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各种预测法进行分析。经验法一般用于地表沉降的粗略估计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理论预测方法由于一些参数选取的局限性,目前尚不能成为较为实用的预测方法,实测数据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预测方法,其中的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进行地表沉降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矿区地表沉降一直以来是矿山安全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准确地预测矿区地表沉降可以给矿山安全带来指导性的意义。运用“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复合变换来提高监测原始数据的平滑度,然后对具有多个沉降监测数据的特定年份,运用 GM(1,1)模型来预测地表沉降,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对多次预测的结果进行优化分析,获得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运用该方法对某矿区地表沉降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神经网络用于基坑变形预测存在结构难确定、训练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易过学习等问题,以已有的周边地表沉降为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应用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连续滚动的多步预测。实例结果表明,LS-SVM用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预测效果较好,具有所需数据少、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内支撑排桩支护方式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安全性问题,以太原某建筑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 D建立基坑开挖模型,分析基坑开挖不同深度对地表沉降产生的影响,提出适合预测地表沉降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桩长、桩径、桩间距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最佳组合形式.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地表沉降最大值为9.74 mm...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中所要考虑的主控因素,所以在大规模施工前,均应进行路基沉降观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进行路基沉降量预测。而路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交叉运用,本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的几个典型方法,主要有曲线法、灰色系统法、BP神经网络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6.
导洞是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的主要临时结构,距离近、个数多,在地表沉降的控制过程中至关重要。为研究4导洞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地铁牛街站为依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正交试验设计9种工况研究了洞桩法施工中小导洞施工的顺序、导洞施工工艺及导洞掌子面间距3种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对典型工况下导洞施工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洞的施工工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显著,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小;导洞的掌子面间距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是非单调的,存在最优值,因此,可通过优化导洞的施工工艺和掌子面间距来控制地表沉降;通过对地层损失率的分析,得出粉细砂地层多隧道开挖的地层损失率为10.2%。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隧道下穿某9层框架结构为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上覆框架结构的内力、变形及地表沉降,并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变形最大的部位在隧洞的正上方;隧道开挖对梁轴力的影响较大;实测地表沉降曲线和数值模拟地表沉降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依托大连地铁一号线某明暗挖车站工程实例,通过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车站明挖基坑及大断面洞桩法暗挖开挖及支护过程,研究不同开挖步序后基坑开挖与暗挖施工相互影响部位地表沉降规律,同时结合实测监控量测数据对比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无内撑深基坑开挖后,垂直于基坑方向连续墙背后土体地表沉降最大,向远离基坑位置逐渐减小,平行于基坑边呈漏斗状沉降规律;大断面洞桩法暗挖施工后地表沉降显著变化,地表沉降曲线呈漏斗状变化规律,但与实测数据经修正Peck公式拟合后对比发现,两者沉降槽宽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地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软弱土层上要建设构筑物时,岩土工程师们常常必须解决地基承载力、沉降、差异沉降、稳定及侧向位移的难题,传统单一型式的复合地基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而桩承土工织物加筋联合复合地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以解决这些难题。章对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复合地基分发展过程、工程应用、计算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目前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承载力和沉降设计计算理论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及工后沉降的预测和控制也尚未有人研究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地面沉降监测无法实现综合应用的难题,以某研究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InSAR数据、地理国情数据、城市规划数据、有效应力原理等多源数据和知识的地面沉降变化分析和验证的方法。首先对条带式、TOPS模式的SAR数据配准策略进行研究,获取多时相、多源、大范围、高密度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然后结合对应时间节点的地表覆盖数据与地表沉降变化数据,进行多要素数据的空间拓扑分析,确定地表沉降变化的原因;并结合城市规划数据、有效应力原理,从沉降驱动角度进一步开展验证分析。该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地面沉降数据的分析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