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和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扮演好辅导员这一角色,需要积极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练就精准“绣花”之功、善于“十个指头弹琴”、牵住“牛鼻子”,重点抓住这三项措施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政教育主体责任发挥对高校思政教育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明确辅导员在网络思政教育中肩负重要职责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增强辅导员网络思政教学能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等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3.
刘硕 《陕西教育》2020,(1):62-63
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创新工作策略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简要分析网络媒体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其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现实价值,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用网络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策略,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与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4.
课题组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和思想政治辅导员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探究大学生和辅导员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流行语的运用对辅导员感知亲和力的作用以及对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如何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合理运用网络流行语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是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然而受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及学校教师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制约,这一理念在践行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思政联动需要系统协同理论的持续推进,这既是对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传统模式的大胆突破,更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和思政教育系统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公寓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政工作和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在学校安全稳定、公寓文化建设、学生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公寓辅导员的重要性,介绍了我校公寓辅导员及其他配备人员情况,同时对公寓辅导员工作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对高校思政辅导员角色认识上存在着主要误区及其危害性的剖析,进而探讨思政辅导员角色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8.
潘虹 《文教资料》2021,(4):88-89
对大学生来说,高校辅导员不仅是人生的导师,还是知心朋友。辅导员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奋斗能量。要想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在网络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本文从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并针对思政教育中应用情感教育时的影响因素给予关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情感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5):149-150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环境,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辅导员了解学生的能力、教育引领的能力及协同育人的能力是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高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二者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协同互补的工作优势,结合各自的岗位工作特点和专业背景,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阐述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合力育人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品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以期在"大思政"视域下对高职院校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传播者,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主要推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地位日益明显,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辅导员"自在—自为—自觉"的发展之路入手,探索"真、情、实、意"的思政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徐依成 《文教资料》2010,(10):196-198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日益凸显。深入探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提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高校学习期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同样重要。辅导员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结合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进行创新,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可以促进思政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对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创新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新时代承担了新任务,在组织建设、学风监督、心理健康、日常事务等方面均丰富发展了工作职责,但思政教育依旧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从立足思政教育主渠道、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注重“思创”融合三方面分析探索工作的变化与发展,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流程化,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让思政教育流程化管理体系日趋健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沟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广泛,因而提升高校思政辅导员的有效沟通能力对于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辅导员应不断提升、完善沟通艺术,以达到思政教育有效沟通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革新深入发展,高校管理理念创新突破,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综合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进行分析,以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工作胜任力不仅关乎辅导员自身专业成长的发展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变革的实践成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赋予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新理念和新思维的能力,道德领导力理念的提出为辅导员工作胜任力的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此,从辅导员的道德领导力特征出发,从更新理念、打造追随者、共建规范三个方面,提出了辅导员的道德领导方式,为辅导员提升工作胜任力赋能。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在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责任。步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自然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新媒体平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把握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应对思政教育发展新形势;辅导员职能可定位为:系统性教育、规范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综合性协调;要制定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构建工作体系、优化队伍结构;建设的基本路径为:致力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提升、职业化发展和科学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