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自芳 《考试》2011,(10):48-49
在教学中,大气运动主要指热力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季风环流等。大气运动被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形成风,垂直运动指空气的上升和下沉,即对流运动。高考试题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下面是大气运动知识在2011年高考中的体现:例如2011年全国卷的第9、10题,此题给出了以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地形和8时气温的垂直分布剖面图,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教学中,热力环流的形成、等压面分布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制作本教具。1 原理根据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形成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导致等压面弯曲,产生大气水平运动,进而形成热力环流这一原理制成。通过观察等压面的弯曲,直观形象地说明气压差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地区间冷热不均 ,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气压差异又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 ,这样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一、热力环流的主要类型小尺度范围内 ,下垫面只要存在冷热不均 ,就能引起环流 ,例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山坡山谷冷热不同、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产生热力环流。图 11 海陆风 如图 1所示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陆地增温快 ,气温比海上高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 ,空气由大陆吹向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 ,而此时海洋上…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结构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物质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的热力状况热力作用!大大气气对对地太面阳的辐保射温的作削弱用作用全球的热量平衡!人全类球活多动年的平影均热响量状况"$$$#$$$%大气的运动原因根本原因——地区间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水平气压差异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形式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旋与反气旋——最常见的大气运动形式大气环流!季三风圈环环流流"$$$$#$$$$%"$$$$$$$#$$$$$$$%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暖锋…  相似文献   

5.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该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1)A、B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的升降运动,引起地面冷热不均B.上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一致C.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D.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大气运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A.三圈环流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2.若此图是冬季风侧视图。(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哪里可能是亚欧大陆?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的西北风应是数字号_____处,造成…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联系分析1.高考考点及考点拓展(1)专题考点解读 2008年高考全国考试大纲涉及本专题的考点有: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降水的时间变化;世  相似文献   

7.
一、热力环流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压…  相似文献   

8.
郑长伟 《新高考》2006,(2):50-55
[原理呈现]一、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如图所示 2.形成过程(1)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若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水平气压差异:A地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压差异相反,A地形成低气压,B、C两地形成高气压。  相似文献   

9.
热力环流是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由于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致使同一平面和垂直方向的气压都有所改变。如何根据不同的变形来比较气压值的大小,主要有以下类型。【例1】图一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试比较 a、b、c、d4点气压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热力环流知识迁移谭启明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大气运动的重要基础内容。我在讲授这一内容时,有意识地把知识进行迁移,通过迁移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起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热力环流就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  相似文献   

11.
陈兵 《成才之路》2014,(21):95-95
一、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来探究地理过程成因以及规律等。因此,我在设计本课进行教学时,从学生身逆遇到的实际热力环流问题人手,力求将知识融于生活,并充分考虑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引导掣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来提升他们匀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章内容与前后知识关联性很强,其中“热力环流”更是本章内容学习的基础,因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而且后面的“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也都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延伸和理论拓展,所以“热力环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见,学好这部分内容是掌握大气运动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热力环流原理是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关键,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学习思路归纳为: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  相似文献   

13.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后续学习大气相关内容的基础。在“热力环流”教学中,没有通过直观实验,而是通过模拟实验场景,设计递进式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一步步探究、发现,既较好地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又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内容,课标要求为"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生通过本节创新课堂科学实验活动,主要弄懂两个问题:一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二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 知识目标 :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重点 )。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了解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概念。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重点 )。2 能力目标 :通过绘制和分析大气运动原理立体图式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培养理解地理事物和规律三维立体空间概念的能力 (难点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课后自主实验 ,培养…  相似文献   

16.
陈杰 《考试周刊》2011,(9):146-147
《热力环流》一节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同时它的难度也比较大。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学习大气运动的基础,学不好它,后面的大气运动就根本无从下手;它的难度体现在它的抽象性,学生看不见、摸不着,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的大气运动部分,先介绍了热力环流,然后介绍了三圈环流,它们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非常容易陷入把气温和气压的关系理解为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8.
刘娟  相炜 《地理教育》2009,(5):28-29
教材分析 大气的运动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首先介绍了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然后阐述了热力环流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并设置"活动"题来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地理》2005,(4):45-46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2.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3.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4.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5.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6.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  相似文献   

20.
“大气环流”既是高中地理教材“地理上的大气”一章的重点,也是该章的难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顺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引起大气环流的诸因素。经过多年实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假设条件→推翻假设→步步深入→得出结论”的“四步法”。 第一步,由热力环流导人大气环流,提出“大气环流”的概念,即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指出引起大气环流的因素是很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先提出三个假设条件:(1)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