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祥 《兰台世界》2010,(10):66-67
《皇朝经世文编》收录清初至道光三年间的经世文章二千多篇,共一百二十卷,反映了此时国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关于海防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总结历史上的海防经验,介绍沿海地理形势及对海外诸国的认识,还有应对海寇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兰石洪 《兰台世界》2014,(1):130-131
何绍基学术旨归以汉学为根柢,精于考订,会通宋学及今文经学,带有明显的经世色彩.他发起顾祠修禊以倡导实学,促进了晚清经世学术的风气转移.何氏为官慷慨敢为,改革弊政,积极实践其倡导的经世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3.
既往的中国近代海防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为中心的海军战争史上,主要集中在海防思想与政策的演变上,主要集中在与海防事件相联系的重要人物身上.这些成果固然都是海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海防史的全部,还有一些重要内容尚未涉及,例如,晚清海防地理学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还是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争之后,鉴于前期海军建设成效不大,清廷又发起了第二次海防大讨论①,有学者称之为“乙酉年间海防筹议”②.一般的海军史著作都略有提及③,又以王宏斌先生的论述稍为具体. 经费是海防建设的基础,此次海防大讨论距甲午中日战争仅9年时间,其关于海防经费的筹议过程及其结果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至目前为止,尚无相关的研究成果.笔...  相似文献   

5.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王宏斌著,商务印书馆,2006海防问题是晚清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一部系统的海防史专著,应当全面探讨这一时期的海防思想、海防政策、海防制度以及重大海防事件。具体到海防思想来说,应当探讨当时人们的海洋观念、海防思潮的演变情况;就海防政策而言,应当研究清政府  相似文献   

6.
李国宏 《历史档案》2015,(2):135-139
一《式馨堂文集》涉台史料清代道光年间,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四《兵政》收录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1972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的《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湾舆地汇钞》再从《皇朝经世文编》转摘该文。上述两种资料所录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内容大致可分为台湾地理形势、台湾建制沿革、台湾海防及贸易状况三部分。经查,鲁之裕《式馨堂文集》(十五卷)收录于《四库禁毁书丛刊》,《式馨堂文集》卷七即收录《台湾始末偶纪》和《台湾又纪》。校勘后不难发现这两份资料正是《皇朝经世文编》所录文献之来源,只是,贺长龄在辑录时将两份资料进行剪裁,整合成一篇,并取《台湾始末偶纪》为题。鲁之裕原著《台湾始末偶纪》被节略之后半部分,主要涉及康熙年间台湾三起"民变"以及鲁之裕的治台观点。《台湾又纪》几乎全文照录,只是略去最后一小段鲁之裕的议论。在鲁之裕原著  相似文献   

7.
赵红 《兰台世界》2012,(6):20-21
中法战争中,山东海疆形势严峻,为了保卫京师和海疆安全,清廷与山东地方政府积极筹海,加强海防.这一时期,山东海防出现了新气象,但仍未跳出以岸为守的传统布防窠臼.  相似文献   

8.
大连近代城市的起步,源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的不断加强.北洋大臣李鸿章受命筹办北洋海防之后,最终确定了以旅顺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大政方针.从此,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在旅顺口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9.
关于元代政书《经世大典》的参修人员,市村瓒次郎、苏振申皆有考证,然其考证结果尚存疏失.今围绕《经世大典》的监修、纂修者、缮写者、刊梓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市村氏、苏氏的考证结果予以辨析补正.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认为:要注重学问上的兼收并蓄,就是要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问之道的“理学修身”与“理学经世”相统一,理学就是经世,经世就得躬行,不能只知道空谈心性,也不能只知道空谈践履。  相似文献   

11.
元代政书《经世大典》明中叶散亡,仅有少量清儒辑本流传于世。今于辽宁省图书馆发现有清抄本《经世大典》,与传世本颇有不同,可作《经世大典》辑佚之资。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认为:要注重学问上的兼收并蓄,就是要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问之道的"理学修身"与"理学经世"相统一,理学就是经世,经世就得躬行,不能只知道空谈心性,也不能只知道空谈践履。  相似文献   

13.
何绍基学术旨归以汉学为根柢,精于考订,会通宋学及今文经学,带有明显的经世色彩。他发起顾祠修禊以倡导实学,促进了晚清经世学术的风气转移。何氏为官慷慨敢为,改革弊政,积极实践其倡导的经世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鹏程 《兰台世界》2006,(14):53-55
魏源,晚清思想家,提倡史学经世,学术为社会现实服务,学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皇朝经世文编》便是其经世致用思想复兴的开山之作,促成了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的形成,影响了晚清的文化思想界,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澳门海防同知(即广州府海防同知)的设立,是清政府有效管理澳门加强海防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研究澳门史必定会涉及到澳门海防同知的设立问题。首先提出设立澳门海防同知的是时任广东按察使的潘思榘,但在何时提出设立澳门海防同知这点上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吴志良先生在《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一书中认为:“乾隆八年(1743年),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向朝廷提出:‘县丞职分卑微,不足以资弹压,仍于澳地无益,似宜仿照理瑶抚黎同知之例,移驻府佐一员,专理澳夷事务,兼管督捕海防,宣布朝廷之德意,申明国家之典章’…  相似文献   

16.
郭王森作为一名六品武官,虽官职卑微,但长期接触海防事务,于康熙年间上奏《海防十事折》,探讨海防治理问题,其治海政策虽在某些方面有些新意,但是并未突破清王朝的海禁和防守思想。  相似文献   

17.
明代晋江的海防格局,基本是在洪武朝建立起来的。以后由于城池和海防设施年久失修,加上倭寇、海盗的破坏,无法发挥其防御职能,修缮和重建迫在眉睫。修建后的海防设施更加高大、广阔、坚固,对防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奠定了晋江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晋江的海防设施主要有城池、水寨、瞭望墩台、炮台、碉堡和烽燧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窗     
人民前线报和南政院共同举办“东南海防行”活动等新闻窗本刊讯陈云、方立华报道:5月9日,由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5名即将毕业的学员组成的“东南海防行”采访小分队启程出发,人民前线报和南京政治学院共同举办的旨在反映海防建设成就,报道前线官兵风采的“东南海防行”采访报道活动正式开始。“东南海防行”小分队将用40余天时间,从连云港出发,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沿海南行,深入海岛、舰船、哨所和基层连队,广泛采访报道南京战区东南沿海海防部队官兵的生活和事迹。在此期间,人民前线报将开辟“东南海防行”专栏,刊登小分…  相似文献   

19.
中越交通,在抗战爆发前即已成为重要的国际运输线之一.1938年10月21日,日寇攻陷广州,中国沿海最后一条国际运输线--港粤运输无形中断,外来物资多取道越南海防,经滇越铁路、越北铁路及公路转运国内,虽有滇缅公路足资协运,但路程较远,转运困难.以海防为枢纽的中越交通,一时成了中国国际抗战物资运输重心.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以明代王锡爵等人所编《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作为论述中心,讨论此书对于儒家经世理想的追求与实践,以及所彰显明代朝廷培养实政人才的部分作法。此书藉由汇编整合翰林院庶吉士馆课的诗文创作成绩,强调馆课对经世理想的实践,显示翰林院的庶吉士教习成效,足以为国家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其方法包括在书名上突显馆课的"经世"功能,在内容选取上扩大范围,纳入馆课之外,明初名臣或未曾任职馆阁的名臣诗文等,使全书更增份量,避免空谈。但也因之造成此书选录范围过宽,是否可以呈现庶吉士真正的馆课成效,或能锤炼庶吉士经世识见与才能,均不无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