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e Hong Kong Library Association (HKLA) has been the core organization serving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community in Hong Kong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62?years ago. It organizes activities and events continually to enri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IS professionals in Hong Kong.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 members has risen constantly in recent few years. In view of the pressing demand for better support to student members, the HKLA launched the Mentoring Program in 2013 to enhance inform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 members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The Mentoring Program received an overall positive feedback from the local LIS community and made a positive impact to participants, especially mentees. Apart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is program, there are issues that can be improved in sustaining this program in long ter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the Mentoring Program in the first two years and identifi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head. The finding indicates that the Mentoring Program was a well-receiv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the student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However, this program can be further enhanced in terms of mentor solicitation, mentor-mentee eligibility, mentor-mentee relationship, knowledge-based interaction, and program sustainability. The Program Committee may consider collaborating with other LIS agencies to solicit more potential mentors. In view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potential mentors, it makes very good sense for the past mentees to serve as peer-to-peer partners for non-degree student members. More incentive should be devised to encourage the mentoring pairs in joining library events in addition to the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Mentoring Program.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experience sharing among program participants and HKLA members, it is desirable to set up an online discussion platform to address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more opportunities on this. Lastly, it is vital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Program Committee, HKLA Council members and HKLA members. Besides reviewing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ntoring Program, the Program Committee should als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sustaining this program in the long run. This paper can be served a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mentoring programs in one of the major cities in Asian reg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be referenced by the LIS community not only locally but also internationally.  相似文献   

2.
曾姗 《图书馆论坛》2007,27(1):167-169
简介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概况,以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中医药分馆为例,全面介绍了专业分馆的资源建设、服务内容、人员配置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3.
香港与内地图书馆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参加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图书馆发展与管理趋势图书馆馆员培训班”的学习,以及对香港9所高校图书馆和2所政府机构图书馆的参观考察,深感祖国内地图书馆与香港地区图书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着重就香港地区图书馆先进的工作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良好的馆际合作等3个方面与内地图书馆进行比较研究,并就21世纪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香港图书馆界与内地交往密切,为了促进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互补,本文试论述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的地位及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柯平 《图书馆建设》2005,(4):114-116
文章介绍了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扩建后的情况,以及该馆在梁王以荧馆长的领导下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成就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香港大学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学术性的大学图书馆网站应当实现的任务,并以香港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比较了两者在网站设计思路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浸会大学图书馆建设的library online tutorial,对library online tutorial的建设意义,目的加以描述,主要介绍library online tutorial中五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功能,并从中总结library online tutorial中蕴含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 粤港关系密切,文化同源。自辛亥革命起,广东人口大量迁移香港,当中不乏前清翰林、前国民政府之军政要员及书香世代之硕学鸿儒。他们到港或开坛讲学、作育英才,或结社唱酬、谈文说艺,或搜集文献、钻研学问,莫不以倡教化、开民智、兴艺文为志业,于香港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研香港地区8所公立高校图书馆网站,收集其图书馆战略规划信息,选取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及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最新制定的未来几年战略规划为文本内容,详细对比分析3所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愿景、使命、目标及其实施计划等内容,总结其制定战略规划的思维过程和框架构建方法,以期为内地高校图书馆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服务、管理、媒介、硬件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香港中央图书馆的特色、亮点所在,将内地城市图书馆与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学习、借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宝燕 《图书馆论坛》2007,27(4):171-173
介绍与分析了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工作特色,并由此提出了深圳地区图书馆对外服务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粤港澳图书馆联盟联合体之我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港澳图书馆联盟联合体,是指由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省数字图书馆与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联席会(JULAC)和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等联盟合作组成的地区性联合体。它的建立,将促进三地经济发展,扩大三地图书馆的影响。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3.
香港地区书文化事业散记谭华军ABSTRACTAfterefortsofseveraldecades,bookculture,includ-inglibrarianship,publishingindustryandbooktrade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为案例,讨论国内高校图书馆推行这项制度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介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与ERALL(香港8所大学图书馆)、Cicada(香港与台湾48所大学图书馆)以及CASHL(香港与大陆15所大学图书馆)的案例。透过多重案例研究,提出跨校学术电子图书联盟的运行模式,包括:(1)对采购对象的讨论;(2)对每一电子图书供应商所提出之价格、质量和内容的调查;(3)对权限、回溯年份、刊物数量的谈判;(4)组团;(5)选书;(6)推广教育;(7)技术报告;(8)研讨会;(9)不同地区的人力成本等因素。建议未来研究:重组图书馆人力与业务以提升整合纸本图书、电子图书、纸本期刊、电子期刊的服务。对图书馆员和图书供应商而言,这份调查或可作为发展馆际合作、联合采购与相关服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杜芸 《图书馆杂志》2008,27(5):55-58
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介绍,指出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特点,并对大陆地区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在信息与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要从传统的馆员服务为主的模式转型至自助服务、网上服务、高附加价值信息服务为主的多渠道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从总分馆空间战略规划、电子资源配置、空间布局、组织变革、新服务开展等方面构建图书馆服务转型蓝图.RFID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服务品质,是服务转型的重要内容.目前图书馆已进行了超高频RFID与高频RFID两个试验性子项目.在导入RFID过程中除技术因素外,图书馆在时间因素、空间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组织变革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配置,从而保证RFID项目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表4.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馆岗位轮换——实现图书馆员良性循环的首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图书馆现有岗位分工体制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文章从馆员的工作需求和心理需求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岗位轮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提出岗位流动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网络调研了香港地区8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基本状况,就其空间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和服务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就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多媒体资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香港公共图书馆多媒体资讯系统的资源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工作站管理和 数据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