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的深入,渐进稳妥的开放资本市场、放松资本项目管制、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同时又要把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作为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尊重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发展阶段,深入研究我国在推进人民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所面临的障碍和条件,分步进行渐进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美元、欧元、日元三种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是人民币距离成为国际货币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必须从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促进人民币区域化、改善外部环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一)我国重归有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入世后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本管制必将逐步减少,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将不断提高,金融开放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冲击也将越来越大,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汇率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中国为维护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我国当前的情况是,资本帐户已不完全是封闭的,相反,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资本帐户正在有序、分阶段地开放。实际上,从资本项目的管理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现有条件下,人民币自由兑换还面临诸多问题,宏观和微观经济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它们的根本改善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人民币自由兑换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开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利弊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明 《未来与发展》2007,(1):62-64,F0003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的能力,并可能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给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带来压力,同时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逐步探索人民币汇率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下人民币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作用,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炒作,采取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签订区域性多边货币互换协议等措施可以在减少外汇储备前提下保持国内金融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汇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主要的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加入WTO,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特征对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并轨后中美外汇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市场正逐步迈向国际化,但遇到了一些现实障碍: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不高,且运作不规范;金融管制较严,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证券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和不规范;中介机构的非独立性和自我约束机制较弱。相应地,就要规范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逐步谨慎开放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防止资本外逃的早期预警系统;强化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确保证券市场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加快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并轨后中美外汇市场波动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汇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主要的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加入WTO,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特征对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并轨后中美外汇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判别国际资本市场波动时我国的冲击路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资本流动、信息跨境传递以及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均可能在国家间传导金融风险.本文运用多元GARCH模型(BEKK)实证检验了美国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传导关系,进而判别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实证结论表明:汇率市场的风险波动程度显著低于资本市场,且美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国际资本市场风险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结束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态势,而转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国际储备下降,净国际资本流出的"新常态"。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汇率的国际收支说进行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影响的理论分析,然后选取汇率、净国际资本流动、利差3个变量,采集我国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国际收支季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分析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资本流动相当敏感,国际资本的流出,国内外利差正向扩大都会造成人民币贬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入手.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以及不能完全实行自由浮动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罗尔斯都对功利主义自由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具特点的自由理论,构成各自正义观的理论基调。二者都探讨了“谁的自由”“怎样的自由”与“如何自由”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关注资本所有制下受剥削与异化的无产阶级的生存,将自由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指出通过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结合,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罗尔斯从现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体制出发,关注社会中由于自然偶然分配的“最不利者”的权益,将自由界定为社会全部成员最大均等的自由,指出通过改善现有的社会政策,保障“最不利者”的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良序社会。罗尔斯的自由观是完善现有社会制度的内在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变革资本社会的超越的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观侧重当下,马克思的正义观蕴含超越;二者都旨在构建一个满足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正义社会。对二者在自由理论基础上正义观的厘清无论对国内的政治哲学研究,还是对我国当下美好社会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与知本的产生 资本是经济生活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元素,资本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经济中更趋于国际化。资本在实现自身不断增值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扩张性,导致各国政府对其自由发展进行了限制,与反垄断相关的一些法案可作为其中的典型。但是在新经济的全球化竞争中,这些法案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有  相似文献   

14.
张庆 《科技与管理》2003,5(2):82-84,87
从中国预托凭证(CDR)与美国预托凭证(ADR)的设计主旨,运作环境,套利机制等层面作了简要比较分析,揭示了预托凭证和CDR的重大差异,并指出在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可兑换,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的背景下,CDR的推出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肖明  常乐  崔超 《科研管理》2015,36(11):107-116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4–2012年的财务数据,首先通过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估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并计算出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为0.186;然后建立了反映自由现金流盈亏程度和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如何影响资本结构调整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与单独调整资本结构的情况相比,企业同时调整资本结构和自由现金流时,调整成本降低,调整速度加快;当资本结构调整至(或接近)最优状态后,企业会保持资本结构在最优水平,不受自由现金流调整的影响。上述结论对企业是否存在融资约束具有稳健性,但受融资约束的企业调整成本相对较高,调整速度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分工体系 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日益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与配置,形成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资产价格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在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汇率、利率差、资产价格和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短期资本净流入会促进人民币升值、利率差变化幅度加大和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会促进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利率差变大和资产价格上涨对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并没有明显效应;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差主要可以由其自身解释,在其他三因素中,汇率和利率差的解释性较强。基于以上结论,结合目前中国面临短期国际资本流出这一宏观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连续几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异常增长,又逢美国经济进入低迷周期,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发生净贬值,由于人民币的盯住美元政策,人民币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也形成实际贬值的态势,引发很多国际经济组织及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学术界围绕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考察自94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央行在采取各项措施以实现汇率稳定的同时对国内经济均衡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汇率制度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体现,随着美元的贬值,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从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升值论是非理性的,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当然,仅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还应该找到自身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最终使人民币汇率向更具灵活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率平价理论是本文论证的基础,就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在利率平价理论揭示的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套利机制,阐述了我国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利率市场化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