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亲子快乐园     
《山东教育》2004,(15):47-47
小老鼠上灯台目的让幼儿练习从15~20厘米高处跳下,锻炼其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材料小板凳(也可用旧报纸包几本大些的书)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头饰各一个。玩法先学会儿歌《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幼儿扮小老鼠,大人扮大花猫,小板凳做灯台,在灯台周围划一直径3~4米的大圆圈(室内圈的大小可根据家庭条件而定)。“小老鼠”站在灯台旁,“大花猫”蹲在圈边,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小老鼠两脚弯曲,两食指、中指放在嘴前做成小老鼠的嘴,上身随节拍前倾两次;猫蹲下不动。上灯台,小老鼠…  相似文献   

2.
游戏说明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教师在圆圈内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小圆圈,请一幼儿扮小虾站在小圈内,再请一幼儿扮小猫站在小圈外。音乐起,幼儿拍手伴唱。“小猫”沿着小圈的边沿企图逮住“小虾”。“小虾”弓着腰,躲着“小猫”往后蹦。如果“小猫”逮住了“小虾”,就请扮小虾的表演一个节目;如果没有逮住,就另请幼儿扮小猫。游戏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3.
猜猜我是谁     
目的:培养幼儿的辨音能力。准备:3条手绢。玩法:请3名幼儿分别扮小猫、小狗、小刺猬,用手绢蒙住眼睛,背挨背,面向三个方向站在圈中心。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念到“谁”字时,立定不动。“小狗”、“小猫”、“小刺猬”分别向自己前方摸去,被摸到者学动物叫三声,请“小猫”、“小狗”、“小刺猬”分别猜被摸者是谁,可连猜三次,猜中了双方交换角色:猜不中,表演一个节目,教师另选他人,游戏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4.
捉老鼠准备:画半径2m、7m、8m 同心圆,大圆周上画10个间隔相等的小圆,作为老鼠洞,幼儿14人,大家推选4人扮小花猫,戴上小猫头饰分散在中心小圆里。其余幼儿扮老鼠,戴上老鼠头饰,分散在小、中圆之间的间隙里自由活动,教师站在圆中心。  相似文献   

5.
游戏方法:幼儿每五人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扮“老鼠”站在圈内,其余相互搭肩围成圈。音乐起,圈上小朋友一会儿逆时针转,一会儿顺时针转,挡住“老鼠”钻出圈外的路。每当唱到“嘿”或“吱”时,圈上的小朋友要立正不动。此刻“老鼠”  相似文献   

6.
玩法:幼儿坐在椅子上围成圆圈、请几名幼儿站到圈中扮小老鼠。1.第一遍音乐:前奏部分,圈上的幼儿两手叉腰,随着音乐点头(一拍一次)。唱第一段歌词时,圈内的老鼠做如下动作①~②小节:两只手腕弯曲,掌心向下,五指并拢捏紧置于下巴处,屈膝猫腰,同时随音乐左右点头各一下后碎步向前。  相似文献   

7.
童谣大变身     
为了给幼儿不断推出新的体育游戏,我对一些童谣进行了创编。如我把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做了这样的变动:1.在老师唱到“小老鼠,上灯台”时。幼儿做上灯台的动作(爬上做灯台的体育器材)。2在老师唱到“偷吃油,下不来”时,幼儿即兴做手足无措的动作。3.在老师唱到“喵喵喵,猫来啦”时,扮猫的幼儿做捕老鼠的动作,扮小老鼠的幼儿即兴做惊慌失措的动作。  相似文献   

8.
猫捉老鼠     
目的:练习双脚立定眺远,发展幼儿的灵敏性。②巩固6以内的数数和数字。准备①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②画有1-6只老鼠沟卡片,卡片数是参加游戏的幼儿人数的2-3倍。③椅子六张,并在椅背上贴好1-6的数字。场地布置如图: □是画有老鼠的卡片;(?)代表猫放老鼠的仓库;(?)代表小猫。玩法:猫妈妈(师扮)带着小猫在场地上走或跳。过一会儿,猫妈妈对小猫说:“小猫们,妈妈听见许多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了,我们  相似文献   

9.
小猫钓鱼     
目的: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培养幼儿自控能力。准备:幼儿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玩法:在室外选一处“家”,幼儿围成圆圈,扮小猫蹲下,并做睡觉状。师:“天亮了,小猫们起床吧。”幼儿双手交叉从胸前向左右打开,同时起立。师:“快穿衣、洗脸、梳头……”  相似文献   

10.
猫捉老鼠(小班)文/苏丽玲游戏准备猫头饰两个,老鼠头饰若干个。游戏玩法老师和一名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音乐响起。第1、2小节:猫妈妈带小猫出来游戏,按音乐节奏模仿小猫的动作。第3、4小节:猫妈妈和小猫张开五指,屈臂于胸前,向前跳...  相似文献   

11.
捞月亮     
目的:锻炼追逐、躲闪的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玩法: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小河。选一个幼儿站到圈中当月亮.另选两个幼儿站在圈外当小猴子。前奏时,游戏开始,大家作好准备。第[1]小节起孩子们唱着歌按逆时针方向,伴以舞蹈动作转圈跳(动作可自编)。一遍唱完,幼儿停下面对圆心,第二遍前奏时,两只“小猴子”钻进圈内手拉手去捞“月亮”(捉扮月亮的幼儿),圈上幼儿继续唱歌。“月亮”在圈内灵巧地躲闪,若被“猴子”捞到,要说一句带“月亮”两字的话或表演一个节目;如果歌曲连唱三遍而“猴子”还未捞到“月亮”,可由两只“猴子”表演节目。然后“月亮”和“猴子”退到圈上,另请幼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小老鼠得到一颗“跳跳糖”,还没来得及吃,一只小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吃了一惊,拼命地逃。小猫在后面紧追不舍。小老鼠嘴巴里叼着糖,跑不快,就使劲把糖咽下了。突然,小老鼠跳起  相似文献   

13.
猫捉老鼠     
玩法:一名幼儿做小姐姐,两名幼儿扮小花猫,其余幼儿扮小老鼠,均围坐在椅子上。曲(一)起,小姐姐蹦蹦跳跳到中间。曲(二):小姐姐与小花猫对唱并按歌词做动作。小花猫吃饱后,蹲在场中心作睡觉状,小姐姐回座位曲(三)前奏起,小老鼠出来围在小花猫的周围,半蹲着自由行走做偷油吃的动作。曲(三)一停,小花  相似文献   

14.
小熊来了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小熊头饰一个。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幼儿扮小熊,戴上头饰,蹲在圆圈中间。老师说:“我们去散步,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全体幼儿按圆圈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边走边拍手。当老师说“小熊来了”时,幼儿马上站立不动,扮小熊的幼儿站起来检查是否都站好不动了,谁没有站好还在动(包括(?)),(?)“吃”的幼儿站到圈外,老师又说:“把这吃人的小熊赶走。”扮小能  相似文献   

15.
刺激法 在进行给“转扇”两面加上装饰画的活动中,一开始我便举起一把精致美丽的扇子向幼儿展示,扇子的一边画着小猫,另一边画着一只老鼠。我故意问幼儿:“你们说说小猫会抓住老鼠吗?”孩子们都说抓不着,我却肯定地说“能”。孩子们听了,都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我。我将扇子快速转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喊起来:“抓  相似文献   

16.
扯草树     
目的:练习平衡和拉的动作,培养团结互助精神。玩法:一个幼儿扮扯草人,站在旁边。其他幼儿站成一列横队,手拉着手,左边第一个幼儿扮树干,站稳不动;其余幼儿扮草,右边第一个幼儿按顺时针,螺旋状带着所有的“草”围在“树”的周围,手不能松开,围得越紧越好,形成一棵“草树”。“扯草人”四周观察,哪捆  相似文献   

17.
让幼儿站成单圆圈,面向圆心,用报数法每人编一个号,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画一个小圆。圆圈内画一个半径1m 的圆,圆内放两张画有猫或老鼠的硬纸片(画面向地)。游戏开始,教师任意呼两个号,被呼者到小圆圈上站好,教师鸣笛,两人同时进入圆内拿一张纸片,拿到画有老鼠的幼儿立即逃跑,通过自己的位置,逆时针方向跑一圈后,回到自己的小圆内(鼠洞)站好;拿到画有猫的幼儿迅速去扑捉老鼠,在老鼠未回到自己的圆内前(未入洞前)被捉,则扮老  相似文献   

18.
游戏目标:认识远和近,体验远和近的相互关系。 游戏准备:沙包3个,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小动物卡片若干。 游戏过程:请一名幼儿当小猎人,手拿3个沙包站在前面,其他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扮小动物,集中站在“小猎人”的后面。当“小猎人”往前走时,“小动物”也尾随在“小猎人”的身后轻轻往前走。  相似文献   

19.
老鼠搬鸡蛋     
游戏目的:1郾发展爬、跳、跑、持物走的身体协调能力。2郾学习抱球、拉球、拍球的动作。3郾初步认识“老鼠”,知道猫吃老鼠的常识。游戏准备:塑料袋桥一条,长4米;拱门两个、老鼠头饰一个;彩球每人一个、整理箱四个。拉车多于幼儿人数一半;呼啦圈每人一个、小猫头饰一个;录音机、录音带。游戏玩法:幼儿扮演小老鼠和老鼠妈妈(老师扮演)一起做准备运动(徒手操)。游戏一老鼠搬鸡蛋1郾爬过两个拱门到小猫家中(整理箱)搬鸡蛋(彩球);2郾小老鼠抱鸡蛋跳过障碍物(呼啦圈)回家(放回整理箱中;(如图A)2郾将拖回的鸡蛋放在整理箱或拉车中来回推、拉;3郾…  相似文献   

20.
小猫当家     
猫妈妈走亲(qīn)戚(qi)去了。小猫好高兴,今天他当家。小猫跑到老鼠(shǔ)那儿,快(kuài)活(huó)地叫道:“快出来吧!我请你做客(kè)。”小老鼠说:“不,你妈妈好凶(xiōng),她会吃掉(diào)我的。”小猫说:“妈妈不在,我当家,快出来。”小老鼠说:“不,你会咬(yǎo)伤(shāng)我的。”小猫说:“不会不会,来,你咬住我的尾巴出来,我说话算(suàn)数(shù)。”小猫把尾巴一点一点地伸(shēn)进洞(dòng)里,这样小老鼠就放心了。小老鼠咬着小猫的尾巴,慢(màn)慢地走了出来。小老鼠惊(jī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