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民阅读群体的主力军与消费群体的潜在力量,大学生手机阅读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表现为学习研究型需求低迷、生活实用型需求上升、娱乐消遣型需求旺盛。差异化原因在于大学生群体远离深度阅读、手机出版商误读手机阅读需求、现代社会环境造就阅读危机。基于此,手机出版策略包括内容策略、体验策略与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唯贤 《出版广角》2015,(12):92-93
手机阅读是以手机作为信息终端,依靠互联网传播技术进行的阅读方式,是大众出版高效、便携、多渠道拓展商品价值的体现.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更加高效、快捷,是大众出版、营销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手机出版产业发展速度与规模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瓶颈.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日韩手机出版发展趋势与实现路径,探索其产业发展历程与机制特征,并结合我国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吸收与借鉴其相关成功经验,无疑对完善与壮大我国手机出版产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G商用和电信重组背景下,手机出版作为目前新兴的一种数字出版形式,在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版模式、产业特征、行业竞争、技术演进及运营模式等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在此探讨手机出版这一现象,研究手机出版产业链形成及运营模式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相信手机出版将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出版市场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显现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手机出版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数字出版分支。随着手机作为普通民众的日常用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已经发展成为了手机综合平台,融入信息获取、娱乐游戏等各种服务,手机阅读已成为新信息时代日益重要的阅读方式。面对手机出版的迅速发展和手机读物的大幅增加,出版产业向跨媒体出版及个性化按需定制的步伐也将会大大加快。但手机出版发展过程中"瓶颈"问题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历史久远,著作浩瀚,经历年代反复赓续至今。文章细致梳理1949年至1966年间我国从事外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专事机构筹备成立到翻译工作实施推进,从所翻译外国文学图书版本特点到区域划分,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十分重视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工作,其间翻译的外国文学译著,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外国文学的积极心态,丰富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对新中国文学创作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出版行业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手机出版与阅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出版社和用户的关注。但是,随着我国手机出版行业不断壮大、手机阅读市场迅速发展,这一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新兴行业、市场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制约其自身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和手机阅读市场的分析研究,并与国外手机出版与阅读较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尝试探讨我国手机出版与阅读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以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阅读基地的带动下,手机阅读异军突起成为数字阅读市场的中坚力量.出版社要做好手机阅读业务,完成其数字化转型,必须以版权规范为前提,实现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化,内容产品化,运营灵活化.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手机出版满足了新媒体用户的个性需求,改变了传统出版格局。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考察其技术生态位,认为手机出版机构需要找准自身的资源生态位和需求生态位,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既有的生态资源结合,降低与传统出版模式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拓宽自己的生态位宽度,形成健全的生态链和优势生存空间。唯其如此,才能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手机出版作为数字出版的新形态,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自2000年1月,全世界第一部手机小说《阿由的故事》《深爱》系列第一本)在日本面世以来,作为一种咨讯类增值业务产品,利用WAP、彩信、短信、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将传统媒体或网站的资讯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以手机为媒介所进行的编辑出版活动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手机出版属新兴出版形态,产业链条还欠完善,其发展受到出版内容同质化、盈利及利润分配模式模糊等制约,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手机媒体以更加丰富的出版内容、更加多样的出版形态,适应用户多样化的读、视、听的需求.同时,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技术上的更新对手机出版的优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3G时代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1月7日,中国正式发放3G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数据表明,传统出版业正在逐年萎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出版正在3G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3G时代的新特点,对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手机阅读是中国通信运营商推出的一项重要业务,以消费文化的视角考察手机阅读对当前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对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结论是手机阅读促成文学生态多元化和促成文学的消费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被现代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读报纸、读书、欣赏音乐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和iReader小说文学类图书为例,初步探讨了手机阅读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发现,以个性化的产品吸引读者、以实惠的价格打开市场、以多样化的公关塑造品牌是它们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关键策略。在未来的竞争中,国内同行业应该更多地革新营销理念,以让手机阅读普及大众。  相似文献   

18.
《现代出版》2012,(3):51-54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情境,从而实现新奇使用体验和广告营销价值的新型信息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手机出版中的应用,能更好地体现手机出版的技术优势,令更多的内容创意得以实现,并优化消费者的互动体验,甚至还会改变未来出版业的生存形态、赢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7,(10X):8-9
有人说“传统出版是草,互联网是羊,手机、移动是狼。”手机阅读的兴盛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阅读习惯,而且更改变了出版市场。手机因其普及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可以说正在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据了解,国内部分潮流作者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平台发布其最新著作。面对“手机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手机“读屏”蔚然成风,数字化出版成为了新的产业增长点.本文通过对手机出版呈现出的微阅读、娱乐化主导、个性化服务、全媒体平台特点的详细解析,试图为手机出版的数字化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