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就是"语"和"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内容。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语文课回归语文的本色,具有"真语文"味。笔者将从何谓真语文、何谓"真语文"味的课堂、如何使语文课有"真语文"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然,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无可否认的,但如果仅以此作为语文学科的唯一教学目标,则限制了语文的内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然而,由于认识水准的偏颇,对新课标精神理解不透,教师在教学中就显得有些盲从,淡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人文熏陶上。这样,把语文课上成了游离文本的“四不像”课,调整语文教学的重心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研人员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变,但由于否定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未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在实践中借鉴或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语文教学较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本人就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方燕青 《学语文》2005,(3):9-20
语文教学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呈现出不少新的气象、新的景观,那种统得过死、教得沉闷、学得刻板的格局正在改变。但正如列宁所说的“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语文逐渐在“变味”。逐渐被异化。以下几种情况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由于工作变动的原因,我有几年的时间没有参加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与教学的各式各样的研讨会了.今年7月,教育部在泰安召开了新课程推进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安排的非常有新意,以教学观摩为主,一节课下来后,台下的200多名代表可以即兴讲评,直言不讳地对课堂效果作出自己的评价,接下来有任课教师的课后反思,还有相应的专家(主要是课标组专家)评点.在这些评点中,我惊奇地发现,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评语?不是语文课又是什么课?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做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7.
从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质疑;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和方法等诸多方面,探讨了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进行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发现学习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因为这些人认为发现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独立求知有极大的好处,并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但这让人不禁反思,我们运用多年的接受学习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适合的空间,我们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必须从方法论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在上述的两种方法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语文味是对异化的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的改造性对策,是对语文美学境界的一种现实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普通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其工具性早已为人们充分认识并付诸实践。然而,却尴尬依旧。扭转这一局面,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关键在于语文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到研究学生怎样学语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文教学.我们一直都在研究教师怎样教。先是研究怎样“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教师一路讲来,形成“满堂灌”,其效果是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形式多样、课堂热闹的状况,却让语文课变得华而不实,语文课少了许多语文味。我认为语文课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赏析、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因此,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教师之友>杂志总题为<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新生代向三大名师发难>的三篇文章,在网上发表,自诩"这场讨论将给中国语文界以巨大的冲击,它的影响力将使我们在多年之后依然可以记起,并值得一再地回味"……读了这样的文字,不禁让人心怵.这一种煽情而亢奋的声音,一厢情愿的噱头,只能引起第一线教师的反感.把多年前文学界所谓"新生代"批判文坛巨人鲁迅、巴金、茅盾的恶习余风引进中学语文界,同时企盼能引起"巨大的冲击"的轰动效应,这只能造成更大的思想混乱,使中学语文教师更加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14.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情境,或者说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情趣。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产生,关键在于语言、文字、文章的诵读品味,以及借助语言文字而进行的交流讨论。没有准确的语言体味作为载体,情感的抒发往往成为呓语,道义的阐释常常难以完成。语文味就是在语言学习的情境中,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搞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想得最多的无非就是怎样教好中学语文课.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除了要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外,还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搞关系,理内容,说方法,做榜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教学大赛优课评比的活动也相应地多起来,视导检查评课定等,也日益看重。客观公正地评价一节课,意义非同寻常。课堂评价学说早见经传,这里就不再赘言,仅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所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谈几点看法,以便和教育界同仁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次,听到一位比较风趣的语文教师调侃:"你看那些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多好啊,找他们补课的学生多了去了。同是文科的英语也比我们有‘钱’途。"确实,太多的家长和学生对理科的重视度大大超过了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埋怨家长的薄识,其实,造成这样的一种社会现状,有些时候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感觉到幸福,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的学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深远的影响,是其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一年多来.我在教法上作了大胆的改革,重视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看似枯燥,其实是一门耐人寻味的学科,我们上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