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互证是我国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存在的历史悠久,经陈寅恪的完善得以成熟.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史互证方法的根源追溯,第二部分则是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从三个方面对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精妙之处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文史互证是我国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存在的历史悠久,经陈寅恪的完善得以成熟.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史互证方法的根源追溯,第二部分则是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从三个方面对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精妙之处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文学研究方法领域,都为后学留下了可供继承的宝贵遗产.结合其代表性著作《〈秦妇吟〉校笺》,可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术大师陈寅恪所倡立的文史互证研究方法对学术界有深远影响.因而可以结合其代表性著作<元白诗笺证稿)一书,来具体探究和学习他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今年三月中旬,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华大典·文学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主编卞孝萱教授因公来校,曾应邀作《文史互证的学术意义》的学术报告。《(戎幕闲谈)新探》一文,即报告内容的一部分。卞先生是著名的唐传奇研究专家,早有专著《唐代小说与政治》问世,饮誉海内外。本文结合中晚唐之际的政局及士人间的党派分野,以“正史”同“野史”相互参证,从而从荒诞不经的佚闻闲谈中,发掘出严肃的政治内容。不仅显示出作者文史兼通的博洽与精见卓识,亦可从中窥见其“文史互证”的治学思路与方法。本刊先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胡传志教授的《元好问传论》于2021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成果的显著特征是对“文史互证”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既详尽剖释“古典今典”,又具备“了解之同情”,还着重立足文学本位,修正了“文史互证”之法中“重史轻文”的不足,充分做到了思前人之所识,发前人之所未发。这是元好问研究的最前沿成果,其关于“文史互证”重新“发现”,为未来的元好问研究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诗史互证"包括"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和"诗史互证"三个方面。自中国文学传统始,诗歌与历史同根共源,有着内在不可分离的联系。作为学术研究方法的"诗史互证",充分结合了此二种文体的内在机制,以历史真实与文本真实相互参照,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视野进行了极大地拓展。本文以陈寅恪《读<莺莺传>》的研究方法为例,讨论"诗史互证"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实践与缺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明代道教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呈现出新的特点:世俗化和商业化。文章以道教新特点对白话小说的影响为考察对象,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对其间的关系尤其是道教之对小说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家族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有许多写作家族小说的作家,其中巴金写作的家族小说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作品的主旨意在对"五四"文学传统中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发扬。以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切入点,从作品的叙事对象,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分析;再次是叙事语言,分析语言的艺术特色和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总结巴金家族小说独特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0.
苏童的小说《河岸》以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其混杂的面目,为读者书写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荒诞的寓言、一个历史时代的残章片段。整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了"我"(库东亮)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我"目睹了那个年代的所有悲喜剧,洞察了所有人细微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从叙事人称来展开对《河岸》这部小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姚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131-132
《五号屠场》是冯尼古特具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特征的反战小说。小说通过采用拼贴,跳跃的时空观,现实与虚构交替等多重元小说叙事技巧来实现反战的宏大叙事,同时实现了多重叙事话语之间的"对话"效应,开创了虚构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张力"。文本的多重终极意义也在"对话"效应和"张力"之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以前史学界关于岳飞是否民族英雄的问题,有很大争论,现在普遍倾向于认为:由于以女真族为主体的金朝也属于中华民族,所以岳飞不应当被称作民族英雄,称抗金英雄更为恰当。然而关于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由于《宋史》记载的忌讳和含糊,至今史学界还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岳飞死于奸臣秦桧之手,似乎已成了定论。如果从大材料的视角,利用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文史互证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世纪的高校教学中,不仅理工类专业要强调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文科教学也亟待反映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学生以明确的学术导向,以便使之迅速接近学术前沿。鹭江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名师讲义”《唐人小说与政治》就是著名学者卞孝萱先生多年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结晶。卞先生多年来成功地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研究唐人小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书既为高校“唐人小说”讲授模式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又为年青学子们研文治史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治学门径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溯源、开流与导流——评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何洋1993年春,王钟陵同志惠赠其大作《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典雅端庄,厚厚重重,全书近800页,60万字。直到现在,我才断断续续地将其读完。我在拜读中,不时地想起文史前辈陈寅恪先生的话,...  相似文献   

15.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唐诗研究著述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代表。他在研究唐诗时所运用的诗史互证法、比较研究法、历史文化法及考核阐义法 ,不仅使他取得了许多卓异的成果 ,并且对现代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认识到"水浒小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水浒传》诞生就已经开始,并围绕《水浒传》展开,一直相沿至今。但是,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各部"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创新,发现总结同题小说演变的规律性与特殊性,探讨母题的独特魅力,这一系统性的研究至今尚无人涉及。"水浒小说"研究一定会为当前的同题小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认识到"水浒小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水浒传》诞生就已经开始,并围绕《水浒传》展开,一直相沿至今。但是,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各部"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创新,发现总结同题小说演变的规律性与特殊性,探讨母题的独特魅力,这一系统性的研究至今尚无人涉及。"水浒小说"研究一定会为当前的同题小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分析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的文本片段《附录》.以细读方法,运用跨文本性理论,将之与小说正文的某些细节进行对话和互证;对"韩书记"和"领导人"形象进行挖掘.正是对这两个人物的解构,刘震云深化了权力批判力度,把话语批判的目标确定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叙事.  相似文献   

19.
《镜花缘》作为清代才学类小说,在学界得到广泛认同,但也有许多不同见解,值得研讨。文章认为,在乾嘉考据学盛行的背景下,对音韵学和诸艺颇有造诣的李汝珍所创作的《镜花缘》,确实存在着"以小说见才学"的特点和局限,但不应该视之为才学小说。以明清章回小说世情类作品的历史发展的视角作考察,就《镜花缘》描写的内容来审视,《镜花缘》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世情小说。  相似文献   

20.
"传神文笔足千秋",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小说经典的艺术魅力;"不是情人不泪流",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经典小说读者状态。中国小说读者中确有不少"水浒人"、"三国迷"、"西游人",乃至"黛党"、"钗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