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矗 《新闻记者》2011,(2):39-44
在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媒体作为公共信息载体的角色,得到了民间百姓和国家机关的双重认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媒体传播信,自、的方式、范围和效果,受到了两种不同权利的双重挑战,即一方面是公民的知情权,它要求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以便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信息公诸于众;另一方面是公民的隐私权,它要求媒体的报道尽可能地离其远之,以保护权利主体的私人生活不受干扰。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事件是报还是不报、是早报还是晚报、是独家报还是多家报?本文均作了详细的探讨,并指出突发公共事件中阻碍新闻媒体发挥应有作用的落后的传播观念。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媒体知情权媒体知情权,简言之就是指公民通过媒体了解、知道公共事务、特别是有关国家政务信息,以及与自己利益和兴趣有关的各类社会信息的权利,又叫"知晓权""知析权"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知情权只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主张和口号,并没有进入法律的范畴。二战以后,逐步为法律界所认同,知情权从作为保护和扩大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前夕,沈阳《华商晨报》连续报道的“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吉林农民刘福成为了给11个月大的女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花光了东拼西凑借来的6万元后,写信向他听说过的“中国富豪”们求助。在第一封求助信发出10天没有回音的情况下,刘又分别写信给更多的“中国富豪”,并将此事告知媒体。获悉此事的《华商晨报》不仅公开了被求助的六位富豪的名字,而且不断打电话询问富豪们的打算和反应。对于有捐款意向的富豪,媒体热情报道,而还没有捐款的富豪则在报道中被再次点名。  相似文献   

5.
李矗的新闻学文集《两难选择与自由应对》一书最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为该书作序。方汉奇先生在序言中说,作者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对大众传媒作为公众无处不在的耳目、作为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和权力腐败的揭露者、作为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议题传播与公共领域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多种多样的社会矛盾也随之涌现,尤其是一些非常规的、威胁公共利益的事件的发生更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7.
李垚的新闻学文集《两难选择与自由应对》一书最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为该书作序。方汉奇先生在序言中说,作者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对大众传媒作为公众“无处不在的耳目”、作为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和权力腐败的“揭露者”、作为“人民精神的干呼万应的喉舌”等本色职能的梳理和阐发,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8.
翟颖 《新闻世界》2010,(5):34-35
信息时代,互联网被称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全世界"交往"的新媒介。本文将哈氏的"公共领域"和"交往"理论置于网络语境下,探讨信息时代"网络公共领域"与"交往"。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背景,指出图书馆事业存在的四方面问题,通过对图书馆服务产品的意识形态、准公共物品两个属性及正外部性、垄断性、信息不对称性、地域性等四大特征的分析,解读政府提供图书馆公共服务的过程与内涵,区分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两者间不同的运作方式,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科学改革与图书馆服务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及3G手机的普及,以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传媒生态。社会化媒体在公民的政治参与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化媒体凭借其技术特性正在提升着普通人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潜在能力,但是对于公共领域的构建而言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全员媒体"的交互属性让网络成为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并为公民的话语表达赋权。将"全员媒体"与公民话语表达关联起来,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建构的"合法性"作为分析两者关系的切入点,指出"全员媒体"表征了带有合法化特性的公共领域,这为公民的理性网络话语表达奠定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姚春梅 《青年记者》2008,(14):27-28
台湾政坛从来都是热热闹闹吵吵嚷嚷,每一细微的事件都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前段时间的"跳海"事件更是让媒体"兴奋"了一把.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逃犯罪嫌疑人员寻求媒体主持人、记者帮助一起去自首的事例不断发生。虽然结果大都是好的,但是关于究竟媒体应不应该介入、怎样介入的争议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4.
侯伯 《新闻爱好者》2006,(1S):21-21
在慈善机构领导人的私人办公室安装一个水龙头就花了999元?新加坡人愤怒了。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跨越时空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边界,这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构。在社会关系重构中,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要素,如公民身份、公共理性以及媒体公共空间等对促进社会有机团结、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有这些集中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与沟通中。本文从中国公民社会及其特征、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媒体公共空间中对话与沟通何以可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媒体公共空间中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建构公民日常对话与沟通的思想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梁辰曦 《东南传播》2012,(12):77-80
本文在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广电总局"限娱令"的关键概念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大众媒体的娱乐功能对"公共领域"构建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并通过对"限娱"得失的分析,探求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在"娱乐大潮"与"政府限娱"这一特殊的传媒环境下被构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刘娜 《新闻传播》2010,(6):28-28,30
一、大众传媒与公民知情权知情权(the rightto know)这个术语,最早由曾经担任美联社主编的肯特&#183;库伯(Kent Cooper)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哈罗尔德&#183;克洛斯曾于1951年在隶属于美国新闻编辑者协会的信息自由委员会中担任法律顾问,随着他所著《国民知情权——进入公共纪录及审议过程的法律权利》一书的出版,知情权的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出发,阐述"丁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角色定位,以及发挥的价值导向作用。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工作时,需要时刻遵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真实性为原则提供准确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走在正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颂扬融媒背景中的"真善美";把握时代性原则,激发当代社会独特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闻媒体发展形势的变化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加强与媒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便掌握更多公共管理需求,有效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沟通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政府和媒体之间的沟通还存在较多不足,须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本文就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媒体的沟通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话语表达和行为方式,还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解读社交媒体语境中公共领域的失守:技术层面,互联网络的局限性;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矛盾升级并细化,公众立场不一;个人层面,个人追求个性、独立、物质,出现身份认同危机;主体层面,公共领域私人化,私人领域公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