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5年,徐召勋教授为安徽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和出版发行专业开设《书评学概论》课程,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之后,他把讲稿的一部分整理成书,题名《书评和书评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年来,徐召勋教授大力提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书评学,并身体力行,《书评学概论》就是他创造性地进行研究的成果。这部专著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书评学的基本理论,构筑了书评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绘制了书评学这个新兴学科的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书评的出现与发展,固然有受到西方影响的一面,但也有它自己的内在发展的因素,它继承了中国文人评书的传统,其中与序跋的关系就很密切。我国古代书评不发达,书刊的序跋常常是书评的一种方式。因此,有人说序跋也是书评。最初的序跋,一般是放在作品的最后。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就是如此。那时统称为序,后来才把放在一本书或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有“文贵开头”的说法。但是就文章来说,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要有好的结尾。文章结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曾经有过不少研究文章结尾的专文,叶圣陶先生在《开头和结尾》一文中,关于文章的结尾,有过形象的譬喻。他说:“在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种经验:找到适当的结尾好象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  相似文献   

4.
徐雁 《出版科学》2006,(3):71-75
在雁斋的中华书文化文献特藏中,有一册扉页盖着阴文方章的<书评散论>,这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秘书处的赠书,大抵是1990年春,我出席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图书评论研讨会"期间获得的会议赠品.  相似文献   

5.
先请大家读一读下列的书评标题(题目): 叶圣陶:《读〈野火春风斗古城〉》吕东明:《颇具价值的〈竺可桢日记〉》西波:《〈危城〉读后》张守仁:《〈十月〉,永远是金色的》。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列宁:《一本有才气的书》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林默涵:《了解·借鉴·自强》陈涵胜:《“桃花潭水深千尺”》。上面的书评标题分成两组,都是采用了单标题的形式,头5篇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了某先生的一篇书评《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读〈中国文化集粹丛书〉》,文中说:作者“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中国文化集粹丛书》后,“心潮激荡,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书评写得洋洋洒洒,极富文采,很有几分鼓动性。在这篇书评的感召下,我找来了这套15篇、19册的中型丛书,也“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一遍。掩卷之余,确感获益良多,这套丛书,一如文作者所言,“内容丰富,浅而不俗,深而不艰,是一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图书”。 然而,在捧读此套书过程中,却没有通常阅读到一本好书时那种由衷的畅然之快,反而不时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套丛书的《明耻篇》和《薪传篇》二书的作者正是文作者某先生。读着书,对照着书评,我们不禁要对这位先生的写书评的意图产生疑问:这篇文章,到底是书评还是广告?写作此文的本意是推荐还是推销? 我们知道,书评,尤其是推荐性书评,担负着介绍图书主旨,客观的评论图书的优劣,以指导读者阅读,进而起到引导大众阅读倾向的重任。这就牵涉到一个基本问题,即书评作者的身份。按说,这似乎不应成其为问题,书评作者自然应该是此书的读者,而不是此书的作者。不论是专门的书评作者还是普通读者,  相似文献   

7.
当那辆遍体尘土的丰田越野吉普载着同样是满身尘土的我们驶进拉萨市区时,汽车里程表清清楚楚地标明了这次历时一个半月昌都采访的总行程:5134公里。古代文人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荣,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行万里路”已不再是不可企及的难事。然而,这次万里采访,却使我的肉体和心灵都经受了一次严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图书馆之恋》7篇书评的作者、作者单位、书评的刊源性质和文章主要观点提炼的基础上,重点从现代书评学的视角,分析和讨论了这些高质量书评的文体类型、标题艺术、开头和结尾艺术等方面的特点,既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挖掘《图书馆之恋》的文化意蕴,又有助于对现代书评学独立的学术价值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欧洲这块被人称为“世界遗产”的土地,其起源蕴育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这里的各个国度都承袭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并在与基督教文明的交融中创造了新的共同的文明。我们途经的巴黎、尼斯、戛纳、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比萨、罗马、卢森堡、科隆、法兰克福,是一个不等边的大三角,更是得天独厚,山川秀丽,风景如画,人才辈出,在欧洲和世界文明史上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地位。世界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西起法国尼斯.经瑞士、德国、意大利,东到奥地利维也纳。长约1200公里,宽120-30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主峰为意大利…  相似文献   

10.
书评工作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不但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反作用影响于社会。这就使得书评具有多种社会功能。这里,只就其荦荦大者,从书评的认识功能、学术功能、文化功能与育才功能等四方面,略作申述。书评的认识功能美国有《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英国有《泰晤士报书评周刊》等具有权威性的一些书评周刊。它们的书评真可谓“一言九鼎”:“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这是什么缘故呢?具体说,是它  相似文献   

11.
12.
自从有了电视直播,“现场”的范围明显扩大了:过去一个记者到了现场,用一双眼睛观看,视野受到了局限;如今,有时是多台电视摄像机对现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扫描,观众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场的范围和“面积”大大拓展。 自从有了电视直播,“现场”的外延突然缩小了。过去,无论是突发性事件还是非突发性事件,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情景,大都有新闻价值,都在报道之列;如今,大量的现场情景被摄像机同步搬上屏幕,在现  相似文献   

13.
14.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既曾经历传统书评媒体发展的黄金阶段,又在新媒体时代独力探索,努力尝试一条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可能发展路径。2014年11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最传统的产品——年度好书评选的提名书单和获奖书单在微信平台被阅读58万次,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十个主流微信平台的转发,已经成为微信平台兴起之后最具传播力的传统书评媒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历史发展和转型历程,分析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5.
“以类相从”是中国古代编辑类书主要的编辑思想。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传统文化的宝藏。与编辑类书的活动相联系,产生出一系列的编辑思想。其中心,或者说起主要作用的,即“以类相从”。探讨和辨析这一思想的源流,类书与“以类相从”的关系,“以类相从”作为编辑思想的内容等,对于  相似文献   

16.
学术图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由于其书评要求高、难度大,由读者撰写的学术图书书评数量少且缺乏足够的推荐理由和对图书馆有价值的内容评价,较难为其他读者提供信息向导。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自建书评中心的学术图书书评为代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书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与"豆瓣书评"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针对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并讨论了其组成的必要构件和结构化方式,以期在降低读者撰写学术图书书评难度的同时,提高这类书评信息导向的效率,促进图书馆更好地挖掘和推广馆藏中有价值的学术图书。  相似文献   

17.
年初得悉戴文葆同志将所撰书评集纳成书即将出版,便厚颜向京中出版界友人函索。翘盼中收读以《新颖的课题》为名的书评集,真有“好书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之慨。将这本书评集题名为《新颖的课题》是十分贴切的,将这本书称为新颖的书同样是很恰当的。一位为人作了一辈子嫁衣的编辑出版一部自己撰写的书评集,眼下不是孤例,也属罕见,你能说不新颖么?但如仅作如是观却未免又失之肤浅。其新颖之处更在于这部写于三个不同时期的书评集  相似文献   

18.
8.编辑的嗜好与作者的作品说实在的,小小编辑的个人嗜好本不值得专文论述。编辑个人喜吃什么不喜吃什么,喜喝什么不喜喝什么,喜看什么不喜看什么,都无关地球转与不转,只要他人不投其所好,而编辑又不欣然领受他人之所投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对于这方面的嗜好,他人大可不必以编辑之喜为喜,以编辑之忧为忧,任其自然、听其发展可也。而对于编辑另一方面的嗜好,大惊固可不必,小注意则不会多余。下文,不妨从一位漫画家眼里看到的现象谈起。  相似文献   

19.
看了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先闭上眼睛,想象有一棵大树从来没有经过人修剪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棵大树枝杈纵横,主干与支干几乎不分,没有层次,没有高度,给人乱糟糟的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树这个样子呢?很简单,原因是没有人修剪过它。“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稿件也是如此,许多最初摆到你写字台上的稿件是一棵没有经过修剪的树。这棵“树”按照作者的意图疯长,根本就不符合你的标准和版面的要求。怎么办?拿起剪刀,把多余的“枝杈”剪掉!  相似文献   

20.
谁写新闻、通讯或其他类型的文章,恐怕都有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吧!稿件送审一关,又往往修改一次;寄到编辑部,编辑还要修改,直改到发表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没有修改就没有作品问世。许多学者对修改文章的重要都有所认识。如“作文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作而不改,如食有刺宣栗与青皮胡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