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土地不仅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会对农民福利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土地制度的梳理,分析1953年以来土地流转中农民福利的实现状况;按照不同划分方式,分析不同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分析土地流转对不同农民群体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953年以来,农民福利实现了生存权利、生活权利到发展权利的转变;按土地流转主体划分,政府主导流转、集体主导流转和农户自发流转模式对农民的福利效应依次递增;按土地流转方式划分,土地互换、返租倒包、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对农民的福利效应依次递增;土地流转对纯农户、半工半农者和经商兼农者福利的提升效应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合作化运动,是在改革农村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之后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的深入,中国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尽管以后在经过农业生产初级社到高级社到人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土地承包权是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种民事权利能力,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依承包合同生效而取得的一项具体民事权利。农民土地承包权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具有不同法律属性,而且各自具有独特之法律特征,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农民土地承包权是取得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前提。理清农民土地承包权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有利于真正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10期发表了陈秋梅等四位同志所写的“关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地租形态和土地报酬问题”一文,其中有好些论点与提法我们是不同意的,而最主要的是他们所提出来的所谓初级社存在绝对地租及关于初级社土地报酬的性质两个问题。关于前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不应该把仅仅以初级社土地私有权为条件所引起的地租形态看作是绝对地租。其实这种地租形态与绝对地租在内容上概念上毫无共同之处,这是在新条件下所出现的特种地租形态。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预备在这儿与陈秋梅等同志进行争论。我们打算商榷的是后一个问题,即土地报酬的性质问题。关于土地报酬的性质,陈秋梅等同志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5.
<正>材料解析题的课堂训练已经成为初三历史总复习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使其"减负增效"?以下是笔者以2013年泉州市中考历史第24题为例所进行的探析。一、试题呈现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6.
新立村人民公社位于天津市东郊,以水稻试验田亩产十二万四千多斤驰名中外.1958年8月10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视察了这个社.到10月上旬为止,曾有六七十万工农、干部、学生和八十多个国家的外宾前往参观.新立村这个地方在若干年前,由于封建社会的人祸天灾,劳动人民都破产流亡了,土地荒凉,野草丛生,草塘遍布,成为一片荒野.到五十年前,附近一家韩姓大地主圈占了这片土地,引诱流亡农民为他开垦了三千亩土地,1917年他就将这片由农民辛勤劳动开垦出来的土地卖给直系军阀津京警备司令陈光远,这里的农民也随着土地去受军阀地主陈光远的剥削.陈在这里设了管房,派了管家,驻上了警察队,并把这个地方呌做陈家圈.这里成了陈家军阀地主的小王国,他私立法庭,任意敲诈勒索,农民没有任何权利,就是附近的农民偶尔不慎进入圈内来拾柴、抓螃蟹,都要受到管房警察的严刑审判,农民在这里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需要首先说明的几个理论问题高级社区别于初级社的重要标志,就是在高级社中取消了土地报酬,从而实际上废除了土地私有权。在从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过渡中,为什么必须取消土地报酬呢?土地报酬的性质是什么呢?它是不是地租呢?如果是的话,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租,体现着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呢?无疑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可是在这方面,我们所见到的论文不多,在所见到的少数涉及这些问题的文章中或听到的有关这些问题的发言中,又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例如,有人说,土地报酬根本不是地租,初级农业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先后进行了四次重大的改革,而每次改革都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轨迹作一历史反思,以求通过历史的反思和透视,探讨深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途径.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轨迹继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把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变为农民小土地私有制.它是通过没收,征收地主、富农、宗教等封建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和农村劳动者而实现的.这是土地制度的第一次大变革.其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高度统一,土地产权可以流动,允许买卖、出租、典当、赠与等土地交换活动.这次土改使农民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农民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虽然以农户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规模细小,但适应了当时农村低生产力水平下发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农地产权制度变革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析农地产权制度的标准应为是否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建国初期“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私有”的土地改革,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问题,因而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伟大变革;初级社实行的“在地私有,入股社营”模式,既不违背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愿望,又克服了小农经济零散经营的弱点,从而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获得了合作经营的优越性,因而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力状况的伟大创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过早过快地废除了农民土地私有权,越阶段地实行了土地公有公营,是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左倾冒进;土地家庭承包制为重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它的“均包”模式却有碍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目前正在兴起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农地制度,应当成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诵读提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段流徙生活,使他看到了北方广大农民生活的苦难,于是写了《北方》《乞丐》《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一组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优秀诗篇,《手推车》《我爱这土地》便是诗人“北方组诗”中有名的诗篇。北方人民的悲哀充塞天地,诗人捕捉住“手推车”这一农民的常用工具,通过描绘它的尖音、它的辙迹,形象地再现了农民的苦难与悲哀,引人思索。而《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相似文献   

11.
据《首都经济信息报》载文综述,当前我国农村改革面临五大问题: 一、农业经营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农户的经营权还不充分,一方面有的地方农户没有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的培育;另一方面,农村缺乏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影响了土地的使用效益。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中,有的地方集中统一经营层次比较薄弱,农户分散经营的权力还不充分。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实现了从单干到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发展,使5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农民实现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十六大后党把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三农”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指引农村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并以其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民,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几年内便从初级社、高级社跑步进入人民公社,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使广大农民彻底摆脱历史悠久的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束缚,但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仍然试图在人民公社里寻找生存空间。此类纷争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人民公社与包产到户的纠葛,这在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时表现得更加尖锐。最终在国家干预下,人民公社继续了一个时期,而包产到户则暂时蛰伏下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的家庭风俗和土地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家庭中,每个年长的儿子结婚时,几乎总要把包括土地在内的家产分给他一份。最小的儿子往往留在父母家中,继承家中余下的个人财产。这是一种传统现象还是新的习俗?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农民对财产权的态度。在1949年以前,农民有着强烈的产权意识,断难割舍自己那块土地。然而,在今天的许多地方,农民却更愿意根据农户人口的增减,在村民中定期重新划分农田。中国农民为何喜欢重新分配土地呢?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遗产的继承与政府的土地分配政策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司+农户"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公司+农户模式土地经营方式作用和局限性分析.提出克服其局限性的建议,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完善农村土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刚刚组建不到一年的北京天鸿顺鸭业有限公司,实践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司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这个产业化的创新思路,吸引了当地1200多农户参与企业生产,解决了当地2500个农民就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企业发展迅速提升,使受益范围由30个自然村扩充到50个,企业规模也在不断  相似文献   

17.
进入1999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铺镇土地管理所,采取培训、授课、演讲等方法,使178名村级土地法官脱颖而出。他们向农民印发“二法一条例”(《壮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管理实施细则》、《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33万份,使户户有份土地法明白卡;他们书写标语和条幅张贴、悬挂在茶馆、饭店商店等人群聚集之地,使全镇农民对土地法规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引出了一桩桩守法、执法的新鲜事。扒圈还耕白龙村的村干部南景才,1995年组织18个农户发展养猪业。为了体现优惠政策,不经土地管理所办理有关用地证件,一枚村委大印,便规划出路…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的特别表决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方式。由于社会资本与农民股东在投资目的、治理能力、利益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股东之间的同质化假设被异质化的现实所推翻,如何平衡农民股东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同利益诉求成为农业公司治理的难题。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后,其土地权益有被社会资本损害的风险,现有的优先股实践虽能体现农民股东的收益权,但尚无法捍卫农户最核心的土地权益。因此,宜从类别股的分类表决中构建农民股东的特别表决权,尤其是涉及公司对土地经营权可能进行处置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的合作化运动,是在改革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的进一步深人,中国农民终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尽管以后在经过农业生产初级社到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关系变革走到生产力前面的"左"的失误,但自从农村工作六十条出台后,中国农村经济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亦得到了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49年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居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由于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必须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与土地有着不同以往的新型关系,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和义务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