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结论,更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陈文梅 《成才之路》2009,(12):80-80
所谓主体参与,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的构建与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活动化的教学.而主体参与则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呢?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用心去聆听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自觉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如何做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4.
秦玉 《甘肃教育》2005,(1):43-44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及其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但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也就是参与意识差,学习被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因此,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予以普遍重视,对学生的主体参与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主体参与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从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主体意识淡漠,缺乏探究、合作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银芬 《小学生》2012,(8):24-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围绕学生开展。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看出,课堂效率的高低,并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基本情况判断,  相似文献   

9.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在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但是,在我们研究教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时候,都是从数学课堂的表层来研究,只是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学生获取知识最原始的本能是好奇心,如果一堂课从头到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知识的获取完全是被动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削弱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何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自己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爱数学的情感,这是最高的教学目标所在。为此我把注重学生的亲历性,落实学生的参与性,当作我课堂教学的主线。  相似文献   

11.
12.
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直接体现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就这一话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参加省、市级课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途径研究》以来,我认真剖析了我校高二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特点,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学习积极性方面做了大胆尝试,结合课题活动,撰写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魏艳茹 《考试周刊》2011,(27):85-85
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相似文献   

15.
罗斌滨 《考试周刊》2010,(34):86-86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数学信息的传递,接受,加工,内化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于畅通。所以,我们要把探究教学主要集中在探究学习上,把探究学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王丽华 《考试周刊》2010,(25):88-89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教学“重结果轻参与”的弊病验证了主体参与型数学学习的必要性,而新课程自身也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参与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自主探究”中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开发数学学习的思维和情感。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开展数学主体参与型学习的比较明确的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史宏燕 《成才之路》2012,(27):25-25
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个性表现出来,思维活跃出来,手脚解放出来。当今,中学生由于处在青春发育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这些都是学生在被动地学习,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趣。实质上,是我们把数学教枯燥了,让学生学得痛苦了。因此,数学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享受数学的快乐与美丽,使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是重中之重.以下就从数学课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首先,数学课堂本身是枯燥的,所以课堂内容的导入要新颖,吸引学生进入角色,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导入可以开宗明义直接进入主题,也可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或者复习旧知,为新授课作铺垫,提供学习的背景,又或者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思维顿涌,为课堂讲授奠定良好的基础.设计导入时,应选择特征明显,资料形象,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为新课的讲解做好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