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1年9月,一位中等身材、略带青年稚气、穿着一件衬衣的高中毕业生拎着简单的床帐被褥、肥皂牙刷脸盆及一网袋书籍,走进了复旦大学学生宿舍7号楼115室;49年后的2010年9月,一部三卷本《丁法章文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见证并记录了这位当年复旦新闻系的“新同学”、如今的高级编辑和教授丁法章先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新闻教育工作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
3.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4.
1992年7月1日,《新民晚报》由4开8版扩为4开16版的历史性决策,一举获得了成功。在扩版提价的情况下,发行量未降反升,这是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赵超老关于“最要紧的是了解读者”的亲切教诲,无时不在激励着全体同仁树立群众观点,增强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5.
悉心翻阅该书,透过平实的语言,我们读懂了三个特别:一个特别的群体,一位特别的人,一本特别的书。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学教育的不断加强,现在大多数媒体新进的年轻记者都是受过四年正规新闻本科教育的大学生。新闻敏感性强,头脑灵活,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是他们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与新闻工作实践脱节,造成的结果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到了新闻单位不知道如何工作,或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12日,陈智为老师的文集《漫漫人生重真情——陈智为文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拜读之下,感触良多,令我回忆起过去受教于陈老师的点滴往事。陈智为老师是新中国档案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新闻学教育的不断加强,现在很多新闻媒体的年轻记者均是受过数年新闻专业教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新闻敏感性强,头脑灵活,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是媒体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与新闻实践相脱节,造成的结果是这些毕业生到了新闻单位后却不知道如何工作,他们或者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9.
近读《中华新闻报》记金铃写的人物通讯《一位老新闻的情愫/与许必华一席谈》(见6月4日《中华新闻报》第4版)。经反复细读、琢磨其写作特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超乎常情,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凸现出独到的特点。这篇1800字的通讯,开头就是“你”:“屈指算来,你为我供稿已有两年了。”“你喜爱动笔耕耘。”以下的15段中,段段都有“你”。金铃同志运用这种对话的笔法,把采访对象摆在了与之谈心的位置,从而既有现场感,又有非常亲切的情感交流,穿插自然、引人人胜。这就有别于通常第三人称的写法,使通讯具有了独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贺祥麟书信散文集》一书收集自1947年以来贺老的一些文章及大量书信.其内容涵盖面甚广,如有关国内外大事、中外文化、古今礼仪、学术研究、文学评论、山水名胜、异国风情、处世哲学、家居闲情、保健常识乃至个人的感情生活等,可以说俯拾皆成文.阅读此书,除对这位著名学者人生历程及所处的时代加深了解之外,还可以丰富我们多方面的知识,陶冶性情,吸取为人处世的丰富经验以及不少文体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卢雅 《中国记者》2012,(10):74-75
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便被同行称为资深记者某某.蓦然回首,才感觉弹指一挥间,自己在记者的路途上已经走过30余年.看着任记者站站长以来我身边的新记者,欣慰地发现他们不少已脱颖而出,其中几位还刷新了《福建日报》年轻记者成长之最:譬如:如今是《福建日报》平潭记者站负责人的王凤山,已成为记者站中成长最快最年轻的一位领导,从出校门的大学生到记者站负责人,成长经历仅4年;《福建日报》人事处和记者部共同设立的年轻记者成长奖第一人林蔚,走上工作岗位仅一年多,就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张雅娟 《青年记者》2009,(18):103-104
得知青年作家尹纪周和刘锋选编的Ⅸ储瑞耕人生小道理》今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我异常欣喜,因为没有谁比我更了解这本书的由来了。这本书的出版,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这么快的出版速度却让我稍感意外。  相似文献   

13.
得知青年作家尹纪周和刘锋选编的<储瑞耕人生小道理>今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我异常欣喜,因为没有谁比我更了解这本书的由来了.这本书的出版,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这么快的出版速度却让我稍感意外.  相似文献   

14.
任珏 《中国记者》2012,(1):56-57
从事本专业,凭专业度谋发展——这种简单的幸福,许多新闻系毕业生不再享受、不愿享受,或者没有机会享受,已经好几年了。一毕业,拜别师长,他们就隐没人潮,从此与媒体说再见。作为一个大学新闻系教师,由此而生的诸多困惑,甚  相似文献   

15.
季为民 《青年记者》2020,(10):49-51
<正>1991年1月,中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此后,历经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三次修订,在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促进新闻事业发展进步、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12月15日,中国记协再次向社会全文公布了新修订的《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共7条31款,相比2009年版,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细化。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新闻职业是一种神圣光荣的职业,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  相似文献   

17.
梅益,原名陈少卿,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翻译者,1914年1月9日生于广东潮安,2003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他在一生中,对我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的广播、社会科学以及百科出版等多项事业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仅在新中国的广播事业方面,他领导开创的历史性功绩就有四件:第一是在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和普及了有线广播网.使很大一部分农民有条件去了解本乡土以外所发生的事情,从而在繁重的生产劳动之余获得娱乐;第二是建立并初步完善了中国的对外广播系统.使新中国在1962年就成为继美、  相似文献   

18.
陈栋 《今传媒》2010,(2):4-6
向熹,197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长江商学院,现为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曾任《南方日报》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南方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新闻观察”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的文章。文章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 “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0.
庞亮 《中国广播》2005,(12):83-85
今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5周年。在中央台60多年的历史上,从1973年设立台长职务起,至今先后有顺文华、杨祚铭、左漠野、杨兆麟、杨波等,八位同志担任台长职务。鲜为人知的是.在杨祚铭任职后期因病休养期间,中央广播局曾任命了一位同志为代理台长,主持中央台的日常工作。这位同志便是曾经长期在北京广播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的左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