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论离婚法草案》蕴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包括立法思想、婚姻法思想以及法哲学思想。其中,在婚姻法思想方面,马克思在该文中论述了婚姻的本质、离婚的本质,离婚的条件、法院离婚判决的性质等,这对完善我国的婚姻法理论以及解决现实问题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中的女性形象,都透露出一种对男人与婚姻执著到可怕程度的女性情态。在今天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文本中几个主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角色中蕴含的价值,并对女性的婚恋观及女性婚恋出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离婚>被人们称为现代版<围城>.小说通过三个半家庭的故事放大了现代婚姻生活的不和谐、不宽容、不理性所带来的伤害与痛苦,展开社会大众对婚姻的容忍、信任、理解、责任的关注,探访中国家庭潜在的生活冲突与内心需求,揭示了当今一代甚至几代人面临的现实婚姻状态,平凡中透露出代表性.<中国式离婚>与大众一起思考婚姻生活形态以及价值观的调整与理性认识力,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伦理剧《中国式离婚》以半写实半虚构的叙述方式,从对老、中、少三代女性形象的分析中概括了各自不同的特征及所面临的危机,用对话这种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通俗易懂的话语方式,选取一些似乎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来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剧中通过几个普通家庭的发展轨迹,放大了婚姻生活的不和谐、不宽容、不理性所带来的伤害与疼痛,引发人们对婚姻的容忍、信任与责任的思考,避免中国式的离婚,告诉人们什么是当代社会健全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中国式离婚》所引发的对于现代婚姻伦理的审视中,可以看到现代婚姻在走向纯个体化行为的同时,又与市场消费化趋向之间的内在悖论,以及现代婚姻伦理的消解与重构的深度内涵。以揭示婚姻伦理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自由与责任有内在的矛盾,对责任的要求窒息了自由。新《婚姻法》增加了离婚的自由度,在离婚问题上贯穿了现代自由与责任的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将有助于个体、特别是女性走向独立与自治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传播对性别现代性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传播、性别视角切入现代性问题将会促使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正视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女性所遭遇的性别困境和角色认同危机,以及性别现代性建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通过男女主人公婚姻的破裂,从性别角度反映了现代性话语中的有关自由与责任、平等与差异、理性与宽容、权利与义务、理解与信任等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自己十六年来的律师工作实践和长期思考,在肯定国家和人民需要律师、改革开放需要律师以及全国重视律师、尊敬律师蔚然成风的前提下,批驳了“律师无用论”,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律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日,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我们为什么做教师》一书,从中见证了教师这个群体的成长历程,也从中体会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真是受益颇丰。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教师作为个体,如何步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这一份职业的真实过程和丰富细腻的情感流露。书中的每个叙述都不时地牵动着我,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现实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为什么做教师?  相似文献   

10.
"离婚热"是当下中国大中城市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学习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从中得到启发,认为要通过外在上使"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内在上让人们重温"婚姻的意志",内外合作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从长期的律师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主题,从政治和工作性质上、职业性质上、服务性质上和历史性质上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律师的性质,针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对社会主义律师的两种不同看法得出律师具有国家法律工作者和社会法律工作者双重性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我国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但热闹的背后,对于学习《弟子规》的意义的认识仍存在极大偏颇。本文拟就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做一简单探讨。一、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对于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这一点,可以说,即使没有学过《弟子规》,甚至不熟悉《弟子规》的人都会有这种共识。《弟子规》的核心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发展、法律层面上离婚自由度的增大及由社会思想的变动带来的近代婚姻观念的变化,使离婚这一以前为人们所不齿的行为以启事的形式在报刊上大量出现,这些有关离婚的启事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离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离婚现象的某种认可。  相似文献   

14.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的《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所流淌出的一种情怀。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会那样地喜欢归隐回家呢?个中缘由,不妨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解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戏剧上的离婚问题》附记 这篇本系美国强特勒(FrankWadleighChandler)著《现代戏剧之诸相》(AspectsofModemDrama1914)的第九章,题云《离婚的问题》,现在将他译出单行,所以题目也有点变更了。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影片《小鬼当家》,讲述的是小鬼凯文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很让我佩服。8岁的凯文是麦家大家庭中的最小成员,他的调皮捣蛋常常给家人带来种种麻烦,很让家人头痛,甚至有些嫌厌。  相似文献   

18.
网络论坛中有人说,对名人进行抨击者有两类:一是刻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目的是得到点击率和知名度;二是确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为说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惧权威。毫无疑问,《深度语文:要深,也要度》(《小学教学》2008年第9期,以下简称《深度》)一文的作者朱国忠老师属于后者。窦桂梅老师的《三打白骨精》一课实录我也观摩过,今天拜读了朱老师的文章,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9.
新的婚姻家庭制度,是我国公民权益的拓展,它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进步值得称道。但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亦反映出诸多问题,离婚损害赔偿权在实践层面未能实现,甚至面临受到拆解的危险等。文章就损害的涵义、损害赔偿的范围、标准等问题提出浅见,试图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2013年2月5日晴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导弹之父。当你在国庆60周年,看到中国的导弹车队在天安门广场隆隆地驶过,全世界都投以敬佩的目光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是钱学森,为我们祖国带来了尊严和光荣。他用他的青春、热血、生命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启迪我们中国人心中要装着祖国。《钱学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在美国再也按奈不住了,日夜盼望着能回到祖国。可是美国却不允许他离开,经过5年的努力,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归国航程。从此,钱学森为我国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