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数学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动机,数学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原创思维,舒展学生的过程思维,引领学生的深度思维.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形成认识世界的“第三只眼睛”.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唤醒学生的思维,探索有效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具连贯性、结构性和生长性,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引发思考,在自主探究和直观表达中展示思维过程,在链式思维中促进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谈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人认为就是让学生思维得到自由。笔者认为这是对创造性思维简单、狭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要善于激活,二要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要心怀爱心,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思维;不断思考,同时让学生学会思维;经常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防止学生思维定式,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力强的学生、聪明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孙文玲 《师道》2008,(10):30-31
思考是人类的本能,思维是人类快乐的源泉。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思维的土壤,才能开出炫丽的花朵。相对枯燥的古文教学尤其要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要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引导学生作深度思考,让学生充分享受认知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学生思维。思考题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课程资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思考题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学会思维特别是学会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连动思维、学会批判思维、学会创新思维,往往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会了思维,就拥有了打开教学有效性这扇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创设各种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当中,让他们身临其境,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会到作者的深意下进行思考,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拓宽思维的广度,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他们获得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认知的欲望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思考几乎是人类的本能。思维是人类快乐的源泉。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思维的土壤,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相对枯燥的古文教学尤其要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要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引导学生作深度思考,让学生充分享受认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把准学生的思维脉搏,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发思维,利用知识的"深入点",提升思维;注重知识的"延伸点",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11.
汪蓓莉 《科学教育》2005,11(2):14-15
教学的任务是要创设平台,让学生主动思维;创设情景,让学生有主动思维的愿望。教师应该看重思维过程,而不是看重结论(即知识)。诚然学生获得结论的过程理应受到重视,但更重要的是观察其思维方式,发现其思维特点,激励他的思维长处,教师不能关注了结论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是新课改的核心。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让学生细读教材,树立自信:其次要让学生钻研教材,丰富想象;再次要让学生活学教材,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物理剖析主要思维错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 ,无论是阅读教学 ,还是写作教学 ,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 ,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一、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 :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 ,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 ;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 ,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有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展开的,这一点体现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通过利用教材的内在功能,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教学价值的评价的认识,从而变思维定势为多向性、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主阵地,要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充分利用每一堂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树立“我也能创新”的信念,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陈红香 《学苑教育》2019,(14):51-51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的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上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打破学生思维方式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可以打破思维定式;然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想象;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稚化教师思维并不是让教师思维简单地降格到学生层面,而是要让教师思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与学生同频共振.在哪里稚化思维、怎样稚化思维、教师要怎样做,都是需要深度研究的.通过稚化思维,能让教学更好地引领学生,为学生的学服务,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在教学时一要注意激发求知欲,让学生成为一个“乐之者”;二要夯牢基础,让学生有一个坚实的“智力底子”;三要引导探索求异,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四要鼓励猜想,让学生养成直觉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要培养优秀人才就要引导学生善于思维、优化思维,这种思维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有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课改要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同时学会思维、善于思维,促进思维和语言同步发展,文章论述了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具体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