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何宗防 《广东教育》2002,(11):41-41
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即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但教材能否吃透,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设计的教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弊端。有时可能设计的问题偏深,缺乏坡度,学生无法解答;有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又偏浅,缺乏思考价值,激不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有时教法不灵活,枯燥乏味,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出示例题:1/2+1/3,先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这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然后告诉学生应该先通分再加…  相似文献   

3.
●说图意。教材上的图能使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动态化、趣味化,是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的好材料。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概括能力不高,为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一种运算或认识一种简单的数学规律,教材往往配以插图帮助达到这种要求。为此,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说图意,重点让他们说出“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变化?”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0页中的“做一做”的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九条鱼,一条在旁边,八条在一起”等。在这一启发下,有的学生还说出了:“八条在一起,还有一条游走…  相似文献   

4.
“多元互动”中的“元”,是指与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与环境等;“多元互动”中的“互动”,是指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多元互助”中的“元”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特征,“互动”包括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计算机等媒体)、人与本(教材)、人与环境(资源、课堂、校园、社会)等多种教与学关系的全方位互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相似文献   

5.
光合作用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光合作用教学中实施STS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能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感受科学知识带来的激励、感悟、锻炼,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排、教材的设计、教材的呈现方式上都有深刻的变革,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新课程理念,更新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吐故纳新,才能演绎精彩政治课堂。在对待教材上,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学生的世界是教材,做到用教材教,切忌死教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变讲授灌输式为创设教学情境交互教学,做到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在对待学生上,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拥有课堂的主动权,切忌教师成为课堂的“独裁者”。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九年级物理"功的原理"是"功"这一节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感到按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授,虽然能让学生弄懂功的原理,但理解起来总有一定困难。为突破以上难点,笔者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读了两篇教学反思。一篇是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的体会。从对教学过程的描述看,整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上课仿若在做游戏。读完反思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应该的,可是整堂课学生没有一点儿安静下来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教学重点是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点是教师组织教材的主要线索,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的主攻方向。教学重点是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计重点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因此教学重点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关键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重点一般说来也是教材的重点,但有时并非如此,譬如有的教材重点,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不必过分花费精力;有的并非教材重点,但学生不理解,会为以后掌握一系列知识造成障碍,也可以定为教学重点来…  相似文献   

10.
潘霞 《生物学教学》2006,31(3):39-40
在上海二期课改《生命科学》教材高一第二学期“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一节中,“植物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部分,与一期的教材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教学时若跳不出原有的思路,就难以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所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前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转换角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关键。于是,我对本课时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和教学。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NSEFC教材各单元中“Integrating skills”提供了以读和写为主的综合性语言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表达提供了示范,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多数老师对“Integrating skills”部分的教学存在认识模糊和教法欠妥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新版教材的“Integrating skills”的部分时,开展了以下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嫦 《广西教育》2006,(7A):86-86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很重视设置能引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除了教材呈现的情境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培养有关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课标”对目前如何加强阅读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那么 ,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意见 ,下面以《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我的认识。一、在教材处理上 ,应以创为本。我们知道 ,教材仅仅是教育教学的媒体 ,而教师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人 ,教材不是教学的目的 ,通过教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 ,我们不能为文所困 ,变成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而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对教材 (含课后思考练习 )进行大胆取舍 ,使教材能为我所用。《爬山虎的脚》一课共有 5个自然段 ,可分为 3段 ,第一段 (第 1自然段 )讲爬山虎生长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新课程却提出了"淡化概念"的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教材也进行了改编,这种改编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困难,也给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带来了困惑: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定位?怎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的体验?由于有些困惑目前是无法解决的,在实际教学中便产生了许多"无度"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绝不是搞一两个课题就可以实现的,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原理,依托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走进、熟悉进而掌握研究性学习。因此,我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性,新教材的单元编排体例,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试验、探索,逐步总结出一套既有语文学科特性,又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6.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17.
实施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是地理教学的着力点,搞好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它是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就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状况,结合生活、乡土,在地理科学规律、认知规律、教学规律的指导下将教材内容优化组合,生动地呈现出来;在呈现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广意上讲地理教材的"活化"应包括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那么如何较好地实现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呢?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专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了“活动教育线”、“情境教育线”、“教材教学线”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还学生主体地位,还政治课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殖”向来是中国人羞于启齿的话题,人教版《生物学》教材把它设计为七年级第二学期开篇的第二节,而且“赤裸裸地”用彩图画了出来(这是教材的一大进步)。见到课本逼真的“裸体”彩图,学生的反应常常是回避或窃笑。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正常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一反过去让学生自学、教师自己逃避这一教学课题的做法,大胆组织学生与教材、与学生和与教师进行对话,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 ,理解学习材料 ,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得出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 ,不仅能使学生习得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精神。笔者在“种子的结构”一课教学中应用实物和CAI课件相结合进行了“引导探究”式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教材分析1.1 素质教学目标 ①识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明确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②通过对种子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