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在企业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显著提高了日常办公的效率.但各种非法入侵或网络袭击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具体风险包括:1)操作风险.2)环境风险.3)突发风险等,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优越的网络管理体系和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构建区域创意产业集群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提出控制区域创意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伟  钱钢 《情报杂志》2007,26(12):136-138
按照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将信息产业集群划分为五个成熟度级别,在设计较为全面的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基于语言属性的决策方法,将指标体系中的定性评价转换为数值型结论,建立了完整的区域信息产业成熟度测算模型。最后利用2006年沪宁线信息产业集群的运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与现实产业发展态势相符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任鹏  袁军晓  方永恒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184-187,192
通过对波特的产业集群"钻石模型"评价,客观地分析了"钻石模型"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综合模型分析方法。该综合模型包括生命周期模型和绩效模型两个部分。生命周期模型从宏观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演化规律;绩效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反映产业集群所处状态的运行状况。综合模型达到了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15,(4):46-54
本文探讨了集群企业在知识流动中使用集群创新平台来管理知识流动的不确定性和控制知识流动风险的机制。文章指出,集群企业知识流动的风险来自知识流入方对知识流出方的知识价值缺乏正确的评价信息和知识流入方由于存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缺陷两方面。通过对2007到2013年广东珠三角区662家集群企业知识流动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知识流动发生在跨行业企业之间、集群内部环境不顺畅,知识流动的相对规模较大、集群企业知识性资产特性差异较小等情况下,知识流入方会更倾向于使用集群创新平台以控制知识流动的风险。文章旨在通过完善创新平台风险控制机制来实现企业知识流动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问题的模糊不确定性,运用模糊AHP模型时产业集群内部风险进行识别和定量测度,并以某一具体产业集群为例,以说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企业和政府进行产业决策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CVaR风险度量和VaR风险控制的贷款组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行贷款组合的条件风险价值CVaR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贷款组合的VaR约束为条件,以二次规划为手段,建立了贷款组合优化模型.本模型的创新与特色一是以贷款组合的CVaR最小为目标决策,降低了银行发生灾难性风险的可能性.二是以VaR风险控制作为约束条件,使组合风险限定在银行的承受能力内.三是用有效前沿上最小的CVaR点和单项贷款的最大收益率确定了目标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某特定产业与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本文结合集群中核心产业的生命周期和发展模型,将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为形成期、快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衰退期,探讨了各阶段集群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产业集群存在由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不断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如今,人们已经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再加之信息化建设脚步的飞速加快,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办公中。但是,就我国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而言,其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网络管理部门无法攻克的难题,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取得一定发展,但仍需提高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文  田杰 《情报杂志》2012,(3):108-111,137
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是全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研究其信息产业集群模式,能为国内其他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并能指导国内信息产业集群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信息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信息产业集群模式的内涵,并研究了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内部关系模式、发展与演化模式、创新与升级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论述了其模式的特征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内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知识服务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的主体的性质不同,将知识服务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知识服务模式和社会参与型知识服务模式.通过对两种知识服务模式的知识共享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的知识服务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产业簇群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簇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竞争力”这一实证性较强的命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对产业簇群竞争力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指标确定簇群边界,同时筛选了一组产业簇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这一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簇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间的转移,既有产业间横向的转移——产业分工的转移,又有产业间纵向的转移——市场份额的转移。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梯队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模式和信息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产业集群内,知识服务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型知识服务模式、行业协会主导型知识服务模式及龙头企业主导型知识服务模式。根据匹配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及系统性原则,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知识服务模式中各个主体的权重,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各个知识服务模式的服务质量,通过知识服务质量高低的比较,得出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服务模式。并以A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对知识服务模式选择方法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间的转移.既有产业间横向的转移——产业分工的转移.又有产业间纵向的转移——市场份额的转移。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梯队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模式和信息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问题当中,提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用以解释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只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选择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据库集群负载过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ov的数据库集群负载均衡优化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基于两级事务管理器的中间件模型,提高写数据库操作的效率,并采用Markov模型预测采样周期内执行节点负载信息,并结合滑动窗口方法来更新管理节点内各执行节点的负载信息记录,然后针对综合性能指标对其进行负载均衡优化。实验表明,基于Markov的数据库集群负载均衡优化模型在可靠性和性能上得到了提高,该模型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竞争号角已经吹响,为实现我国艰巨的低碳发展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升级.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直接淘汰、低碳改造和低碳定位三大模式来实现升级;而从产业技术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外部引进——消化吸收——蜕变”(EDT)和“内部创新——流程再造——提升”(IPP)两大模式来实现升级.同时,还需要政府宏观引导、集群低碳产业链打造和集群企业内部低碳文化塑造等全方位的努力来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