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已为人们所共识.通过人工模拟酸雨实验,可进一步探讨酸雨 的低PH值(PH值由7.0下降到2.0)会使植物的叶细胞透性增加(叶细胞透性增加的百分率( %):青菜最大可达到214.2%,莴苣可达到136.23%).同时也会使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下降(青菜的叶绿素含量从0.851mg/g·鲜重下降到0.247mg/g·鲜重,莴苣的叶绿素含量从 0.868mg/g·鲜重下降到0.185mg/g·鲜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植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了第二相析出对冷轧AA3003铝合金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当退火温度为783 K时,由于退火温度高,AA3003合金再结晶织构不明显.而在相同退火条件下,在添加了0.39%钪的AA3003合金中发现了强烈的P{011}〈111〉织构.采用EBSD分析再结晶初期的合金,发现2种合金的再结晶形核均无明显择优取向.第二相颗粒析出先于或与再结晶同时发生时,会显著阻碍除P取向晶核之外的再结晶晶核的长大,导致P取向的再结晶晶核长大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取向的晶核.因此,在并发沉淀析出影响的AA3003合金中形成了强烈的P{011}〈111〉再结晶织构.  相似文献   

3.
不少作家和艺术家对黑人艺术运动做出的贡献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重新去评估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当代非裔美国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趋势。萨拉·韦伯斯特·法比奥就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一位。她的方言化理论和实践是她留给非裔美国文学史的遗产。本文将简要评介这一遗产在她的彩虹系列诗歌之中的体现,该系列诗歌由她在1973年发表的七卷诗集组成。此外,对现在以及将来如何去研究她关于文学、文化和社会诗学的相关观点,本文将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连续函数实现无限接近原始非连续曲线的光滑。创新点:首次提出用一个连续函数替代原来由任意多非连续区域函数构成的函数。该方法可视为一种新的函数光滑算法。方法:1.通过引入特殊的区域变量,并用该区域变量替代原函数自变量的方法,将区域函数改造成在该区域无限接近原函数而在区域外取值常数的函数。2.把所有的区域函数相乘得到一个连续函数的方程。结论:1.由任意多非连续区域函数构成的函数可以改造成一个连续函数。2.该连续函数在原非连续边界的光滑程度可以由各个边界上独立的参数按需调整。3.该方法产生的连续函数没有摆动现象,其形状与原始区域函数无限接近。该方程在数学上是连续的,同时无限接近原始非连续函数,包括原来在边界上函数值的非连续。  相似文献   

5.
目的:自反应淬熄法制备的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密度小,低频吸波性能良好,但微珠表面晶型生长不充分。对其采用特定热处理工艺不仅可以使晶体充分发育,获得特定晶型,还可以实现对低频吸波性能的有效调控。本文旨在研究热处理工艺对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表面形貌、相结构和低频吸波性能的影响。创新点:1.通过热处理工艺,实现对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表面形貌、相结构和低频吸波性能的有效调控;2.深入分析热处理工艺对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低频吸波性能的改善机理。方法:1.通过工艺探索,确定热处理的详细工艺参数。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和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热处理前后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的微观形貌(图2)和物相组成(图3)。3.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获得热处理前后材料的电磁参数(图4);在此基础上对比其吸波性能(图5),并研究吸波影响机理。结论:1.采用240°C/min升温至1200°C并保温4 h的热处理后,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表面晶粒明显长大;2.热处理后,微珠四个电磁参数均有所增大,低频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吸收峰值向低频移动;3.表面多种形状微纳米晶粒的形成和长大可能是LiZn铁氧体空心微珠低频吸波性能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澄清型桑果汁贮藏期间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明确沉淀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创新点:首次研究了桑果汁贮藏期间上清和沉淀中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酚类物质参与桑果汁沉淀形成的机制,明确了花色苷是沉淀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对贮藏期间桑果汁的上清和沉淀进行了分离,提取了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对总酚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酚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桑果汁的沉淀量逐渐增加(图1),果汁上清液和沉淀游离酚的总酚含量逐渐下降,而沉淀结合酚则呈现上升趋势(图2)。上清液和沉淀中游离态花色苷分别从938.60和235.60 mg/L下降到2.30和1.74 mg/L(表2),上清中黄酮类物质也有所下降,而沉淀中结合态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和芦丁的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表2)。桑果汁贮藏8周后,沉淀中的花色苷占酚类物质总量的67.2%(表2)。综上所述,酚类物质参与了桑果汁沉淀的形成,其中花色苷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土层-矩形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采用PL-Finn本构模型,对可液化土层分别位于地下结构整体、底部、两侧以及结构位于非液化场地4种不同工况进行模拟.根据液化大变形发生的时刻,可以判断可液化土层位置不同时其破坏难易程度由难到易依次为当液化土层位于结构整体、当液化土层位于结构底部和当液化土体位于结构两侧;液化大变形区域主要在隧道底板底部两侧位置;结构两侧距离结构越近,土体越难液化和发生变形;土层液化导致的大变形发生在地震动峰值时刻过后;地震动峰值越高,越容易产生液化大变形;同一峰值地震动输入下,结构整体位移矢量和结构侧墙的层间位移差由大到小依次为当液化土层位于结构两侧、液化土层位于结构整体及液化土层位于结构底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边坡位移预测是实现滑坡灾害预报的有效手段,对降低滑坡灾害导致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阶跃型"滑坡,采用三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F)算法和门控递归单元(GRU),预测三个不同的三峡库区边坡位移,并对比三种算法的预测精度,从而选择适用于边坡位移预测的机器学习算法。创新点:1.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动态预测模型,并能够准确预测边坡位移。2.对比了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边坡周期项位移的精度。方法:1.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原理,将边坡累积位移分解为趋势项位移和周期项位移。2.利用多项式拟合对边坡趋势项位移进行预测。3.基于位移影响因素采用三种机器学习模型(LSTM、GRU和RF)预测边坡周期项位移。结论:1.本文提出的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动态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三峡库区"阶跃型"边坡位移。2. LSTM和GRU算法可以充分利用滑坡历史信息,精确预测边坡位移的周期项。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液两相流体力学、气液传质理论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综合的CFD模型,并对喷淋塔内氨水脱碳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描述了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和传热情况.根据双膜理论及相关的关联式,对气液传质和化学吸收过程进行了建模.采用多组分液滴的挥发模型模拟氨水的挥发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运行参数对CO_2脱除效率的影响,并与现有的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气相速度和CO_2浓度的分析表明,流场对CO_2的浓度场有着重要的影响.CO2的局部吸收速率受局部湍流和局部液气比的共同影响.此外,采用加装孔板的方法对气相流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O_2脱除效率提高了约4%.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用分压P_i进行平衡计算的依据。通过实例比较平衡计算的几种方法,说明了用P_i进行计算更简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入Fe~(3+)、Cr~(3+)等有色金属阳离子可以得到有色层状氢氧化物,该有色层状氢氧化物可用作聚氯乙烯热稳定剂,通过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浅黄色的Mg/Fe层状氢氧化物和浅蓝色的Mg/Cr层状氢氧化物.研究结果表明在180℃热老化温度下,Mg_3Cr_CO_3和Mg_3Fe_CO_3层状氢氧化物可使聚氯乙烯塑料保持稳定超过30 min.研究发现实验采用氢氧化镁代替可溶性的镁盐,例如六水合氯化镁等,可以大幅减少副产物氯化物的生成.由于氯化铵是一种廉价的化肥且难以处理,因此,与采用镁盐的制备方法相比,所提的制备方法更为绿色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S共轭梯度法,该方法具有不依赖于所采用的线搜索方法的充分下降性.并证明了该方法在Armijo型搜索下求解非凸问题的全局收敛性,相关的数值实验结果检验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典型的氧化涂层-AZ91D基体材料为背景,开展涂层-基体结构的损伤行为研究,在扫描电镜原位试验基础上定量地评价这种结构材料的临界弯曲失效应力值。创新点:在Stoney方程基础上首次用试验方法定量地表征氧化涂层与镁铝合金基体材料的弯曲失效应力值;建立梁或板最大弯曲扰度与临界失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弥补Stoney方程中没有考虑二维效应及涂层材料特性引起的不足,使之更加适合工程中常见涂层-基体结构的损伤特点。方法:将如图1所示的涂层-基体结构试件断面仔细抛光后置于扫描电镜的真空腔内;边加载边观察断面中损伤行为的变化,特别是界面附近的变形和开裂状态;比较所对应的加载点位移和载荷大小,并把其作为评价损伤行为的力学参数。结论:本试验方法定量表征的涂层-基体结构临界弯曲失效应力值和失效位置与扫描电镜损伤演化图形的数字散斑分析结果一致,适合二维涂层-基体结构损伤应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结构连接部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利用螺栓连接质量系统进行实验平台搭建,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和响应预测,并讨论了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通过不同的基础激励完成系统的正弦扫频实验及模态测试,以研究集中质量的刚体运动.然后,基于谐波平衡法原理,利用不同基础激励下的振动测试结果,对不同激励力下的连接部非线性进行识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连接部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力可以通过多项式的形式表达和逼近.识别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力可对螺栓结合面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反映由于连接部接触引起的振动非线性,以及峰值频率偏移和阻尼硬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振动台试验的输入,建立了用于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的楼层反应谱,并开展了浮放输液架振动台试验验证该楼层反应谱的可用性.通过标准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确定非结构构件动力放大系数,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用于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的楼层反应谱.利用该反应谱及其他现有检测楼层反应谱进行了浮放输液架的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输入下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的反应谱包括短周期段、上升段、平台段及下降段,平台段动力放大系数建议取值为3.0.试验结果表明,浮放输液架在0.307 4g的加速度输入下,即有50%的概率达到或超过500 mm的残余位移.提出的楼层反应谱可为振动台试验确定台面输入,用于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促进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催化剂粒子直径对丁烯催化氧化制丁二烯体系铁酸盐催化剂内外扩散的影响,建立了介观和微观的多尺度模型.将该模型有效化后用来研究催化剂直径对粒子内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所有组分的质量分数梯度、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随着粒子直径增大而变大,表明增大粒子直径会使内扩散阻力增大、使内扩散越显著.在不同粒径的催化剂下,组分外扩散传质阻力是一个常数,粒径对粒子组分的外扩散影响不大.随着粒子直径增大,粒子外表面温度增加,即外扩散传热阻力增大.此外,催化剂粒径的变化会影响丁烯催化氧化制丁二烯反应的选择性,选择合适粒径的催化剂能够优化反应过程和提高目标产物丁二烯的产率.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能源短缺和满足环保政策要求,分别对预混燃料1(天然气、合成气和氢气)和预混燃料2(天然气和氢气)在烟叶烘烤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能量和质量守恒,建立烟叶烘烤系统模型.然后,对预混燃料的互换性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到燃料初步预混的体积比例.最后,从排放、温度和经济性等指标对预混燃料的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预混燃料构成的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预混燃料中氢气体积比例的增加,NOX的排放会逐渐增加;随着预混燃料2中氢气体积比例的增加,CO的排放会逐渐降低.由于预混燃料2中含有较多的氢气,当天然气与氢气体积比为95∶5和90∶10时,其CO排放较NG系统分别下降了9.39%和16.72%,但后者的NO排放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研究发现,当天然气与氢气体积比为95∶5,以及天然气、合成气与氢气体积比为90∶5∶5时综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8.
概要:温度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地理分布和季节性行为的主要环境信号之一。在自然界中植物感受高温、低温和冻害等不利温度胁迫后,会引起生理上的损害甚至死亡。植物不可以移动,但植物已经进化出复杂的应对机制,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或转录重编程适应反复出现的不利环境。转录记忆是指植物通过转录调控对第一次胁迫产生的记忆能力,在受到再次相似或不同胁迫时表现出增强的抵御能力。表观遗传修饰在植物对不利温度胁迫中转录记忆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解析温度胁迫中转录记忆形成、维持和重建的分子机制,不仅可以探索植物在应对逆境和生长发育中的平衡策略,而且可以为培养适应未来气候的耐胁迫作物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综述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结果,阐述了不利温度胁迫下植物转录记忆的分子机制,并对此机制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牙周膜(PDL)不同部位的材料特性,采用纳米压痕方法测量牙周膜不同层面的弹性模量.实验样本取自4个成年捐献者的上颚尖牙,使用慢速切割机分别在颈缘、根中、根尖3个层面共制作16个切片样本.分别测试每个尖牙样本的不同区域(沿圆周方向)和不同层面(沿长轴方向),基于Oliver-Pharr理论计算这些位置的弹性模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根中区域平均弹性模量为0.11~0.23 MPa,颈缘与根尖分别为0.21~0.53 MPa,0.44~0.62 MPa.实验结果表明,根中区域的弹性模量平均值小于颈缘与根尖区域,且变化较小,而沿圆周方向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一种双热电偶差技术来确定细胞内温度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使用2个微纳热电偶(TC)和一个高精度信号采集模块来测量细胞与培养基之间的温度差,并将2个TC的冷端进行连接,避免了基准温度的设置,增强了抗干扰能力.然后,用低噪声电压放大器和数字采集卡对信号进行采样.为验证双热电偶差值法的可行性,对U251电池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检测.2个TC的校准结果表明塞贝克系数约为5μV/℃,在低电压范围(0~15μV)内信号采集精度为0.5μV.研究表明,双热电偶差值法可以消除由于冷结引起的误差,并可以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引起的干扰.细胞温度升高的现象证明了双热电偶差值法可以检测到单个细胞的微小温度变化.因此,双重热电偶差异法可能是一种强大的研究细胞局部生热的技术,有助于探索细胞生热与细胞过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