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涛 《高教论坛》2023,(1):106-113
教育代际流动是指通过受教育的程度衡量同一家庭中子代相对父代社会地位上的变动情况,被公认为教育是否公平的重要表现指标之一。该文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的方式,从不同维度绘制了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包含了时序分布、空间分布、内容分布等,探明了教育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整体演进趋势,理清了教育代际流动科学研究的领域结构,挖掘了教育代际流动研究的发展前沿,也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及反思,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研究内容上中观机理不清、研究方向上学科交叉不够、研究框架上方法综合不足、研究重点上群体关注不全等问题,提出了在计算社会科学视角下可计算的教育代际流动研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当前乡村教师激励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借用社会流动理论,从乡村教师社会流动的特点、当前社会背景下乡村教师社会流动成为发展趋势以及社会流动符合城乡教师发展需求等方面论证了社会流动支持乡村教师激励的可行性.同时,针对激励政策、激励内容、激励方式以及激励实施过程与结果管理方面的问题,基于社会流动支持创新设计乡村教师激励.即针对激励政策未精准对接乡村教师本体的实际诉求,提出以社会流动聚焦乡村教师的需求与乡村教育发展的激励政策;针对激励内容过多关注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而忽视教师流动的现实与意愿,提出以水平流动为主同时落脚于教师队伍总体稳定的激励内容;针对激励方式有偏重、发挥的激励作用较为有限,提出以多种代际间可传递资本累积使得激励方式多样又有力;针对激励过程管理存在疏漏、实施效果评估缺乏,提出加强激励实施过程与效果监管以增强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Y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流动和教育选择有着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流动的性质、方向、速率、水平方式和趋势影响着教育选择的宗旨、目标、功能、范围、策略、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教育选择的目标、依据与方式等促进着社会代际流动、竞争流动与结构优化。近年来,我国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的互动增强,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相互制约因素。为了促进二者的协调运行和良性互动,社会方面应努力营造民主稳定的政治环境、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开放有序的择业制度;教育方面则应开放教育系统、均衡资源配置,强化选择功能,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代际公正现已成为社会公正的应有内涵.家庭贫困是造成贫困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其它各种原因归根结底都由这个原因引起,而这个原因又具有很强的代际性.因毕业生个人后天努力与否造成的就业状况差别是正当的,但因毕业生先天家庭贫困与否造成的就业状况差别则是不正当的.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是人生竞争新的起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消除贫困等代际因素的影响非常重要.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究其根本要保持社会正常流动渠道的顺畅和疏通,防止贫困的代际遗传和积累加剧,维护代际公正以促进社会发展,这无疑是使社会保持长期和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2017年全国高校就业调查数据,从地区城市级别的角度分析上大学如何促进代际流动,揭示了大学生由生源地到院校地再到就业地的代际流动方向、比率、级别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进入到更高城市级别的地区,且就读于本科和重点院校、攻读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为显著;生源地级别越低,流动到更高级别城市的比例和机会越大、向上流动的级别越高,即大学教育对促进地区代际流动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教育对地区代际流动的影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所在地为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的院校;二是通过大学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帮助大学生进入更高级别的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7.
城乡教师流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师目前的流动现状是以一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方式存在,不仅反映出城乡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行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之外,还应建立科学的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在流动管理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21,(6):100-109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子女数量与代际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生孩子能提高代际流动性,该作用对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的家庭更为明显;此外,家庭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等级不同该作用也存在差异,在中低和中等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增加对促进代际流动的作用显著,而在低、中高以及高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家庭中不再显著。利用代际流动矩阵和指标法进一步分析流动方向和流动质量发现,家庭子女数量越多流动质量越高,子代更易实现向上流动。最后,使用路径分析法探究子女数量对子代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路径,发现子代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网络是正向中介变量,子代的受教育年限和户籍状况是负向中介变量。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三孩生育政策,并为探索代际流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受历史和制度的影响,贵州的人口流动与迁移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从而影响了贵州区域间人力资源的良性互动。同时,贵州城乡差别的二元鸿沟至今未消,且“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相当缓慢。为了能有效地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贵州贫困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我们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代际关系日益凸现。因此,与其笼统地说社会价值观危机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危机,还不如说当代价值观危机主要是由价值观的代际断裂造成的,是价值观的代际传承和代际认同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