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没有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需要深刻反思。好奇心、想象力是人的天性,教育要为创造力的种子提供自由成长的土壤;问题意识、怀疑和批判精神是创造力萌芽的必要前提;创造力的生成是层级式的。教育不可忽视任何初级阶段的创造性表现;创造力越来越表现为合力,持久探究和精诚协作是重要因素;只要胸怀天下,理性行动,中华民族应该有信心出现超越诺贝尔奖的伟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伊始,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公布的《创造力教育白皮书》开启了台湾地区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本的教育新纪元。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政策体系的构建有力地提高了台湾地区教育的活力和竞争力。文章从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出发,介绍了该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成效,并总结了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政策体系在"快乐体验"的政策导向下,所具有的完整性、延续性、包容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论闲暇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从创造力教育中的一个独特视角——创造力心理教育切入,呈现波兰华沙特殊教育学院创造力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该学会,创造力心理教育是作为其教育学最主要的一个下位学科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作者旨在评析该学会的这一专业及其课程,同时总结出该专业课程的几个特点:多视角性、其内容的综合性、参与性与体验性及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创造力是智力、能力和其他诸多因素的综合,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核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学校创造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所谓创造性思维,一般指思维成果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这与其他方式的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提供新颖、独特产物的思维活动。它难以在现有的知识仓库里找到现成答案,相反它要求人们摆脱习惯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以探索出一种新的途径来。创造性思维以基本的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和其他要…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思想的能力,而思想的能力来自于学习。学习知识被认为是学习的基本内容甚至于唯一任务。但我们很少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知识,而是知的能力。知识是静态的已成型的,而知是动态的正在进行的。知虽然受知识的影响,但知却使知识得以生成。在此意义上,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知的能力,要促使学习去知。 技术源于科学。在不同时代科学理论的变化与发展中,科学观念的变化始终是在先的,正是由于科学观念的变化,具体的科学理论才得以产生,而且,在已经变化了的科学观念之下  相似文献   

7.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将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产生重大作用。文章以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础,从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五个方面论证了尊重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诺贝尔获奖情况及科技创造发明现状与世界各发达强国的较大差距中,审视我国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创造性培养的缺失”!借鉴世界各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举措及先进教育理论和思想,探析我国基础教育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当下学校教育的种种偏差,包括教育理念的偏差、课程设置的偏荤、教育行为的偏差、教育评价的偏差、教师功能的偏差和教育管理的偏差,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创造心理的发展,创建创新性国家,亟需大力推进中小学的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我国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正是以人为本着力于开发人的各种潜能,重点是创造力潜能。而儿童时期是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因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介绍创造力概念及智商与创造力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造力教育是建立在创造力开发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适应创造力经济的现代大学教育,无疑应当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因此创造力教育是现代大学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大学的创造力教育,要以创造力开发(创造力的发现、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整合)为基本目标、以学科创造力为核心、以主动性实践为关键来构建其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创造力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造力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维到多维、不断系统化的演进过程。近来,人们倾向于从系统观的角度研究创造力。创造力系统观认为,创造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个体的知识背景、认知风格、人格特质、动机,以及个体所处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乃至整个社会大背景。在创造力系统观的视野里,创造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实施创造教育,除了重视个体因素,还要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从对创造力的理解、创新的观念、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教育的尺度四个方面探讨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5.
《早期教育》2006,(5):I0001-I0001
美国《教育》就儿童创造力教育的观点与措施问题,提出8条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将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产生重大作用。以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础,从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五个方面论证了尊重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邓怀庆 《考试周刊》2015,(25):136-137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年轻一代能否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本研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及成效,根据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物课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方法,从而让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以后的生物学习中得心应手,走上社会后也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8位华裔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对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坚实的专业积淀和导师言传身教获得的隐含知识、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等是其创造力生成的内系统,获奖者学习和工作的名校、著名科研机构提供的有利于激发创造力的心理环境为其创造力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外系统。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妨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因素很多,本文在列举这些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克服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