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书院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教育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之后,自唐末、五代至清末,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书院在中国大地上绵延了千年之久,成为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现在看来,书院制度不仅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不乏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洋务运动时期到清末新政时期,潮州金山书院的教育水平在岭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相较于全国,它经历了由落后到持平的转型阶段。其间,官绅势力干预强烈,中央政府对潮汕书院的教学近代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宁 《河北教育》2009,(10):48-48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书院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教育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潮州学是国际汉学巨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提出来的。饶先生是一个热心于乡土文化的大师,早年在编纂《潮州艺文志》时,对潮汕地方文献、历史人物、人文思想颇感兴趣,尔后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一往深情地耕耘在乡邦文化的园地之中。1989年至1993年,他相继发表了《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及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摘要》、《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等文,正式倡导要发扬潮人文化传统,建立潮州学。并提出研究潮州学不应限于潮州一隅,要着眼于大潮汕文化,“研究雍正以前的潮州历史,梅州、大埔都应该包括在内,这说明客家学根本是潮州学内涵的一部  相似文献   

5.
潮州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文物推断,距今五六千年以前,在今澄海、潮州、揭阳等地已经生活着一批居民。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始有潮州之名,距今也有1400多年了。在这里,与先民们乃以生存和发展相适应的方式——文化现象,随处可见。被称为“十七古”之一的“古井”是潮汕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探究潮州古井的建构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潮州古井的分布及其建构  相似文献   

6.
西学进入中国后迅猛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知识与大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关注西学教育在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机构书院的改造与消亡、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以及中国现代大学创建之初的步履维艰,并强调分析大学史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为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1901年9月14日)下令改书院为学堂.这一改制,标志着制度层面的传统书院的消失,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的书院传统也随之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今年是书院改制110周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11月4日-6日隆重举办了“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开拓——纪念中国书院改制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刊特辟栏目,选取部分代表性论文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唐宋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中心,正如胡适所言:"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的渊源,惟书院是赖.盖书院为我国古时最高的教育机关"[1].但是,作为"一千年以来学术之重心"的书院,最终却未能经受住"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考验,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突然改制为新式学堂,变化之仓促,决策之果断,历来备受争议,其中的得失利弊,也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教育改制的大背景下,清末粤东旧式的韩山书院虽然几经周折,但最终从名实上完成了从书院到学堂的蜕变。今赖保存相对较为完整的清末《岭东日报》等报章与档案,得以揭示其清晰的演变脉络。惠潮嘉巡道褚成博于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将道属的韩山书院改办为新式师范学堂,初名为"韩山师范学堂"或"潮州师范学堂",最终官方才定名为"广东省惠潮嘉官立初级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10.
李春涛一生所从事的主要是文化教育工作,社会革命是他事业的核心。他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追求进步,追求自由平等,促成了广东省立金山中学的男女同校;他在学校任教期间,把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思想引进潮汕校园,普及教育,传播知识,启发培养青年革命者,以教育实践促进革命事业的繁荣;他终生致力于乡邦的未来发展,努力为家乡招揽人才,通过学校平台办刊物促进传统潮州向现代潮州转型。在现代潮州文化史特别是潮州革命史上,李春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  相似文献   

11.
多元融合的潮州民系发育了潮人族群文化,形成了潮人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大量投射在潮汕地区地名上,是地名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探析潮汕地名中体现的潮人文化心理,有助于破解潮州民系文化密码,丰富潮州地名文化研究.潮汕地区地名主要蕴含崇宗追远、尚雅弃俗、敬神乐群、感恩扬善、革旧立新等潮人族群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它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哲学思想(主要为宋明理学)的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下面就书院制对古信州(今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贵溪等七县)文化发展的影响略陈管见,从中也许可以窥见书院制对文化发展影响之一斑。一古信州书院的基本特点书院是一种新型的封建教育机构,它是在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情况下兴起的,是“古里塾乡校之遗制也”。书院大多是在政府支持卞由民间出资办起来的,带有私学的性  相似文献   

13.
书院改学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教育属于为科举制度服务的儒学教育体系。清末,随着学堂教育的出现和对传统教育改革呼声的高涨,书院加速衰落,最终改为学堂教育。书院改学堂,有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家的政令、政策的监督,也有来自民间的呼声和志士仁人的努力,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的一个重要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教育组织,从其发展的历史形态与作用来看,教学功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可以把书院分为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唐代民间私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育中介、教学模式与教育宗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丰湖书院座落在我国南方东江河畔、风景幽美的惠州西湖里。历史悠久,环境幽静秀丽。是我国著名的古老书院之一。现在是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所在地。昔日的丰湖书院是东江两岸的文化摇篮。今天的惠阳师专仍然是惠阳地区的文化教育基地。丰湖书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教育遗产。从丰湖书院至惠阳师专的发展历程,是惠阳  相似文献   

16.
石铭吾     
石维岩(1878—1961),字铭吾,号慵石,晚号慵叟,潮州城内人。自幼颖悟,好辞章之学、声韵之书,弱冠入读金山书院。1905年废科举后就学于惠潮嘉师范学堂(今韩师),深得监督康步崖(1903-1909年在任)赏识,曾批其卷:"异日当为我国文豪!"此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正风起云涌。石铭吾深受激励,与同学萧汉卿、林屏仙等人谋划起义,并名其居"铁血居"以明志;后未果,转学广东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政法学院前身)攻读法律。毕业归潮,任潮州农林中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教育组织,从其发展的历史形态与作用来看,教学功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可以把书院分为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唐代民间私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育中介、教学模式与教育宗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书院与学院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教育传统,现代书院是20世纪教育变革的产物。大学书院制作为现代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组织与书院教育传统的融合。从组织机构及功能来看,它包括独立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特定教育机构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两种类型。大学书院制的兴起,受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因素推动,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厚的文化教育基础。大学书院制融会中西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书院制与学院制互补,适应了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构建立德树人保障机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促进学术创新和教育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是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张莉 《辽宁教育》2013,(1):12-14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集修书、藏书、印书、学术研究和讲学授徒为一身,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又怀抱着传统文化走向新的发展。作为东北地区至今唯一幸存的书院——银冈书院,更是具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和重要性。银冈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不仅让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当时的人丈面貌,更让我们窥探到那段历史的图像。银冈书院是其他书院无法替代的中国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20.
潮汕是近代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在20世纪30年代,潮汕社会近代化达到了颠峰,其中的重要原因和启示就是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文化内部结构与层次发展的协调性,实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外部生态平衡。海外的潮州商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