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荆楚理工学院办学实践为例,总结了荆楚理工学院在建设基层型大学的探索之路上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提出了建设"立足基层,志在高远"的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指出了基层型大学的核心特征是其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荆楚理工学院建设基层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基本目标,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资讯     
《现代教育》2003,(12):64-64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6月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广大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强调“二高”,即就业率高和到基层就业的比例高。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同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特别是到有色金属、铁道交通、医疗卫生等国家重点企业、基层一线就业。通过构建教育、激励、保障三位一体机制,把毕业生送到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基层一线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据近五年的统计,我校服务西部、服务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基层一线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4.
一、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坚持立足煤炭行业、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适应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面向基层,服务煤炭工业,培养优秀人才,始终是中国矿业大学办学的主旋律。建国以来,我校为国家输送了十多万名毕业生,其中70%奋斗在煤炭工业战线,他们立足本职,扎根基层,艰苦奋斗,许多人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和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已成为一代代矿大毕业生的优良传统,可以骄傲地说“有煤炭开采的地方,就有“矿大人”的闪光脚印;有大型煤矿的地方,就有“矿大人”的奋斗业绩。”二、弘扬校园精神,坚持开展“学煤爱煤、基…  相似文献   

5.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去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后,全国许多地方和高校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广大青年学子更是带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志向,郑重作出到基层就业、到基层锻炼成才的审慎选择。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当前,高校办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重向上服务、轻向下服务;重管理、轻领导;重单干、轻联盟;重科研、轻教学;重实干、轻宣传的倾向,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需要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服务学生;推崇自我领导,强化自主意识;实施联盟战略,增加办学资本;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四位一体"是学校在办学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范畴,应如何去理解、构建,目前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以为,其实质首先是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新的思路、新的空间下,怎么来突破传统的高职办学理念和对高职内涵的理解,如何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方性高职的办学体制,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具体而言,应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厂化办学"是一种特色办学理念,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该校在探索与实践"工厂化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五种校企合作新模式,即二级学院模式、"校中厂"模式、"2+1"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这些模式分别在学院不同的专业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果,受到社会赞誉。  相似文献   

9.
对学院自建校以来不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工厂化办学,办工厂化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及专业设置市场化、课程设计实用化、人才培养适用化、师资建设双师化、服务管理人性化、校企合作实质化、办学资源社会化、就业服务全程化的"八化"办学思路予以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对于适应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及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高等教育体制和高等学校办学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办学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是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办学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既可从多视角考察办学模式,又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地研究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根据石油行业的特点,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满足石油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探索一条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2):1-1,F0002,F0003,F0004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55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之一。学校秉承"团结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以"铸造师魂,提升师能"为目标,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沿革变迁,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流教研、培训特色的进修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学校就业工作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每个毕业生成长"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就业是高等学校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了为就业服务的办学体系,构建了订单式培养——活页式教学——批发式就业这样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办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办学指导思想是直接指导教育工作实践,带方向性、政策性的思想,具体体现并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办学指导思想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节奏、工作重点等方面的高度凝练和特色凸显。黄河科技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项宗旨、两个服务、‘三以’方针、四大精神、一项愿景和系统定位"。"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黄河科技学院精神和"厚德博学,砺志图强"的校训,不仅是办学指导思想的精神核心层面,也是学校文化品位的凝练和积淀。  相似文献   

16.
浅析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政策的出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参加选调生等更加地丰富,毕业生的切身待遇也相应的得到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学校在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上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于"动机需求法"的引领,构建了"前移交友式"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需要。专科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主要以从教、从商为主,在基层就业的人数较少,在城市临时就业的人数较多。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观念滞后,基层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差。树立多行业就业及和谐的就业观、增加基层就业岗位的设置、提高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基层就业的软环境以及树立基层就业服务意识,对促进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的办学发展中,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推动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服务"三农"为使命,积极探索多教统筹、多层合作、多方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农民教育、社区教育"四位一体"办学的湖州模式。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对"四位一体"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内涵的认识,我们组织了学校领导、教育研究人员,开展"四位一体"办学的大讨论。本期选登部分研究探索文章,以期为地方性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组织西部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服务锻炼,这是中央培养大学毕业生骨干的重要决策。2005年胡锦涛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实施十年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定期选派、接力轮换,为西部基层输送了青年知识分子生力军。累计有1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6万名服务期满留当地工作,目前在岗17万人。二是通过在中小学校、县乡医院、农技站等基层一线的服务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懂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青年骨干人才。三是为有志青年到西部基层服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对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探索了新时期共青团动员广大青年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有效途径,西部计划已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一个靓丽品牌。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组织实施西部支教扶贫工作,是团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年轻人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富有成效,要长抓不懈、抓实抓好”。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西部计划,引导有志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青春梦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