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5月5日-5月7日于昆明举行的第二届军事新闻论坛,围绕“怎样实现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产生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刘春光的《牢固树立军事新闻传播的效益观》、郭宝山的《提高军事新闻传播的吸引力》、易文华的《军事新闻有效传播与我军软实力建设》、贾永的《精确命中:提高军事宣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孙健的《努力增强广播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获“优秀论文奖”,还有一些论文获“优秀论文提名奖”。本刊将分上下两部分刊发全部论文。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江保平、记者朱金平报道:如何切实改进文风,让军事新闻传播得更广更远?出席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5月18日至20日在厦门举行的首届军事新闻论坛的代表,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志顺 《军事记者》2001,(12):39-39
本刊讯报道:解放军报军事科技新闻摄影研讨会于10月25日至28日召开,来自全军各大单位、武警总队以及部分基层单位代表的摄影工作者在会上踊跃宣读的论文,各抒己见,就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军事科技新闻摄影工作广泛交流了经验,取得了圆满的研讨成果。大家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快速增强,部队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科技练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何搞好军事科技新闻摄影及其宣传,已经成为我军摄影工作者拍摄程度的影响,如,有的军事训练的照片是不符合军事常识的;有的军事演习的照片是与实战要求相悖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军事新闻日益被人们关注,在国内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不少网站还开通了专门的军事频道,每天刊登在网上的军事新闻成百上千。这其中有不少军事新闻新颖独到,可读性强,但同时也混杂了一些假军事新闻。2006年7月7日,《环球时报》以“军事假新闻缠上中国”为题,专门披露了部分假军事新闻的出笼经过和误导读者的情况。为了摸清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刊用军事新闻的情况,特别是选用《解放军报》刊登的原创军事新闻的情况,我们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3个中央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和两个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狐…  相似文献   

5.
阎谨 《军事记者》2002,(6):64-65
去年,《新闻与成才》杂志改名为《军事记者》,从今年第1期开始,《军事记者》又进行了扩版,并改为国际流行的大开本。如何满足读者需求,把杂志办得更精彩,成为编辑部全体成员积极探索的问题。为此,编辑部采取了各种手段,如向地方新闻刊物取经,以“读者调查表”的形式征求受众意见,等等。 4月26日,《军事记者》编辑部召开了一次评刊座谈会。会上,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及新华社北京军区分社、军区  相似文献   

6.
本报“军事科技新闻摄影”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5日至28日召开,来自全军各大单位、武警总部以及部分基层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每位代表都事先准备了论文,在会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就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军事科技新闻摄影工作广泛交流了意见,取得了满意的研讨成果。代表们反映,这次研讨会命题好,开得好,非常及时。这是目前军事新闻摄影的焦点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以后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研讨会。大家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快速增强,部队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科技练兵的…  相似文献   

7.
朱英秋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7,(6):I0001-I0001
由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社主办、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协办的首届军事新闻论坛,5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与会代  相似文献   

8.
《一场科技练兵几多新闻热点》 ,解放军报以此为栏题 ,从8月8日到14日 ,连续推出五组军事报道 ,引起了读者关注。这组系列报道依托南京军区组织的一场科技练兵成果演练而采写 ,是编辑部发起的一次军事新闻写作研讨的探索性成果 ,探索的焦点是 :怎样从原本平常的军事活动中 ,发掘出指导性和可读性较强的军事新闻来。在笔者看来 ,这可以说是一次依托和平时期军事训练实践 ,探讨“大军事”新闻写作之道的有效尝试。(一)什么叫“大军事”新闻?“大军事”新闻 ,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如果要给它定义 ,是否可以说 ,所谓“大军事”新闻 ,即产…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新闻通讯刊物中,今年二月又增加了一个刊物《军事记者》. 《军事记者》辟有《军事新闻传播探讨》、《军事报社谈军事报道》、《军旅之音》、《军事报道选析》、《军事记者生活小记》、《军事记者卡片》等栏目.《军事记者》将紧密联系军事报道的实际,力求在新闻理论尤其是军事报道理论的研究中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9,(9):F0002-F0002
《军事记者》第三届军事新闻论坛8月3日至6日在哈尔滨成功举行。由解放军报社主办、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协办的这次论坛,围绕“共和国60年与军事新闻事业发展”进行研讨,产生了一批高质量论文。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1年12月9日上午,解放军报主任记者高艾苏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中国社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军报社、军区军兵种报社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系、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高艾苏现任解放军报记者部机动记者组组长,曾获第四次范长江新闻奖。高艾苏“上天下海”15年如一日,奋斗在军事新闻战线前沿,在军事新闻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采写特色。《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共和国将记住你》、《当…  相似文献   

12.
纪念《军事记者》创刊50周年座谈会暨第二届军事新闻论坛5月5H至5月7H在昆明举行。来自各军区军兵种报社、人民武警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领导,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军事记者》杂志的发展历程,并就怎样推动军事新闻改革创新,实现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2年起,各省级卫视出现了军事节目风起云涌的现象,比如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黑龙江卫视《新闻夜航》.他们开始与业内实力稳定的国际军事节目《今日关注》、《直播港澳台》进行竞争.那么,为何这类节目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稳各大卫视的收视宝座呢?  相似文献   

14.
陈航 《军事记者》2003,(6):20-21
军事新闻的特点自然是“军事”,但怎样看 待这个军事特点,各说不一。南京政院的同志在 《怎样看待军事新闻的军事特点》一文中,对这一 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颇有新意。您是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的?不妨撰文一议。  相似文献   

15.
孙军  吴彬 《军事记者》2013,(6):16-17
在央视11个军事栏目中,《军事报道》作为发布权威军事新闻、展示全军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的新闻栏目,在掌握电视军事新闻话语权,正确引导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每天特定时段播出的一档新闻栏目,《军事报道》只有在发布权威军事新闻、挖掘报道深度上下功夫,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全军惟一的新闻专业期刊《军事记者》已出刊500期,9月15日下午,解放军报社为此举行了纪念座谈会。解放军报社社长范印华在书面致词中,回顾了《军事记者》的发展历程,要求《军事记者》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宽阔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准确把握当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军事新闻宣传的脉搏,在指导新闻实践中继续创新,把刊物办得更好。中宣部、总政宣传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军队院系等单位领导出席了座谈…  相似文献   

17.
目前,收视率已成为衡量一个电视节目好坏的重要尺度。在诸多提高收视率方法中,创造、挖掘和利用热点是电视人非常重视的方法。和平时期的军事宣传难度比较大,形成热点就更难。 199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开播,每晚19:30至20:00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其宗旨是:发布权威军事新闻、展示全军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两年多来,栏目制作、播出了一大批深受电视观众喜爱的作品,如:《走进阅兵村》、《西部边防纪行》、《伊拉克核查危机》、《聚焦南联盟》等,栏目收视率一直名列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前茅,这个成绩和栏目不断创造热点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罗顺裕、记者朱金平报道:纪念《军事记者》创刊50周年座谈会暨第二届军事新闻论坛5月5日至5月7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各军区军兵种报社、人民武警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去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不少媒体都加大了军事新闻播报的分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军事新闻传播为例,在数量上,中央电台除了每天常设的《国防时空》军事专题栏目提供国内外最新军事动态之外,更增加了专业味十足的军事信息在大众化新闻栏目中的出现频率,本文所选取的实例就出自《新闻纵横》、《全球华语广播网》等栏目中;在质量上,中央电台的军事新闻从题材扩展、角度选取、视野开放和传播用语等诸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本文仅就广播军事新闻的用语特色进行分析,力求窥见如上所述的广播军事新闻新势头的一斑。  相似文献   

20.
曹崴 《报刊之友》2010,(12):157-158
新四军著名儒将彭雪枫,一生与报纸解下不解之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先后创办了《猛攻报》、《拂晓》、《拂晓报》等多种报纸,其中尤以《拂晓报》影响最大。在革命斗争实践和创办报刊的经历中,彭雪枫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军事新闻思想,本文重点探究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军事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