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事实、概念、问题、方法、要求的融合 上面的论述是原则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逐步具体。例如,在具体的学科教育中,“整体一融合”教育模式要求将“事实”“概念”“问题”“方法”“要求”这五大教学要素融合起来,形成整体。教师应明白这五大教学要素的关系,学生同样应明白这五大教学要素的关系。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应使这五大教学要素体现出知识、能力、人格的融合。概念形成(普遍的大概念即范畴)、问题解决、方法产生(或方法应用)是对应的、可转化的、一致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将概念、问题、方法三者统一起来,形成整体…  相似文献   

2.
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形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通过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挖掘提炼思政元素、融合多样化教学活动、建构过程性多主体多维度评价等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激活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的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整合模式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方面有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使生物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融合,互利互促,达到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主体性、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意义建构知识,并使心理素质得到体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整合模式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方面有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使生物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融合,互利互促,达到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主体性、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意义建构知识,并使心理素质得到体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应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这就必须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石。目前,素质教育缺失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存在的一大问题,而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课程建构价值取向均存在一定的偏颇,需要从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形同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价值共创等方面探索构建人格本位与能力本位相结合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学家安东·马卡连柯(АнтонСеменовичМакаренко)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育机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其教育理念的核心维度可以总结为集体教育下的全员育人、实践参与下的启发育人、人格尊重下的平等育人、纪律规范下的自律育人四个方面。在将教师教育机智认定为其综合教学能力与良好教学心理素质融合的基础上,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能够在当代教师教育机智的建构过程中有机提升教育艺术、全面改善师生关系、综合强化教学效率、多维促进专业发展、高效实现科学育人。  相似文献   

8.
现代美育提倡融合式教学,把各学科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把美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与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9.
教师和谐人格是指构成教师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的状态,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征.人格和谐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参与新课改的动力,成就教育事业的根源.只有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协调,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统一,才能促进教师和谐人格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环境陶冶、知识传授和自身的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修养、人格和品质的一种教育,将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出笔者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核心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整体知识教育观"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在横向将课程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组合、链接、融合和优选,在纵向将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内容有机结合并延伸到专业应用领域,环环紧扣,相连无隙,在其课程系统的边缘,拓展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应用领域,以达到实现最终教学目标这样一种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2.
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和谐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等要素处于完整、平衡状态。和谐人格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建构。和谐教育是指多方面与多方式教育的有机统一和密切配合。通过和谐教育建构和谐人格的目标是协调精神属性,使人格中的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等要素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当前独立学院教育生态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单向度的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社会环境,学校人格塑造教育内部结构的三大失衡。因此,必须明确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尊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全面人格教育,强化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在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上,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坚持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教育为主要内容,落实价值观教育,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标,初步形成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能力发展教学。从注重追求单一的知识到追求包含知识在内的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维度有机整合的整体发展.并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观察、体验、想像、质疑等方法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提出如下教学策略:研究一个三角形的基本要素、性质时,注重研究方法的迁移,进行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连续和不同年级的纵向递进相结合的整体单元设计;研究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时,注重自上而下的整体式学习,建构图形知识学习的整体框架性结构;在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构图中,注重知识的有机融合,凸显多单元融合的整体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王吉利 《学周刊C版》2023,(2):118-12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养成自主劳动的好习惯。立足小学语文课程,追问教学过程,促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生成和劳动智慧生长的双重过程。在这样的劳动润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涵化其人格素养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旅游职业需要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在旅游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在对全面完成学科教学目标、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完善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坚持社会职业需要的教育价值观二者相统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实现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统一;以真实情境为着力点,实现问题解决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以结构化议题为切入点,推进知识建构与关键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以质疑思辨为辅育点,推进自主辨析与创新意识有机联系;以跨学科教学为支撑点,推进学科契合与知识整合浑然一体。这是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心态,促进人格健康发展。但,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不重视美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融合相关美元素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此种情况下,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工程文化教育是将科学、工程、人文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教育,是使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立体发展、目标统一的教育,是使自然、社会和个体和谐共处的教育.以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知识、思维、方法、制度、精神和实践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