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敦煌壁画和雕塑出自佛教经典和教义,其兴衰发展变化自然与佛教本身的发展变化相联系,佛教传入中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由于它和中国的固有文化相斗争而又逐渐融合。从思想上说,一开始它就不能不和中国的儒道思想打交道,它能在魏晋时代得以大盛,是和当时的苦难社会与道家玄学思想抬头分不开的。所以它先是依附于道家而与儒家争,继而又与儒道争高低,儒佛道三家之争在五代之前是史不绝书的,最后胜利的还是儒家。儒家思想虽然也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始终不脱其入世哲学的性质,并且  相似文献   

2.
闽南佛教建筑装饰艺术明显地带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即世俗气息重,喜乐色彩强,而淡化了宗教本来应该体现的神圣意味和佛教所崇尚的清静感.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局限性;二是儒、道、释三家的合流,让闽南佛教寺庙的祭拜物和装饰物件丰富和热闹起来;三是闽南乡民重视现世、讲究实际、淳朴直率的性格所致;四是自然环境激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魏晋至隋唐始臻极盛。由于佛教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结构与中国不同,要在中国立足,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和更新,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魏晋时期,佛学依附于玄学,经南北朝才独立发展,到隋唐才完成了中国化。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仍有讨论的余地。 佛教传入中国,必不可免地与中国固有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抵触,其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及其变种。从秦始皇“以吏为师”确立法家的地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经学的兴衰,到魏晋玄学的流行,其间经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运动变化的系列。隋唐之际佛教独步青云,也不是偶然的,只是这运动中的一环。只有这样考虑才能完整说明佛教中国化问题。 一、从兴佛与毁佛看佛教中国化 佛教是否中国化,关键就是看它是否适应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发展的状况。佛教的兴起,首先是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然而佛教的发展,又和统治阶级构成矛盾,因而时常遭到禁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贞观时期的历史环境来讨论《唐太宗集》中与佛教相干的诗文,力图说明贞观时期的佛教并不如盛唐、中晚唐那样受到重视和大力扶持,佛教由来世走向了现世,而这与唐太宗有意识把佛教往现世方向引导及有限制接受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传统性格的原生特征是稳健和内敛,然而在魏晋人士的畅游中我们却发现了中国民族传统旅游性格所具有的另一风景画卷,它向我们昭示了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又最为迷人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6.
魏晋文化作为门阀士人思想趣味的反映,是对先秦老庄和印度佛教哲学的进一步改造和发挥。与前代的儒家、法家文化相比,它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就是非常强调觉悟和智慧,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高迈和飘逸。这一文化特征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魏晋文学在总体风貌上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魏晋作家在诗文中所表现的智悟圆足、万累俱尽、超尘越俗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造成的。虽然魏晋文学在文学风格上也有多元化的色彩,但从整体风貌看,“高迈”和“飘逸”无疑是它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诗与禅     
<正>禅宗是最具中国气派的佛教,也可以说它是中国自己的佛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到唐代禅宗的建立,花了60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对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漫长的消化过程。禅宗的通达、旷放的精神,质朴明快和讲求实际的作风,都是中国固有的民族性格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禅宗一出现,就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其影响迅速扩大到社会文  相似文献   

8.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牵动着古代众多哲人的思绪。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开辟了中国生死观不同的基本分野,追求现世今生是中国生死论的主旋律。但在中国生死观上,也绝不是单一的入世结构,在人的一生中,要碰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外在与内在的矛盾,因此,入世的主张必须有相应的超脱机制或超越机制作补充。这样,儒道佛的入世、避世、出世的不同生死主张构成了中国生死观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9.
佛教自传入中国到占有一席之地,其间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以教主为代表的源流、僧团的存在状况和教义的生死观三个方面,审视牟子对于当时诘难者的反驳,都以儒道二教的义理为旨归,从而证明佛教的合理性。这一过程也是佛教作为本体完成自身建构的过程,也折射出魏晋时代的整体佛教观。  相似文献   

10.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夷坚志>报应故事的特点,可以看出在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虽然佛教在中国已经深深植根,但中国传统的报应观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为家族性特点依然突出、明显的现世功利性、善恶之首观念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佛教在占领中国本土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曹学佺佛教情结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曹学佺崇信佛教的表现,揭示了曹学佺佛教情结的特质.文章认为,曹学佺对儒、佛二教染濡均深,但他能够融会贯通,兼采并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把佛教的出世解脱和儒家的入世精神统一起来,使佛教的传统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相结合,交织互补、共生同在、相得益彰.这既适应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又使自己走上了独特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人“入世”与“出世”的基本人格态度,定格为“参与”和“超脱”两种性格类型。前者是积极进取的外向型性格,后者是消极退避的内向型性格。这一对相互对立又互补的性格,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华夏民族文明的一个显要特色。“参与”型性格,是民族文明发展的内驱力的能源,是中华民族文化个体人格力量的显示;“超脱”型性格,虽表现出退避的精神状态,但它能涵养深层思维,缓和内心矛盾,引导文化个体趋向自然与故土,归于心灵的平静。两种性格的组合,造成中国文人信仰与理智长期的稳定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华夏民族精神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始终未分化。  相似文献   

14.
程广云  夏年喜 《大学生》2014,(13):116-116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孔孟之道)为核心,特别注重人生境界问题。道家、佛教同样倡导各自所理想的人生境界。相比而言,儒家入世、乐观;道家遁世、达观;佛教出世、悲观,但中国佛教,以禅宗为代表,却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儒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读书》杂志 1 999年第五期上 ,金克木先生在《两大帝国的统一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于是道有了三种。一是孔子的……偏于肯定现世。一是老子的……对现世兼有肯定和否定。一是释迦的 ,说是要修行达到寂灭 ,不生也不死 ,但在达到以前还要救人救世 ,所以没有完全脱离世道 ,言语上否定 ,行为上肯定。”这里的“释迦”从上下文看应该是指释迦牟尼 ,不会是释迦部族等。联系文中对释迦之道的几句说明 ,似乎“释迦”一词换作“佛教”较为适当。泛泛而言 ,经常可以将儒、释、道三者并称 ,以释指代佛教。但具体就《两》一文而言 ,佛教与释…  相似文献   

16.
“一个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一个“美的成就极高的时代”——这是宗白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所描述的魏晋社会与魏晋美学的矛盾(见《美学与意境》第183、1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半个世纪后,人们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或解答这一矛盾,于是出现了诸如“魏晋美学与佛教(或道教)”、“魏晋美学与玄学  相似文献   

17.
中庸思想是孔子哲学最基本的范畴,是中国思想中最具辩证性的思想.它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就由中庸思想产生的中国人的保守、求同、克己、忍耐、含蓄、内向、知足、礼让的性格在现实社会汉语言中的表现做出探讨,对中庸思想做出现世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佛教于汉末传入中国之初,曾被视为方术,只是作为中国传统道教的附庸而在民间流传。至晋时,因谈虚无,与玄学融合,广为中土上流人士所接受。刘宋以后以至整个南朝时期,由于皇帝的喜好和大力提倡、广开佛寺、组织大规模的讲经和译经,甚至身体力行、舍身入佛等,都使佛教在中土滋长尤甚,以致其发展远远超出中国本土的道教而成为中国又一大教,为中国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因素。纵观这一时期的佛教,其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初期,但是,随着佛教在中土民间的广泛流传,以及对上层阶级甚至是皇帝所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就必然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到人阶层的日常交往与创作活动中,而在诗、赋、中有所表现(小说因出现较晚,此不多论)。笔试图从佛教与魏晋六朝人与学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加以论述,而实际上这也正代表了佛教这一外来事物对中国化的深层浸染和逐步征服以至最终被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思想界曾兴起一股佛学复兴运动,这虽然有着主流学术边缘化的学术背景,但更多还是是受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启发。纵观晚清以来的这一学术思潮,无论是其变传统佛教的出世倾向为积极的入世态度,还是以佛学理论附会西方知识,甚至所复兴的佛教宗派,如注重个体精神的法相、华严、禅宗以及对这些宗派理论的现代阐释,均表现出一种"以己意进退佛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关于现世及死后归宿的理论观点,是伊斯兰教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在现世生活之后,还有来世的生活。而佛教的观点则认为生命有着相互循环的过程,今世出生之前的"因"和出生之后的"果"相互作用,推而远之,进而形成"三世因果"学说。这两个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形态,约束并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对其所属的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