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和胜利进军的原因。 2.要求学生认识,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全国王农运动的高涨,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二、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三、教具: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四、教学过程: (教师联系旧知识提问学生)“哪位同学根据前两章学过的内容谈谈当时我国处在什么样的革命形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补充)北伐战争之前,由于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反帝高潮,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的胜利,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和巩固。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历史教学指导思想的文章,很受启发。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给同学以基础历史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结合的主要方式是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去分析史实,对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做出理论的概括,再把理论溶解在史实的讲述里面。具体到一个课题的教学,便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形成观点,确定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观点统率材料,对史实进行具体的、有分析的讲述,观点体现于对具体史实的讲述和分析中,来实现教学目的”(史群:《谈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61年第8、9期合刊)。当然,为了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引导同学对史实进行概括,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分析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四册《机器人》是篇说明文体裁的文章。课文内容主要介绍,“机器人”发展的过程:由第—代“工业机器人”到“第二代智能机器人”,突出了今天的“机器人”是自动化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重大成果。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介绍事物性质、构造和用途的方法。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因势利导进行点拨为了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口头作文或口述说明文体裁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下面把我教这课的过程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教师用“导语”引入课  相似文献   

4.
我是怎样教《我的旅行》一课的酒泉市西街小学崔月萍一、课文内容及教学过程《我的旅行》一课,采用童话形式,用“我”──小豆瓣的自述来介绍人体消化系统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消化器官名称,各器官的功能及食物消化经过;懂得吃东西一定要...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春》是一篇写景状物,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秀散文,语言形象生动,结构严谨细密,典范性较强。对这样一篇好教材,如何确定教学目的呢?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任务,过去讨论过多次,现在意见也还不一致。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感到,不管那一种意见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语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应当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陶冶他们的性倩,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以文为主也好,以道为主也好,文道结合也好,都必须把  相似文献   

6.
《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由不大喜欢蜜蜂,到想去看看它,到纵情歌颂它,最后梦见自己也变成蜜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由蜜蜂辛勤酿蜜引起联想的基础上,热情地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忘我劳动的高尚品质。“荔枝蜜”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作者可以纵横驰骋,运笔如风,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随处下笔,但又必须处处紧扣中心,就好像一串精  相似文献   

7.
我先后教过四次《祝福》,由于文中人物性格的复杂,反映主题的非单一性等,往往花时间多而收效甚微。最近这次教学时认真钻研课文,发现小说多处运用“三”的特点,于是启发学生循着“三”的特点去研读课文,进行综合归纳,课堂气氛活跃,只用了两节课,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小说结构三层次。  相似文献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震动世界各国亿万读心灵的童话。然而,这样一篇无论是生活年代及社会制度都远离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怎样才能使学生与章的思想内容产生共鸣呢?利用录像可直奔中心,入情入境透彻地理解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你把它带来。”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栗子、枣、核桃、葵花籽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 “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  相似文献   

11.
我担任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程,并且负级任导师的责任,这在我是一件生疏的工作。我时时刻刻在摸索着找新的经验,设法来解决同志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在上课以前我曾经做了以下几件准备工作,因为有这些准备,所以后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材《自然》教学大纲提出:《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在学生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后,教会学生辩认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用简单电路检验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教学目的。我在教该课时,修改了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把这堂课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以...  相似文献   

13.
一、精选导语。一年前,我校有位学生得了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症,得到了全校及社会各界的帮助,病情得到了控制。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活动中,他们一家拿出150元钱献给了灾区,数目虽不大,但对于一个父亲早逝、母亲下岗、又要承担昂贵医疗费的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五册《果实的共同特征》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我校又是一所农村集镇学校,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准备几种果实,并提示:“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都可带来。”课一开始,我请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拿出来,放在实验桌上。“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我说。于是,我进行了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苹果、梨、桔子、蜜桔、柿子、香蕉、桃子等。也有一些学生带来花生、大枣、核桃、辣椒、黄瓜、苦瓜等。科代表举…  相似文献   

15.
16.
我在近年的课堂教学中,坚持运用“自学”。“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如教《詹天佑》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自学,在他们了解课文大意后,用较多的时间指导他们学习、理解、品味文中‘粗挠、要挟、轻蔑、毅然、竣工。赞叹不已”等字、词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其次让学生开展讨论。我布置了几道讨论题。比如“文章哪些词句体现詹天佑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高尚爱国情操”、“詹天佑是凭着一股什么样的精神排除艰险、克…  相似文献   

17.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猜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结着水晶铃。”学生猜出是葡萄后,我问:“你们知道哪里的葡萄最有名?”这样就引出了课题。我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插图,凭借插图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然后,我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第一自然段时,我说:“同学们,我们去葡萄沟看看吧,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呢?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我用灯片指导学生弄清“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通过…  相似文献   

18.
《天气》一课的导入采用播放一段约35秒钟的有关天气预报的录音,一上课就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课文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是通过四幅插图的观察讨论,认识掌握晴、阴、雨、雪四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的基本特征。为了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我先要求只看第一幅插图(或相同的灯片),讨论晴天的天气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掌握晴天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有太阳;二是地上的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并会运用晴  相似文献   

19.
抓课题。我首先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作者把什么地方比作林海?为什么把它比作林海?”学生思考后明白:把大兴安岭的森林比作林海,说明其景色十分美丽、壮观。然后,学生阅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林海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抓对比。大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作者心目中的秦岭又是什么样子?我引导学生用表格把两者的主要特点填写出来。学生归纳如下:抓句段。我指导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精妙之处,如“青松作衫,白排为裙。还穿着绣花鞋”等句子非常准确、形象。我要求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并说一说它们的妙处所在。抓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上学期,我市组织青年教师会教,都上<世间最美的坟墓>(以下简写为<世>一课.我的课得到了评委和听课教师的赞赏.下面我把如何教的想法和做法告诉大家,以求抛砖引玉. 一、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课堂导语如同乐章的序曲,戏剧的开场白,歌曲的前奏,舞蹈揭幕的朗诵词.导语的设计,往往关系到一堂课的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直取课文中心,可以展示课堂目标,可以诱发学生思辨,也可以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往往让学生一开始便能产生一个积极的思路,或者受到情绪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