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希腊那喀索斯神话即水仙花神话是古希腊最富哲理的神话故事之一。在现代语境下,这则神话被阐释为“同性恋情结”。论文将神话放入古希腊传统语境,回归关注人类,“认识自己”这个古老的话题。明白人类仍然存在生命的转换、存在精神的超越、存在爱与美的继承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汉字解释的角度,依次对“示”、“柴”、“神”、“禅”、“社”的神话意义进行了描述,在与古希腊及日本神话的参照下,指出中华民族曾经有过漫长的神话时代,这些神话的故事文本虽然消失了,但它们的意蕴却通过汉字保存了下来。本文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存在及消失的可能性进行了简要的勾勒。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神话作为古希腊最早的意识形态与文学样式,不仅是希腊文学艺术的“武库”和“土壤”,而且是浸润整个欧美文学的一支重要潜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今天,当我们具体考察古希腊神话与欧美文学的关系时,我们发现,一则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在30000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从神话诸神的谱系中解脱出来,始于从探索客观自然界的“本原”开始的,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逻各斯”并领悟流变,认识到“逻各斯”是有序的,便去寻求客观的必然性,变化背后不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上映的美国神话电影《波西·杰克逊与魔兽之海》改编自同名小说。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部融合了古希腊神话的现代神话电影,电影呈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自我存在以及现代机械文明的隐喻,倡导回归古代朴素自然主义对自然崇敬之情的“世界复魅”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神话资源在当代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许多国家和地区直接将神话资源转化成当代景观和文化标志物,从而形成了当代语境中神话资源转化的重要文化现象。当代语境以经济全球化、大众媒介的控制性与虚拟性、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突出“公共空间”的时代理想,直接或间接成为人们传承神话资源的潜在观念,并在实践中将神话资源“公共空间化”,借助多种力量展示神话资源的普世价值和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7.
衍生于古希腊神话的“爱欲”观念,经古希腊哲学的重新阐释,逐渐形成基督教的“圣爱”观念。这种以“性压迫”和“性别压迫”为表征的“爱欲”观念的转化过程,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对古希腊哲学的整合过程,同时也是女性在文明进程中地位逐渐丧失,乃至被奴役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神话里的“金苹果”构成古希腊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金苹果”的诱惑展示了人性的本真与自由;人性“狂欢”的图景也就是希腊人追求的价值取向,其具有丰厚的人本主义精神价值;人性“狂欢”背后融入了古希腊人悲悯深切的“人性”自审,也渗入了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中的诸多原型与母题蕴藏着整个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明生命力与魅力的强大基因。而莎剧经典之经典《哈姆雷特》,若是从原型分析的视角来看,或也可谓是一出“重演神话”的好戏。该剧再现了古希腊神话原型中的杀子母题、乱伦母题、复仇母题和追寻母题,这也是该剧之所以历久弥新、魅力无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然是约翰济慈诗歌的重要母题,古希腊罗马神话是其创作的主要题材和基本主题之一,希伯来《圣经》在他的诗作中也时有隐现。济慈六大颂诗之一的《赛吉颂》仅4节67行,却镶嵌着隐显程度不等的9个神话典故和5个圣经典故。这些典故貌似杂乱无章,实则形散神凝,通过珠联壁合的渊源、寓意等超出文字层面的成分,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增强了语境的连贯性。全诗意象鲜活、行文洗练、含蓄隽永,表达了“思”“情”合璧、永葆艺术生机的主题,有着深厚的艺术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一、中西文化之源——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系统特点的比较 神话早已成为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人们普遍意识到神话中包含着真正的信史。揭开神话之谜,是探求中西文化之源的途径之一。 古代西方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希腊有着丰富而迷人的神话。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并对后代作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并且成为希腊人幻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戏剧深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麦克白>吸收了古希腊神话的因素,包括未移位的神话和移位的神话.#通过使用移位的神话,莎士比亚将戏剧中的人物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魔怪与戏剧结合,既推动了剧情,又体现了古希腊的神话精神.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神话大约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传承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魅力无穷。古希腊神话详细描绘了希腊人民自古心中的诸神、自然和宇宙的神话。它的流传主要是靠古希腊人民长期口头相传下来的。后来主要通过Homa’sepic《荷马史诗》及古希腊的诗集、戏剧、哲学著作记载,传承下来。古希腊神话包括了希腊神话中最重要的诸神开天辟地、神普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罗马神话所创造的神话人物、神话故事及其所蕴含的传奇、浪漫、创意色彩为英美文学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英美文学也成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传承和发扬的土壤,让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生命力在世间永存。  相似文献   

15.
欧燕飞 《考试周刊》2011,(43):47-48
无论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还是社会中,异性与同性之间的性爱都广泛存在,同性之爱更是古希腊罗马十分推崇的文化实践和独特的文化现象。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在古希腊罗马中存在的另一个群体——拥有两种性器官的个体。这种特殊群体的存在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一种有趣而又独特现象。这种拥有两种性器官的个体被称为"两性人"、"阴阳人"或者"雌雄同体",他们不属于男女中任何一方,但是却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们的存在折射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性别理想,是一种超越男女性别的独特存在。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地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地,早期希腊文化一大特色就体现在他的神话体系和各大神祗之上。在这种典型的多神文化背景下,古希腊神话相较于中国神话、印度神话、两河文明神话及北欧神话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古希腊神祗的人性色彩浓郁、数目繁多且关系复杂、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本文则尝试对以上三点进行分析引证,探讨古希腊主要神祗的形象特点。  相似文献   

17.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古希腊神话故事,编者将这一故事安排在“故事长廊”的专题中,引导学生感受故事魅力的意图不言而喻。神话故事的魅力何在?不论中国神话还是西方神话,都集中体现在“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三个文体特点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西方神话服膺于人类文化共同的历史进程,故而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神话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民族的特性,蕴涵着不同的文化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体现了以世俗个体自由为重心的人文精神;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是伦理性的,神话中的人物往往是“德”的化身,表明我们的祖先关注的是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神话”概念的厘清是中国神话传说研究中一大关键问题。对于“神话”概念的认知必须紧扣“神圣性与真实性”的基本限定,这样既有利于与国际学术话语进行有机衔接,也有利于选择适切的中国神话传说的具体材料和相关论题在中国文化的具体语境中展开论述。其中,神话与仪式、传说、故事等相关概念的区分也是进行神话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是站在男性中心的立场上书写出来的。因此,女性作家往往故意偏离宏大叙事主题,大胆地对神话加以重构,重新赋予古老的神话鲜明的现实意义。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近作《珀涅罗珀记》通过对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进行颠覆和置换,体现了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女性作家是如何策略性地解构男权社会的神话传统,颠覆男权思想,重构女性神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