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其艳 《考试周刊》2014,(67):162-164
转专业政策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大学生转专业有内因和外因,其中学习兴趣和就业前景是主要动机。大学生转专业是对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弥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转专业学生面临学业适应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难题。高中阶段针对学生给予职业指导、完善高考招考制度、对大学新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及针对转专业学生的不适应方面做心理辅导及学业帮助,可以解决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学校教学情况与学生特点出发,旨在通过以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学生近八年的转专业实际情况为案例,分析和思考地方性农业院校大学生转专业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学生转专业教学管理环节、转专业行为引导及高校制定转专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转专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实行转专业制度,给学生一定的专业选择权利,使他们通过大一和大二的在校学习,发现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经过申请和考核等程序进入自己喜欢的院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促使转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动因,分析了高校出台的大学生转专业政策,提供了转专业后高校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对高校转专业的科学化运作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对学校近几年来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学生转专业前后成绩比较情况、转专业条件与学生毕业情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转专业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合理处理同级转专业与降级转专业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A校1 192名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数据和质性访谈资料,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放宽专业转出限制政策实施后A校学生的专业转换过程,研究发现:转专业政策改革存在“开门不拆槛”的现象——虽然转专业政策的放宽为学生转出敞开了“大门”,但由于招生人数的限制,转入院系通过设置成绩“门槛”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筛选;加上政策变化的感知冲突,在政策放宽不彻底的情况下,学生会在转与不转之间进行理性的利弊权衡;考虑到转成后的三重忧虑和失败后的沉没成本,这些学生最终选择放弃申请转专业。为此应增加转专业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政策感知度;转专业的考核方式也应尽量多元化,并建立对学生的学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有读者来函,说身边一些职业学校"为了备战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大赛,进行了管理创新——组建特长班。特长班不分专业,混合编班;学生不按教学计划,而是瞄准大赛进行学习和训练。这些学校还出台政策,规定如果特长班学生在省级比赛获奖,学业成绩算90分;在市级比赛获奖,学业成绩算80分;只要参加比赛,学业成绩就算合格"。他认为,特长班应该是个好事情,因为各方受益:"学校受益,学生集中训练成效显著,在大赛中摘金夺银,成为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理解高校学生在转专业中的法律关系,依法实施高校学生转专业的权利救济,文章在剖析考生填报志愿与高校录取过程中双方法律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简明高校学生转专业的法律依据在于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因重大误解形成的可变更合同.基于高校作为受要约人和按计划招生的承诺方,高校学生转专业必须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得到学校的批准.根据公平原则提出高校学生转专业应以所录取的专业为依据向着录取分数线相同或更低的方向转专业,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高校可以择优满足学生需要转向更热门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现有教育资源、培训内容和形式及行政部门管理现状。分析了培训中培训机构的积极性降低、专业设置趋同、教育资源分割和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等现实困境。建议应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搭建"硬、软"件平台充分调动现有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根据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为主的原则合理布局区域培训专业,加强行政部门间的沟通避免双重领导与责任盲区。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构建教师专业内涵:教师专业是由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构成的,教会学生学习涉及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三个问题,育人是指通过实施"新五育"育五维度发展的完整的人,服务包括为家长服务、为同伴服务和为学校服务。建构教师专业内涵对于转变教育方向、政策调整和教师专业学习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施转专业政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转专业工作的研究,深入剖析了转专业工作的意义,学生转专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转专业后续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转专业,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由原专业转另一专业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21条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源于并镶嵌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经历了从国家本位教师专业化走向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关于学校本位主要有三种理解: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和组织概念,只有把这三种理解联系起来,才能揭示学校本位的本质,即学校本位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建构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学校自由支配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谋福祉,并为发展的结果负责。综合起来,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学校运用专业权力,自主配置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促使教师专业性得以扩展与提升的过程具体由三方面要素构成:学校自主、市场规约、教师合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学分制,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自主选课是学分制中的重要环节,是运用市场机制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精品课程供求失衡、部分课程垄断性与负外部效应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选课作为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通过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制度创新来加以改进,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和发展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组织的现实状况已凸显出与教师专业性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进行变革。从学理层面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的理想样态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成事"到"成人"的运行机制和合作型的组织文化。"学术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专业取向"的学校组织变革理论思路。辽宁省实验学校引入学术管理机制,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学校组织变革的路径探索。学校通过增设学术型组织,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给教师领袖增权赋能,实现了校本教研的顶层设计和集团化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是一种创新型的合作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培养青年教师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则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缺陷,诸如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课程,指导老师不熟悉授课内容等。这些问题可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入小组间竞争机制、完善考评机制、教师加强对所授内容的自学和学生互动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现在的大学生当中,"对所学专业无兴趣,想转专业"等现象屡见不鲜,其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缺乏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升学规划,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啥。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第一次对自己未来发展方  相似文献   

17.
教学电子期刊网络平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学校与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教研中心的联动,利用网络跨学校、跨学科整合区域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灵活的教育资源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式和途径;依托一所学校的校园网,通过项目带动,盘活学校资源,创新薄弱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与途径;通过跨学校、跨学科、跨学段以团队形式组织教师编辑教学电子期刊,创新教师自主研修机制,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通过网络方式,有效拓展教育时空和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学生自主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8.
立足学生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落在如何使英语语言学习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方面.面对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投入、低产出"、英语学习与需求相脱节等老大难问题,教学组织者应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班级编排、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切实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努力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学模式单一以及任课教师理论水平不高是导致当前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学运行机制,鼓励任课教师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引入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组建知识结构多元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实行任课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要立足自身教学资源、办学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团队培养等方面服从和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化专业群应能主动与区域经济及主导产业发展契合,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构建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