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差别何在?有人说是人有智慧,动物有点笨;有人说是人会使用工具,动物除了牙齿和爪子别的不会利用;有人说是人会改造自然,动物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赋予的一切。其实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人类具有同情心。在自然界中,同一种群中弱势的动物会被淘汰,食物链中高级的动物会吃掉低级的  相似文献   

2.
动物老师     
陈鲁民 《良师》2010,(3):31-32
人以万物之灵自诩,素来看不起别的动物。其实,人除了脑袋和手比动物灵光外,在很多方面都远逊于动物:论视力不如鹰;论嗅觉不如狗;论力气不如大象;论勇猛不如老虎;论敏捷不如羚羊;论耐力不如骆驼;论飞行不如鸟;论游泳不如鱼。这些与生俱来的本事固然没法学,但动物还有不少优良习性,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超越你自己     
如果仅从身体条件看,人类只是很平常的物种。在力气上,人比不过大象、老虎,甚至比不过和他同样大小的其他动物。人虽然昂首阔步地行走,但行动远不如猫灵巧,人也跑不过狗,更跑不过马。人的视觉不如鹰,嗅觉不如狗,听觉不如羚羊,很多感觉都很迟钝。人类虽然能站立.但站久了却要腰酸背痛,这说明人的骨骼和肌肉不太适应他的直立姿势。人可能是生物界中唯一不协调的物种。鱼在水中游,鸟在天空飞,都是那样和谐完美,甚至小小的昆虫,都能有那么大的繁殖力和那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主宰世界的却是人类。人类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智慧。换句话说,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无以伦比的大脑。  相似文献   

4.
在俄罗斯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生活着各种动物,他们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又是俄罗斯作家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作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揭示人与动物朋友相互依存、相互信赖的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动物为师     
人以万物之灵自诩,素来看不起别的动物;其实,人除了脑袋和手比动物灵光外,在很多方面都远逊于动物:论视力不如鹰;论嗅觉不如狗;论力气不如大象;论勇猛不如老虎;论敏捷  相似文献   

6.
《搜神记》中的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是道德观念下同条共贯的整体。《搜神记》大量动物故事的背后暗含着当时普遍流行的动物观念,这一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学说深刻影响的动物观传达着人的自我意识及对宇宙自然的理解。被人格化、道德意志化的动物受人类社会伦理的“影响”,而作为人类道德世界中的一环,动物也能协助人类伦理道德的建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沈石溪动物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含义,其中有敬畏生命的思想,有人类对生命的关照,更有对动物生命本身的关怀,而最为突出的就是动物小说中关于母爱等情感的诠释。沈石溪小说中动物的母爱都是伟大的。本文通过将动物中的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的描述,将动物中的亲情作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映照,来探寻沈石溪隐藏在小说的细枝末节中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襄樊市葛菡小朋友问:人的视觉是所有动物中最好的吗?人在水里的视觉不如鱼,在夜间的视觉不如猫,也没有鹰眼望得远。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要说:“人的视觉是最优秀的!”人既能极目千里,用肉眼看到1500光年之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又能于咫尺之内明察秋毫。人眼看东西有立体感,在一定距离内,我们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和厚度,这方面,其他动物大多不如人类。在直射的阳光下,照明度高达8~10万支烛光;而在子夜,即使星月明朗,照明度也只有0.03支烛光。人眼能适应这几百万倍的明暗差别,可大多数动物都没有这么大本领。人眼能分辨…  相似文献   

9.
<正> 所谓能动性,就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特点。人不象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以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伴随着改造自然的实践,还有改造社会的实践。人类为了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要遵循客观规律,就得认识客观规律。一个是改造世界,一个是认识世界,这是人类独具的本领。  相似文献   

10.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教法一一、设计过程1.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回顾以前的植物和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的环境里认识人的生活,即衣、食、住、行所需材料最终都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2.认识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破坏。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给大自然造成太多的破坏。3.了解大自然对人类…  相似文献   

11.
动物小说即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小说自新时期兴起,80年代的动物小说还很不成熟,篇幅也较短,主要是借动物表现人情世态;90年代的动物小说,动物已经渐渐脱离附庸于人的地位,能够展现自己真正的本性的东西;新世纪以来优秀的长篇相继出现,在主题的展现上尤其丰满而全面,体现了人们对动物世界的关注、自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12.
东北民间故事中有一类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物故事,如动物报恩,人与动物交友,人与动物通婚等。这类故事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或表现人们与动物之间的平等相待和睦共处,或表现人们对于动物世界的直觉感受或者对动物的某种信仰和崇拜的情绪,或表达人类对于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动物的一种敬畏。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母题以生动的情节与场景向人们传递了东北民间百姓素有的那种朴素的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向我们昭示了人类与生态相谐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物有情说     
<正>“当你沉迷于低级的快乐,你其实沉迷的是属于动物层次的快乐,你却忘了人类所应该有的快乐。”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这番话是对人类说的,自然没有贬低动物的用意。只是,快乐真的在动物的情感词典里吗?动物层次的快乐又是怎样的呢?大蜥蜴在温暖的环境中会感到快乐,它们会经历与人感到快乐时相同的生理反应——心跳加速,体温升高。虽然看起来理由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14.
人依靠大自然赐予生存,而人的生存却对大自然产生了危害。人的衣、食、住、行莫不产生污染。因此,人在生存过程中,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1.人类益友在减少——生物资源衰退动物、植物、微生物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动物的认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及其自身的态度。民族文化不同,对动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民间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社会习惯的反映。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是人类对动物最直接的认知。通过对日本民间故事中猴形象的考察,分析日本人对猴的认知特点,探讨其与猴相关的民俗信仰,可以研究日本民族的自然观及其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老子关爱人类,崇尚自然,老子确立人道自然至高无上的本然地位,大道自然包容万物惠及人类,人类自身的基础与社会构成从本质来看都是自然的,自然与人类各有不同的操守,前者有无限包容的操守,后者必须具有随顺自然的操守,老子确立了人在自然中的随顺地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支配自然、违背自然和破坏自然,因此人要严守自己的自然本分与自然操守。  相似文献   

17.
人这种动物     
正人的听觉不如羚羊,嗅觉不如猫狗,视觉比不过狮子,力量比不过狗熊,陆上跑不过猎豹,水里游不过海豹,人的免疫系统更是比不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如果把一个人脱光衣服放到野外,他能活下来吗?先别急着下结论。人类不光智慧超群,确实也有几样其他动物没有的特长。否则,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非洲草原上活下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9.
人,被称作万物之灵,好牛哇!咦,想想看,人跑跳不如马、力大不如牛、灵敏不如猫、游水不如鱼、挨饿不如狼……可人类为什么还能稳坐地球上“老大”的宝座呢?嘻嘻,秘密就在于人类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大脑还分男女哦。  相似文献   

20.
这,是所有爱惜地球的人们共同发出的呼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42年,地球已是整个宇宙中最发达的星球。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制造出人造氧气、人造食品等,足以代替地球上的一切生物资源。人们愚昧地认为:既然科技发达了,人造的东西可以代替一切,那么,那些树木、动物等根本是多余的,只是阻碍地球发展的绊脚石,不如把它们消灭掉,多建些房子呢!从此,地球上除了人以外的生物全都变成了“宇宙的灰尘”。可是,人们想错了!没有了树木,山洪爆发,水土大量流失,地球上的土地面积迅速减少;没有了动物,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被破坏;工厂急剧增多,未经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