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中之画”和“画中之画”的本质区别在于,一是表现动态美,一是表现静态美。有鉴于此,莱辛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因此,媚由诗人去写,要比由画家去写较适宜。画家只能暗示动态,而事实上他所画的人物都是不动的。……但是在诗里,媚却保持住它的本色,它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媚(动态的美)比起美(静态的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①莱辛所言“化美为媚”,就是中国的化静为动。在作品中如何化静为动来表现动…  相似文献   

2.
“诗中之画”和“画中之画”的本质区别在于,一是表现动态美,一是表现静态美。有鉴于此,莱辛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因此,媚由诗人去写,要比由画家去写较适宜。画家只能暗示动态,而事实上他所画的人物都是不动的。……但是在诗里,媚却保持住它的本色,它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媚(动态的美)比起美(静态的美)来,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意叙和婉叙     
叙述,是写作中极富表现力的手法之一。从生活到艺术,从自然美到艺术媚,一些文章大家常常绕开描写而用叙述去展现形象的美韵风骨,美学家们甚至提出“化描写为叙述”(朱光潜《诗论》),主张用叙述动作的方式传出物象之媚而显流动之美。这是为什么?我以为,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去考察:一方面,从描写和叙述的表现功能看,描写一般要设喻,具有造型性,以“穷形尽象”为最高境界,这种表象型的摹写把读者的想象定向限制在实物记忆的相似区域内,展示出物象的静态美。而叙述则不同,它具有指向性,以“生香真色”为最高境界,注重事物“运动”本身的呈示,这种“呈示”所创构的审美意象蕴藏着丰富的迁想潜能,让读者在体验中把握本体的神韵,形成一个韵律跃动的审美空间。另一方面,就  相似文献   

4.
《悬诗》~((1))代表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乌姆鲁勒·盖斯则代表了《悬诗》的最高成就。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能在众《悬诗》中成为最优秀者,与其中的诗性美感是密不可分的。乌姆鲁勒·盖斯《悬诗》中的诗性美感体现为音乐美、比喻美和意象美,其中音乐美是通过韵律之美、语言结构之美体现的,比喻美是指诗中有大量陌生化的新奇比喻方式,意象美则是通过物我两化的描写展现的。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诗与画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比较,结合中国古代诗词的实际,说明“化关为媚”的动态描写,是中国古代诗词作者终身追求的、最高的艺术目标。这里总结出古代诗词作者“化美为媚”的八种艺术手段,并结合古诗词实际,逐一予以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6.
流沙河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很早就有往来。抗战期间,余光中在四川住过7年,1982年6月17日他在给流沙河的信中写到:“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心有灵犀一点通,流沙河就以“蟋蟀”为意象,以蟋蟀的鸣叫为主旋律,谱写成了一曲思乡爱国之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尤其给人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语言具有意象美、音乐美、结构美,读来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意象美。诗中的蟋蟀不是一般昆虫,而是新颖独特、饱含诗意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7.
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即“化美为媚”的观点。所谓“化美为媚”,就是指在动态的描写和叙述中展现富有审美意味的字或者词的妙用。这类词语,往往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意象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 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它的使用范围可以包括读者从一首诗中领悟到的‘形象’,以至构成一首诗的全部描写内容。戴维&;#183;刘易斯在他的论著《诗的意象》里指出:意象‘是语言绘成的画面’,‘一首诗本身也可以是多种意象描写绘制成的一个意象’。”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分析诗歌意象是理解诗歌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认知诗学的视角,从名词化结构和意象图式两个方面对《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认知的层面分析读者如何解读诗歌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诗歌表现出的美,以期为人们欣赏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写景的文章,是通过优美的语言把各种自然景物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几篇课文,就是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如《威尼斯的小艇》写小艇的外形时,  相似文献   

11.
飞动之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之一。因此,在英译的过程当中,就应该注意对毛泽东诗词意象动态美的把握;而对意象动态美的把握,关键在于诗词多层意蕴的开掘和强化感觉效果。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正是译者所应遵循的翻译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外文化根源的不同,中外山水田园诗会产生审美上的较大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中国诗中的景物描写多是整体性的静态描写,而西方诗中的景物描写多为个体性的动态描写;在中国诗中,写景是为了体悟,最终超越个人情感,而在西方诗中,写景是为了抒发个人的主观情感;中国诗中意象丰富,多个意象构成一个意象群,在西方诗中意象单一,鲜明而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3.
在诗歌艺术中,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示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叫意象。本文试就《诗经》的一些篇章,从意象方面,论述《诗经》的意象美:诗中之画的意象美,意象组合的音乐美,意象的喻象美,意象的含蓄美,意象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14.
一、比较法1.不同文体的比较。文体即表达方式,反映作家个人的情趣、思想感情和潜意识结构;这些又通过意象选择、章法结构和语言风格呈现出来。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周敦颐的《爱莲说》、李渔的《芙蕖》三文都写“荷”,而文体各异,表现手法不一。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生动描写荷的叶、花、香味,处处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他在文章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对荷的赞美之情。实是借用荷花、月色这些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词擅长通过对具体物象的现实描写联系意象达到抒情的目的。而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的是思考时用我们的身体体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这点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鹤雀楼》一诗为例,尝试解释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意象图式,从而从意象图式的视角分析《登鹤雀楼》一诗不同翻译版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6.
写诗重意象,而意象重新奇。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宋诗人梅尧臣的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在这里,梅尧臣对诗歌的写景,抒情提出了一个标准,也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刘玲 《湖北教育》2007,(2):35-36
教学要求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意。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句的美。3.有感情地朗读。重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咱们以前学过丁许多描写景色的诗,下面我们就来像刘三姐赛歌那样赛诗如何?生1:我代表我们小组背一首《望庐山瀑布》。生2:我代表我们小组背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相似文献   

18.
《鸬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以轻灵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从静态美、动态美、节奏美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风景画,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一、错落有致的静态美文章第一段通过写捕鱼环境,描绘了湖面的静态美。文章所写的景物几乎都是成双成  相似文献   

19.
《白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第16课。是郭沫若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开篇即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富有意味的,在读者心里投下一个优美的意象,让人虽还没了解白鹭的样子,但心里已有了一个诗意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刘洋 《现代语文》2009,(12):110-110
好诗,不一定都有美好的意象,但一定都有通过诗中意象,而向读者呈现出来的一幅绝美的意境。《错误》就是一首具有这样特质的好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