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学生在心理课堂中的倾听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大部分学生不能耐心倾听的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教学设计不当、课堂主体性不强等。因此,心理课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细化"听"的要求,改善教学策略;学会耐心倾听;及时反馈等。  相似文献   

2.
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会到善于倾听学生在课堂内的心声,在教学中重视教师听,学生讲,便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多项能力,因此倾听的习惯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重视利用。  相似文献   

3.
谢民平 《学周刊C版》2020,(11):151-152
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会到善于倾听学生在课堂内的心声,在教学中重视教师听,学生讲,便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多项能力,因此倾听的习惯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重视利用。  相似文献   

4.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耐心地等待、细心地倾听,要用朋友般的热情和期盼去触摸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听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及时发  相似文献   

5.
"听"是少儿学习语言、掌握信息、发展智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听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同时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激发其倾听兴趣,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习惯。  相似文献   

6.
李瑞兰 《成才之路》2014,(13):29-29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思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为"听"是基础,学会倾听,明白意思,才能为"说"打好基础。而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必须有"思"的参与。这样,你的"听"才有效,你的"说"才达意。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听"是信息获得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听,才能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才能促成"想"和"说"。如果学生不会倾听,教师讲得再好也是一厢情愿;学生不会倾听,课堂上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关注并引导倾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睁眼去看,张耳去听,开口去说,动脑去想,动手去做,用心去悟,应该是“全身运动”和“全心运动”。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容易看到热情洋溢、能说会道的教师,但较少能看到静心倾听的教师;我们常常重视了教师的言说讲解能力,却忽视了教师的倾听能力。但倾听却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不能倾听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没有教师倾听的课堂不是一个和谐的课堂。倾听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能力上海特级教师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在一位同学朗读完诗歌,教师肯定了其…  相似文献   

8.
秦丽 《教师》2014,(6):34-34
正现在的教学越来越注重高效课堂,可有些教师却只管加快教学的脚步,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就像一朵时刻等待绽放的花朵,只需教师耐心地倾听、适时地引导,它就能绚烂夺目。一、耐心地倾听1.教师要会听张华教授曾说过:"倾听儿童,即是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文化——以相互倾  相似文献   

9.
正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听,还要使其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进而促进自我的知识建构。小学生喜欢表现自我,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懂得也不愿意听别人说。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表面上"温度"很高,却缺少冷静的倾听。有时候教师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如果教师放任自流,那么课堂上就容易出现"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明白,倾听不但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而且是学习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开健 《广西教育》2010,(4):44-45,51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以权威自居,沉醉于自我,牢牢控制课堂的话语权,缺乏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说得太多,听得太少,未能学会倾听学生心声,这样不仅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双向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师的耐心倾听,是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倾听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一定的信息、发展他们智力的有效的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听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积极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倾听。  相似文献   

12.
正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信息沟通、情感交融、思想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平时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一味追求学生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也应该停下脚步倾听学生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要学会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唤醒、去等待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等待后自然会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3.
倾听能力是指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有意义的两种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有;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坚持不懈的常抓学生认真听、静心听、用心听,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注要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先听后说的良好习惯,在课堂评价中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在专项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一个人是否会听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听"显得更重要。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倾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会倾听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教师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一、倾听需要教师精心经营开放的课堂环境要建立陈述—质疑—解释的对话结构,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人生训练听力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刻,学会倾听是发展智力的强有力手段,是学生接受信息、增长知识的捷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要使学生想听、愿听,而且要会听、听得明白。而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要固步自封,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节课一直在昂着头,没有思考地听,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也正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够增强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这些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课堂上倾听技巧的培养。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小学生的听的能力却往往被严重忽视。下面我们谈一谈如何在动态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一、以身作则,在学生心中树立倾听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无效倾听”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不耐心倾听学生的回应;学生不屑于倾听其他同学的解释;师生更不注意倾听文本的内容.整个课堂就在这样的一个怪圈中进行,你不听我,我不听你.师生和谐的关系被打破,那种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奢望,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和思维碰撞形成的教学资源流失殆尽.因此,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倾听策略,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教学体会是:一“让”,二“听”,三“动手”。让,就是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听,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耐心地倾听同伴发言;动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蒋骏 《今日教育》2005,(9):40-41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然而,深入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听”这一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长期被忽视,而为人师者也未能率先垂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即便在新课改的今天,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把倾听视作改善师生关系的门面:装模作样地听,心不在焉地听.为寻找代言人听……学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倾听氛围,如何能学会倾听。新课堂呼唤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中倾听的示范效应,让自己的倾听激发学生倾听的热情。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倾听。这种示范效应要求教育工作者学会用“心”倾听。[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