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在刊用本文之前,我们犹豫再三:不只因为她是出自一位中学政治老师之手;还因为她是基于对刚走上讲台不久的一位年青老师的一个“失败”课案的典型分析。但最终我们还是决定刊用她,尽管作者的分析可能不全面、不深刻,尽管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语文教学的困惑。让我们不能割舍者,是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期待,并希望藉此唤起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语文教学到底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3.
董水龙老师在<斑羚飞渡>的课堂教学中(见本刊2004年5期),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让学生畅所欲言,坦陈对课文的不喜欢及其理由,可谓"善解生意".习惯上的阅读教学只有老师、教参、课文提示的绝对正确,没有学生质疑的余地,只有对课文说"好"的声音,没有说"不"的自由,在这节课上有所突破.在阅读教学中,这种可称为"评价性阅读"(内含批判性阅读),从理论上来说,它应建立在"复述性阅读"和"解释性阅读"(朱绍禹语)的基础上,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交叉,一般说来,它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的或深或浅的感悟上.  相似文献   

4.
读了郑逸农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12年第6期上的《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对(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的质疑》一文,笔者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虽然我与郑老师文中提到的史老师并不相识,但此前曾读过她的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7,(9):28-31
在Google网,输入"语文味",搜索到的相关网页有21万项之多,其中有一个网站就叫"语文味网",还有不少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就是"语文味",可见"语文味"是一个讨论得多么热闹的话题,又是一个多么难以形成一致看法的话题。那么,经历了这么多的讨论之后,"语文味"如何落实到真正的教学实践?我们邀请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方面一些资深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围绕"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进行了研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味"已经不再是一个玄秘的词语,而是真切地落脚在了教学的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6.
教师能够多元解读文本,甚至敢于质疑文本,相较于只知按教参规定教学,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在我们为这种“思”的意识的觉醒鼓而呼的同时,也需要认真地思索并恰当地把握好“思”的法与度。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发展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演示形式,还需要有根有理的内容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成为当今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之处,从文本形式方面确定教学内容的构思、行文、用词,确定材料的安排与选择,这才是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基于干国祥老师执教《斑羚飞渡》一课,作出教学诊断意见,提出"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在我市的三个县巡回上过一节《纸船——寄母亲》的诗歌教学公开课。课上过之后,自己对这节课还比较满意,于是就写了一篇题为《我让学生当了一回诗人》的教学体会的文章,投给了《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看到了胡老师的《是"比喻"还是"对比"》这篇文章,我有不同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我认为是比喻而非对比。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正如  相似文献   

10.
绝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兴趣平淡”或“不感兴趣”,这个其实已经困扰语文教师多年的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文学作品与课堂阅读文学作品的心态不同。学生在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时,他是轻松自由的,凭自己的知识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凭自己的阅历去体验作品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我属牛,草是牛的营养之源。我是教师,于老师是我的学习之源。上世纪90年代初,于永正老师的大名早已蜚声大江南北。可对于我这个还未出道的中师生而言,对于老师最初的印象,还仅仅只是一堂《草》的录像课。当时,我无法用高深的理论诠释这堂公开课。只能凭自己的直觉理解和欣赏。对我来说,《草》的震撼远远超过了当时风靡全国的青春剧《十六岁的花季》。真的没想到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真的没想到小语界竟然有这样了不起的男老师,真的没想到!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班里,隐藏着两位“江湖老师”,哈哈!想认识吗?下面请听我一一介绍吧。 “少林棍僧” “少林木棍”是语文老师常用的兵器。别看语文老师平时和蔼可亲,但是只要我们不听话,  相似文献   

13.
真正创新的课堂教学有三个境界。具体说来是这样的:一、文本解读有真见地 一位精:级教师教学《失街亭》,课始,他对学生这样说:“这一课,传统都认为失街亭的主要过失是马谡。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读,从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身上寻找问题。”学生阅读后,纷纷提出的问题让我震动: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以不同眼光看待不同的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老师常感慨:“当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难。”近读桑进林、马兆锋先生《语文惹谁了》一文,尤以为信。文中说:从上个世纪末,对语文教学批判的言论和文章几乎天天不断,说什么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误尽天下苍生”。北师大郑国民先生也指出:“通过大量调查表明,语文课是学生最讨厌的课之一,倒数第一是政治,倒数第二是语文。”面对此话,笔者和二位作者一样,“有一种莫大的悲哀和无名的冲动”。语文究竟惹谁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毋庸讳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流失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援引江苏周志龙老师的话来说:一是语文考试本身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某地,几个猎人追逐着一群斑羚。追到一处断崖前,斑羚无处可逃,猎人们开始沾沾自喜准备擒获这即将到手的猎物。望着脚下的深渊和对面数米开外、无法一跳可及的山崖,斑羚们一时乱了方寸。这时,一只最年长的斑羚威严地走了出来,随着它喉咙深处的几声低鸣,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斑羚们在断崖前分成老年和青壮年两组。一只老斑羚率先飞身出列,纵身跳向断崖,  相似文献   

17.
《心声》是一篇儿童小说,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对主人公李京京的解读,而对另一位重要人物程老师却浅尝辄峨造成解读片面化。我认为,只有对程老师的深度解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本主题,揭示出小说所反映的更本质的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老师首先必须得是一个长不大的人。因为对于教书,无论你怎样的满腹经纶,你首先必须得有能力和学生沟通,而沟通的条件就是:你是一个充满活力、永远不会老的人。岁月匆匆,年龄不饶人,但心态是由人控制的,我们可以选择让心永远年轻。从我们毕业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们就必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从我们手里出去的学生年龄总是一茬小于一茬,换言之,学生和我们的年龄差总是趋向于越来越大———由原来的称兄弟,到后来称长辈,再到后来称祖辈,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而我们的心却必须像当年一样年轻。因为缺少了交流,缺少了沟通,教育教学的效…  相似文献   

19.
冯齐林 《今日教育》2013,(10):66-67
研究学隋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确保顺利实施教师“少教”和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学”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语文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的现状,我选取了从1999年到2012年语文教育类五大杂志(《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提到“学情”的文章,共185个样本。研究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的学情分析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间体现的学情状况并不一致。所分析的学情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依据“学情”预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确立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人教版教材《语》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前,正好读了《中学语教学》(2004.11)尹子彬的一篇章《“绿色蝈蝈”到底为何物?》。该对课中的蝈蝈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指出它与人们日常见到那种会鸣叫的蝈蝈不同,而更像是螳螂。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教参,也有同感,只是基于教材编写人员给尹子彬的回信“译难断正误,专家也说不清是非,只有等待日后进一步考证了”.我便将错就错地来教这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