而柔石的家偏偏又正与“方祠”为邻,且在方祠前,有一座桥,叫“金桥柔石”。柔石撷取了后两字作为自己的笔名,这“柔”与“石”,不正是他人品的两个方面吗?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二十日,本校举行第二次文科学术讨论会。中心议题为研究柔石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应邀参加的有杭州大学、辽宁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师院、辽宁师院、郑州师专及本省各师专、浙师院各分校以及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共三十八个单位的代表八十多人。柔石烈士的三个子女也参加了会议。中共宁波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峰、宁波地区教育局局长沈达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致贺词。现代文学研究家丁景唐团赴京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未能参加,特地寄来书信,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4.
柔石     
柔石,原姓赵,名平福,又曾改名平复。1902年9月21日,生于浙江省宁海县。柔石的家在城西一方姓祠堂前。这是一座为纪念明代先贤方孝儒的祠堂。当年民间盛传这位被誉为“骨硬之臣”的方正学先生因抗拒篡主燕王朱棣(明成祖)命他起草登极昭书而被诛灭十族的故事。这里原有一条刻有“金桥柔石”四字的小石桥,他把“金桥,柔石”用来作为自己的笔名,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民要温柔热爱,对敌人要象顽石般坚硬无情。童年的柔石,体弱多病,加以他父亲赵子廉虽然在市门头开了一间咸货店,但由于当时反动统治的苛捐杂税繁重,家遭仍很清贫,以至到了十岁才得以上学读书。少年的柔石勤奋好学,他兴趣广  相似文献   

15.
柔石年谱     
1902年一岁九月二十八日(光绪廿八年农历寅年八月廿七日),柔石诞生于浙江省宁海城关西门方祠前。姓赵,原名平福。当地有一地主,以为平福这一名字吉利,要给自己的儿子用,不准柔石用这一名字。柔石长大后嫌这个名字俗气,乃自己改名为平复(又名少雄)。当时,家门前有一座长条石砌成的小桥,桥上刻有“金桥柔石”四字,据说笔名柔石、金桥,即源于此。后来柔石还用过赵璜、刘志清等笔名。他家到他父亲时,家境困顿,改营小商业,其父赵子廉又名汝能,在宁海城内市门头开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先生精心保存的大量书画资料中,有一件留有鲁迅手迹的柔石遗物。现借宁波师专学报园地首次披露,并略加考证。鲁迅发起木刻运动始于朝花社。朝花社是鲁迅和柔石等文学青年合办的,“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艺苑朝华》中有一、二两集《近代木刻选集》,是我国最早输入的外国创作木刻专集。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说:“创作木刻的绍介,始于朝花社,那出版的《艺苑朝华》四本,(按应为五本——引者)虽然选择印造,并不精工,且为艺术名家所不齿,却颇  相似文献   

17.
东平是我国三十年代和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无产阶级战士。在三十年代初期,当革命文学阵营与“新月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进行激烈斗争的时候,他以他的作品对生活的真实描写,给革命文学增添了“新的坚实的战斗力量”;①到了抗战爆发以后,文坛因战争的影响而“突然变动与混乱”,他又以他充满爱国激情和战斗气息的作品,发出一声声的战斗呐喊。一九四一年七月,他随同新四军转战到苏北时,因中途遇  相似文献   

18.
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亚·塞·普希金,照别林斯基的形象化的说法,他象大海一样,把过去俄罗斯文学的千万条大小河流,都汇合到自己怀抱中来,开辟了新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可以说没有一个伟大的俄国作家没有向普希金学习过,没有一个伟大的俄国作家不是在普希金的影响下发展了他的才能的,普希金的创作天才不仅打开了俄罗斯文学辽阔的领域,给它的未来指出了正确有效的道路,而且还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进入了世界文学和文化杰出活动家的行列.1799年6月6日,普希金诞生在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里.他的家曾经很富有,但在诗人诞生时已经衰落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当时的文学和戏剧界都有较密的接触.父亲本人擅长诗歌朗诵,并且在客串演出时还很成功.普希金的父母沉缅在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里,对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只是把他们托咐给家庭教师和奶娘.第一个教育普希金的是他的外祖母玛丽亚·阿列克赛耶夫娜·甘尼巴尔.她很聪明,受过良好教育,普希金正是跟她学会了用俄语读和写的.从童年时代起,对普希金思想的形成起主要影响的并不象资产阶级贵族批评家们所断定的那样,是什么法兰西精神,而是外祖母给他讲的古老的传说.普希金的奶娘阿琳娜·罗秀昂诺夫娜  相似文献   

19.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善于刻画知识分子形象的作家。浏览柔石的全部创作,可以看出这样两个明显的特色: 第一,他从1923年8月开始文学创作到1931年2月牺牲,在短短八年的创作生涯中,知识分子题材是贯穿他创作过程始终的。而且他笔下那些各具特色的知识分子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由于对旧世界的严重怀疑和不满,对理想世界的狂热追求,因而他  相似文献   

20.
柔石文集     
《学苑教育》2012,(10):F0002-F0002
柔石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福。从小家贫,打工多年。1918年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后在一所小学担任小学教师,并开始从事创作。1925年初到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并常听鲁迅先生的课,就在这一年在北大学习世界语,从此热心世运。1926年回到浙江后,先后在镇海中学、宁海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